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李姓渊源,众说纷纭。考察李姓渊源,其出有七。无论从得姓的来历或族群的世系看,都具有多元性、复合性与变异性特征。“望出陇西,”就其本意而言,是指李氏的郡望为陇西郡,而非今陇西之概念。陇西李氏发展到唐朝,达到了全盛时期,历史文化名人层出不穷,蔚为大观,在全国的影响亦达到了极致,故有“言李者称陇西”之说。  相似文献   

2.
李阳冰《草堂集序》说“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人).范传正 《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也说“公名白,其先陇西成纪人”.这都是指陇西李氏这个郡望而言的.如果李阳冰说的“陇西成纪人”容易误会成出生地的话.如碎叶、条支、西蜀、东鲁、长安等,那么范传正说的“其先陇西成纪人”就再清楚不过了:这里明明说“李白的先祖是陇西成纪人”,是指陇西李氏这个郡望而言的.但是很多学者并不认为李白具有“陇西成纪”这个郡望:有的说他是“西域胡人”(陈寅恪《李太白氏族之疑问》,《清华学报》十卷一期);有的说他是“突厥人”(幽谷《李太白——中国人乎?突厥人乎?》,《逸经》第十七  相似文献   

3.
从云冈石窟女性供养人早、中、晚期造像的发式变化,从中可以看出汉文化对北魏时期审美特征的影响与冲击。这种变化不仅是当时北魏统治者主动汉化的结果,同时也包括着对魏晋遗风的崇尚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学发展到两汉时期, 在意识形态领域中逐渐取得独尊地位, 并称之为经学。经学与两汉专制皇权紧密结合, 加强了对史学的控制。其原因是统治者对史学功用认识的不断加深所致。其手段是皇权控制了史学工作的全部外在条件, 而经学则从内部控制了史家的史学思想与价值观念。皇权与经学对史学的控制使史学日益成为经学的附庸  相似文献   

5.
朱元璋颁布《大诰》,建立起以《大明律》为中心的明朝法律体系,以法律修辞取代传统的政治修辞,法律在社会统治中的作用大大加强。通过确认回避制度、御史对于皇权政治的批评权以及确认以考试来选拔官吏,官僚集团和皇权政治力量之间对话的权力场扩大成为社会与皇权政治进行对话的权力场,制约了皇权政治的权力和力量。皇帝拥有最高司法权,司法权隶属于行政权,以及皇权政治力量的不断膨胀,打破了皇权政治和法律之间的平衡,破坏了法律制度的安排。当制度正义根本缺乏的时候,"礼""刑"并用改变不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本质,这是我们今天检讨明朝皇权政治和法律之间关系应该具有的清醒认识,也是今天我们建设法治社会借鉴传统之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兼具强化统治与乖违道义双重特征的"质任"制度生成于汉末三国时代,西晋时期基本废止。其后发生严重暴乱,南渡后分别代表门阀与皇权政治的东晋、刘宋同样无法遏制频发的地方叛乱现象。研究三至五世纪时期质任制的兴废,有助于在一个特殊层面上增进我们对魏晋南朝政治史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北魏的洛阳时代,是魏晋南北朝最为兴盛的时代。北魏洛阳城市风貌在中国古代社会有着独 特的地位。具体地说,它体现为三个交汇点,即民族融合的交汇点、南北文化的交汇点和中外交流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8.
氏族历史古老,在商代甲骨文中即见于记载,其发源地在河南、河北.周代以后,氏族西迁于陇西,两汉时民人从甘南、川北群山北上,乘机占有原羌人居地关中、陇西与河西,并同化了一部分羌人.西晋末年,氏族成为“五胡”的一个主要成员,先后建立前秦、后凉和仇池——武兴——阴平等国.隋唐以后,由于民族与汉族杂居通婚,接受汉文化而很快融入汉族,氏族从此在历史上消失.本文通过对氏族的来源、名号、西迁、族支分布和大姓的系统考辩,揭示了氏族的来源与迁徙.  相似文献   

9.
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一个王朝。北魏时期自然灾害频发,对当时社会经济造成很大影响。北魏地处中国北方,旱灾影响最为严重,其次是低温冻害和水灾。加之北魏处于寒冷期,灾害影响比较严重。北魏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不得不尽力救灾。北魏救灾措施比之于西晋、十六国诸王朝来说有相当大的进步。北魏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在多数情况下尽力尽责地救灾,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武山水帘洞石窟《拉梢寺摩崖题记》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山水帘洞石窟《拉梢寺摩崖题记》镌刻于北周明帝宇文毓三年,即公元559年。题记对研究陇右石窟造像建造时代及北周时期陇右风俗、地理、官职、民族等社会情况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考察.题记书风表现出雄强英武、朴拙浑厚的魏碑风格,峻利刚健的线条和错落有致的结构与北魏龙门造像题记一脉相承.散发着北方游牧民族的豪放泼辣气息。它上承魏晋,下开隋唐,是书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1.
经过秦汉时期的10余次移民,大量的关东移民被迁入关中地区。在迁徙的人口中以六国贵族后裔为主体;六国贵族后裔中,齐楚两国是主体;齐楚贵族后裔中,齐国诸田是主体。同处于齐鲁文化圈内的齐国诸田再加上齐国诸姜、鲁、宋、邹、卫等国移民人口在迁关中的移民中占了绝大多数。迁徙手段主要采取政令强迫,同时也以赐钱、赐物、赐田宅以及免除赋税等优厚的经济利益以诱惑;迁徙的目的主观上起到了增加关中人口、充实诸陵邑、加强对旧贵族势力控制的作用,客观上发展繁荣了关中经济,促进了东西部文化融合,尤其是奠定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大一统"国家意识形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大同地区关于家具的考古资料实物有随葬品、冥器模型、石刻以及壁画等,集中反映了北魏、辽、金、元时期的家具状况和水平。在南北融合、东西交流中家具发生了变化;北魏时期为渐高型家具时期,辽金时期高型家具逐渐走向成熟并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种类式样繁多;元代家具一改宋代家具简洁隽秀的风格,形成了造型上厚重粗大、装饰上繁复华美的风格,对于高型家具由宋代的普及型向明代的成熟型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评隋炀帝官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文帝改革北周官制,实际上只是对魏晋南北朝以来职官制度的初步整顿,仍然存在着机构设置不合理,三省制没有真正确立,官吏名号重叠、队伍庞大,爵、散、勋以及品阶制度繁杂、混乱等问题。隋炀帝从大业三年以来陆续对官制进行改革,基本上消除了以上弊病,裁并郡县,减少冗官,打击了旧贵族势力,冲击了尚武、尚贵戚的任官旧风习,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些改革奠定了唐代职官制度的基础,影响至为深远。  相似文献   

14.
二程政治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与丰富的思想渊源。历史背景指自唐代之后门阀士族的衰落与新官僚制度的形成,同时北宋政权的羸弱使得面对异域入侵时逼显出民族和国家意识的提高。思想渊源是指宋代之前的文化思潮对其学说的影响,主要是魏晋以来玄学与佛教对儒家名教的冲击和挑战。二程在构建新的哲学体系过程中,既批判又吸收了佛道两家的哲学资源,同时又自觉地对原始儒家内圣外王的基本理念予以发挥,这使得他们的政治哲学在整个宋代道统重建和儒学复兴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刘为金代著名学者,首位词赋状元,当时名士多出于其门下,号称“一世师宗”。他三次出任大理寺官,不屈于权贵,为许多冤案平反。尤长于治民,兴利除弊,施政有条理,简便可持久。子孙多由科举入仕,为金代有名的科举世家。  相似文献   

16.
南诏在唐王朝的扶持下崛起,成为西南地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在2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与吐蕃在西南地区的争夺,南诏与唐朝的关系可归纳为四个阶段:统一六诏时期、“叛唐”时期、“归唐”时期、“叛服无常”时期。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时期,与当时西南地区的政治格局有关。但是,剑南节度使的个人因素也是影响两者关系的主要原因。在这几个历史阶段中,有重要影响的剑南节度使有:王昱、章仇兼琼、鲜于仲通、杨国忠、韦皋、李德裕、高骈等,从历史视角探究,可以发现不同的剑南节度在其关系变化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研究剑南节度使在南诏与唐朝的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王绩是唐初诗坛别具风格的诗人,他的诗既与以学南为时尚的虞世南、许敬宗等宫廷诗人异趣,又与魏徵、王珪等贞观史臣有别。他的诗境界高古,风骨凛然,对初唐四杰陈子昂、张九龄等初盛唐诗人的诗文革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绩诗歌艺术的近源是卢思道、薛道衡等由齐入周、再由周入隋的山东诗人,其文化精神的近源则是当时隶属于山东文化体系中的河汾文化。只有认识到王绩诗歌艺术的这一近源,才能解释王绩诗歌相对于南北朝诗歌传统所呈现出来的新变特征的艺术机制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六家七宗"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解读与学理分析可以发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六家七宗”中只有被僧肇批评的“本无宗”、“即色宗”、“心无宗”三宗才属于受玄学影响的早期般若学派 ,而“识含宗”、“幻化宗”、“缘会宗”三宗则属于受小乘佛教思想影响的思想流派。  相似文献   

19.
两晋时期复杂多变,金钱观作为人物品评的一个重要维度,在士人中呈现了颇具时代特色的态势,他们或是金钱冷漠者,或是金钱豁达者,或是金钱崇拜者,亦或是金钱拒斥者。两晋士人金钱观呈现了差异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差异性的原因与入传人物的优秀性、史官的记史偏好和高门士族自身的腐朽性有关;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商品经济与田庄经济的共同发展、社会风气与家风家学的共同熏陶则是造成多元化金钱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玄学思潮兴起的社会背景下,王弼背离汉易象数易传统,自标新学,创造性地提出了得意忘言的文本观,并对易学诠释维度和方法进行了全面革新,从而建立起了魏晋时期经典诠释的规范。更重要的是,王弼完成了中国传统诠释学史上的一次重要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