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动性贫血运动员铁代谢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对于维持运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发生运动性贫血的运动员铁代谢状况进行研究.目的是探询发生运动性贫血时反映铁代谢状况的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运动性贫血运动员Hb、RBC、Hct和MCHC显著低于对照组;当运动性贫血发生时运动员血清铁浓度降低和铁蛋白浓度组、转铁蛋白升高,铁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寻营养补充对运动性贫血运动员红细胞锌卟啉以及血清铜蓝蛋白浓度的影响,本实验对运动性贫血运动员进行营养干预,并对干预前后的红细胞锌卟啉和血清铜蓝蛋白进行测定,观察营养干预对治疗运动性贫血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营养干预对缓解由于大强度的运动训练造成的血红蛋白低下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具有预防运动性贫血发生和发展的作用;营养干预显著降低了贫血运动员血清铜蓝蛋白浓度和红细胞锌卟啉浓度,表明本实验选用的营养补剂可有效的提高了运动员的铁贮备,改善由于运动训练造成的铁代谢紊乱,对预防运动性缺铁性贫血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动性溶血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负荷的运动训练导致溶血发生,使运动员出现运动性低血红蛋白甚至贫血现象,严重影响运动成绩和身体健康.运动中多种因素能引起溶血的发生,一般可归纳为机械性破坏、非机械性溶血及其他.了解运动性溶血发生的各种可能机制,对有效预防其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贫血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贫血是竞技体育中运动员容易出现的一种机能低下的状态,是造成运动员运动能力下降,影响运动训练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血浆容量的增加、运动型缺铁状态和红细胞溶血三个方面论述了运动型运动性贫血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与运动能力关系十分密切.为了探寻营养补剂对运动性贫血运动员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影响的规律,本实验以低于WHO标准的运动员为运动性贫血受试对象,在运动训练期间给予抗运动性贫血铁复合制剂,以观察其对其运动员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运动训练导致机体铁贮备下降时血清铁蛋白降低、转铁蛋白处于较高水平,且血清铁蛋白与转铁蛋白浓度呈高度负相关,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指标可以反映机体铁贮备状况;抗贫血铁复合制剂干预后的贫血各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浓度上升,并显著降低了贫血运动员血清转铁蛋白浓度,说明抗贫血铁复合制剂可有效的提高了运动员的铁贮备.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多年来对运动性贫血报道的资料,着重探索运动性贫血产生的机理。多数学者研究认为:运动性贫血的产生与运动训练所引起的内环境急剧变化,使红细胞机械损伤、血管内溶血、血浆容积增大、血红素结合素(Hapt)增加、铁素的丢失、蛋白质补充不足及遗传等因素有关。研究证明,运动性贫血损害运动员的运动耐力是无疑的。因此,了解它对于保护运动员训练积极性和提高训练效果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对历届城运会体操比赛进行了统计,将参赛运动员男、女单项前八名决赛成绩做了详细的分析,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目前我国少年体操运动员跳马项目的现状、特点和规律,旨为今后我国少年体操运动员跳马项目的训练和竞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北京市和河北省业余体校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进行调查研究 ,以期为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观察了口服肌酸、蛋白粉等补剂对少年男篮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服用肌酸、蛋白粉等补剂能够增加少年男篮运动员的体重、无氧功率(P<0.05);实验组运动后血乳酸明显降低(P<0.05),对于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与监测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运动性贫血在体育运动 ,尤其是耐力运动中 ,不仅严重影响运动技能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 ,而且对身体也十分有害。高血容量反应是运动训练适应性表现 ,不会造成真正意义的贫血 ,而运动训练中红细胞溶血和铁储备状况的监测则是预防运动性贫血的重点。本文以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就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做一简述 ,并筛选取血量微、测试简易、灵敏的指标 ,加强运动训练中铁代谢和红细胞溶血等状况的监控 ,将对预防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体操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体操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了解体操运动员的患病率及创伤特点,分析创伤原因,掌握发病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便在今后的体操训练和比赛中,预防和减少运动创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递增负荷跑台实验建立运动性贫血大鼠的模型,同时观测和评定运动性贫血大鼠血清Fe、Zn和Ca的变化。探索运动性贫血的早期发生时上述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为竞技体育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后微量元素的补充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同时为运动性贫血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运动性贫血造模过程中,对照组和造模组大鼠血液中Fe浓度随周龄增长均明显上升,对照组较造模组明显。造模前后大鼠血液中Zn和Ca浓度造模前后没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少儿女子二级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综合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 ,对广东省少儿女子二级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结构进行了测定 ,建立了初步数学模型 ,并以此研制了一套能用以评价少年女子二级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的较为直观简便实用的综合诊断评价方法。训练实验表明 ,运用此综合诊断评价方法进行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针对体操运动员学习和完成动作的神经过程的特点,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设计了一种测量人的手脚按视觉图形运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对我国516名体操运动员和578名青少年儿童,完成这种运动的时间和发生错误的次数,作了测定和比较分析,并用横断法和教学实验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手脚视觉图形运动的速度和准确性,在健将级与3~1级体操运动员之间、体操运动员与同年龄的普通学生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差别,前者优于后者。这种活动速度较快、准确性较高者,学习基本的体操动作获得的成绩,优于速度较慢、准确性较差者。对于这种运动的速度和准确性,7~11岁是其年龄发展加速期,12~22岁为波动发展期;在体操运动训练的作用下,这种运动的速度和准确性,在年龄加速期的发展提高明显加快,而且,随后的波浪式发展变化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26名花样游泳少年运动员基础选材及训练的分析,提出少年体校的花样游泳运动员入选年龄应从8岁开始,从有运动史(含舞蹈、体操、游泳等项)的运动员,并已进行基础训练2~3年挑选。要重视对12~14岁运动员的强化训练。  相似文献   

16.
旨为体操运动员科学选材和对运动训练工作的检查、评价提供参考。通过对广东省初级训练阶段男少儿体操运动员若干身体素质指标的测试和分析,结合其身体形态、机能等特点,拟建立广东省7—9岁男少儿体操运动员主要身体素质优化模型。为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运动训练工作的检查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的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进行了调研,对造成运动员损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体操训练中防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0名患有运动性贫血的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进行营养干预,使得运动性贫血组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与干预前相比显著性提高,而红细胞锌卟啉水平与干预前相比出现显著性地下降。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值在进行营养干预后也出现了一定程度地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以体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省专业队、省体校、业余体校),采用使用BTL-RG认知问卷,对不同运动水平、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体操运动员以及非水平运动员进行了认知复杂性的对照研究。在生活、学习、自我构念等三个方面建构概念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水平的体操运动员与非体操运动水平建构概念情况差异非常显著;2)不同水平体操运动员间认知差异均不存在显著性;3)不同性别间认知复杂性差异显著,且运动认知能力与运动水平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从对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两个概念的辨析入手,以体操运动员和投掷运动员为例,指出运动员的训练要抓住运动能力形成和技能发展的最佳时期,并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区别对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