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广东省成年女性身体素质现状及体育行为特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测量法、社会调查法以及数理相关分析法 ,对广东省成年女性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行为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展现了广东省成年女性身体素质现状和体育行为特点 ;并对影响其参加体育活动的诸因素进行系统的阐述 ,以及就体质与体育行为、体育活动次数与其体育行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广东成年女性身体素质整体呈中等水平 ;体育行为比较积极、但质量尚待提高 ;“工作忙”、“家务重”是影响成年女性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体质、行为、动机等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的任务是要从德、智、体诸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在实践中还有一部分学生体育不能达标,健康状况较差。为了转化体育差生,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对他们必须因材施教,培养兴趣,贯彻以优帮差,循序渐进,及时鼓励,以期提高差生的体育成绩和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针对体育差生的身心特点,广州医学院进行了转化体育差生的改革实践,运用体育数理统计方法,对实践前后学生在身体形态、机能指标、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改革实践后学生在身体形态、机能指标、身体素质、体育技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和发展。本文就做好体育差生转化工作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学校内开展“达标”活动,每个学年都要进行测试,对全学年各年级的“达标”等级要进行上报。然而每年总有一些不常锻炼的体育差生,本年度内未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一次学校各年级体育差生的“达标”运动会,来推动这些不常锻炼的体育差生参加体育活动,促进他们在本年度内能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我们对这些未能“达标”的学生进行了全面了解、分析。这些未“达标”的学生,有的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身体素质班的特征分析及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体育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改革 ,许多院校在专项课的开设中是以身体素质的水平来进行选项分班的 ,身体素质不合格者要进入身体素质班。为了搞好这素质班的教学工作 ,本文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 ,将素质班学生分为三种类型 :体育认识类差生、身体形态类差生、身全素质类差生 ,并归纳出了素质班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提出了教学对策、总结了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2006年12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此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加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在当前河南省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时间难以保证、运动项目发展不平衡、体育运动科学知识缺乏、体育活动设施与场地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导致河南省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令人担忧。因此,河南省高校应通过大力宣传阳光体育,改革体育教学内容,加强场地设施建设,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强化终身体育意识等途径入手培养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优化改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每年都对一进行五项身体素质测试,通过对比发现,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均呈下降趋势,我们为了尽快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树立“终身体育”观念,从合理安排教学时数,优化教学过程和在教学中渗透教育理论等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实验。  相似文献   

8.
体育差生转化的心理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问题的提出自有学校体育教育以来,在每个班级里都有优、中、差三类学生。受心理、生理、客观环境等诸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差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有的在课堂的,有在课外的,还有在校外的。在课堂的表现:听讲不专心:一问三不知,或人云亦云等。课前不看教材,课后不参加练习,无所用心:考试无所谓,训练不吃苦等等,这些都是课外表现。本文通过初中“体育差生”问题的成因研究来探讨、疏导,从而寻求对策。2 成因所在心理学认为:人的感情、态度等在社会和家庭环境中长期形成的“动力定型”。人之所以后进是因为其动力定型是消极的,有害的,这种…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经常让体育老师感到头痛的问题——如何面对“体育差生”。我个人认为,面对这个问题,体育老师不能回避,要正面对待它,要分析出问题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问题。以我个人观点,“体育差生”形成原因主要有三:一、由于先天遗传或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和心理学普遍认为,在体育教学中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和练习的兴趣。学生一旦在体育课中获得快乐,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便会喜欢和乐于学习、练习,使体育兴趣不断得到加强、巩固,并对体育产生持久和深远的爱好。“入境始于亲”,这个“亲”应是教师的亲和力,或者说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默契”。情境教学正是培养和发展这种亲和力的途径。所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交谊舞的体育属性进行思考,揭示其与体育的内在联系.研究认为:交谊舞同体育运动一样,它们“运动”的本身,起初没有目的,只存在于人类行为的表象之中;单从“运动”的显性特征来看,体育运动与交谊舞都具有健康、阳光、文明的同样性质,只是在文化意识上让人感觉到交谊舞较为随意,而体育运动则更为规范;交谊舞在健身与社交活动方面,具有引导男女大学生在异性互动的校园生活中树立正确人生观的体育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2.
增强学生体质是当前学校体育的主要和首位目标。身体素质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纠正对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错误认识,采用更为多样和有效练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  相似文献   

13.
体育是高校重要的公共通识教育课程,既担负着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任务,同时又必须根据高校培养目标加强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要通过体育课程教学、阳光体育运动、校内外体育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优良思想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4.
体育运动是遵循人体身心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为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引导学生重视和进行卫生保健,积极鼓励和指导他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于学生身体的发育,体质的增强、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与形成都具有良好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学生身体素质也日益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阳光体育运动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阳光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背景,描述了其发展现状,分析了阳光体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阳光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内容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体育和社会问题》(《JSSI》) 2007-2011年发表的122篇论文研究主题的归类与分析,对北美体育社会问题研究主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主要结论:“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参与体育运动权利等方面研究列北美体育社会问题研究的首位;“体育暴力、兴奋剂”等体育运动中的偏差行为研究位居其次.同时,“体育情感、体育认同和体育亚文化”等研究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以动作发展为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幼儿期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取向进行了理论研究,并通过对3~4岁幼儿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幼儿期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依据:1)重视幼儿动作的准备与经验;2)重视练习动作的身体素质构成;3)重视练习动作的负荷强度大小;4)重视练习动作与环境的关系;5)练习动作与特定体育项目基本技术相结合等。文中还进一步提出了幼儿体育活动内容选择的一些相关建议,以期为幼儿体育活动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深入了解父母体育行为对小学生运动参与程度的影响,促进小学生体育运动参与,提高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水平。方法:对天津市西青区四、五年级共计800名学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收集数据,结合文献资料法进行分析、数理统计法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73%的学生父母的锻炼频次偏低,65%的父母次锻炼时长较短、总体锻炼量偏低,68.6%的父母依靠网络和电视作为主要信息来源。80.4%的学生锻炼频次为3次及以下,74.7%的次活动时长低于30min,将近68%的学生锻炼强度较低,39.6%的学生与父母一起参加体育活动。(2)兴趣爱好和体育意识观念是影响父母体育行为的主要因素;兴趣爱好(7.731分)、教师因素(7.561分)及家长因素(7.111分)是影响小学生运动参与的主要因素。(3)父母体育行为对小学生运动参与行为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关系(p<0.01)。结论: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时长和强度均存在不足;父母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越多、参与频率越高、体育兴趣越大、体育动机越积极,小学生运动参与的表现就越良好,对于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就越高。  相似文献   

19.
体育差生占学生总数的15%左右。解决体育差生的转化问题不仅对高校体育意义重大,而且对提升整个教育水平和社会关爱程度意义非凡。本文通过实验法,对204名体育差生进行三个学期的实验研究,提出了三个目标、两个阶段和“三重一轻”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20.
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 ,也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把学生感兴趣的项目称作一主、一个主项 ,进行深入而较系统的教学 ,着力培养自锻能力 ,发展个性爱好 ,促使其经常性地参与体育活动。“多项”主要是选择一些对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卓有成效的项目进行练习 ,同时也为学好主项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