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足球教学中,我们是把局部场区二、三人的配合,作为基础战术教学的内容之一。实践证明,在进攻基础战术中,局部场区的二人配台分为三种形式:“二过一”配合、二人传切配合和交叉掩护配合。所谓“二过一”,是指两名进攻队员通过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传球配合,越过一名防守队员。在1961年和1978年所编写的体育院、系球类运动《足球》教材中,关于二过一概念的阐述分别为:“二过一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进攻战术配合,是两个进攻队员战胜一个防守队员的战术配合”,“比赛中在局部地区两个进攻队员通过传球与跑位配合,突破一个队员的防守称为二过一配合”。虽然上述两种的概念在文字上有所不同,列举的配合形式也有所别,但  相似文献   

2.
几何图形中,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有两类三角形大量存在,即“有一条公共边”,或是“有一个角对应相等或互补”的两个三角形,这种带有普遍性的图形中隐藏有普遍规律吗?张景中院士从最基本的面积命题“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两底边的比”入手,得到“共边(角)比定理”等系列简单好用的命题,不妨称它为面积几何。利用面积几何可简化平面几何问题,对中学几何教与学具有指导意义。一、构造共边比所谓共边三角形是指:具有一条公共边的一对三角形。对共边三角形,有共边比定理,若直线PQ、AB相交于点M,即△PAB△QAB=PMQM。(这里记△AB…  相似文献   

3.
别称,又叫别名、代称,是汉语中的一种既特殊又普遍的现象。所谓别称,指的是同一个或同一类事物,具有若干不同的名称。汉语中的别称词和本称词(这里指事物原有的通称)严格说来实质上是一种同义词(近义词)的关系。一种事物有本称,又有别称,就象一个人可能有学名,又有别名、绰号一样。然而,我们这里谈“笑”的别称,是从广义的角度上着眼的。它类似于“同义修辞”的“同义表达形式”,不囿于同义词近义词的范畴。同一事物的若干别称所代表的是同一客观对象。  相似文献   

4.
杭州大学等十院校《逻辑学》编写组编写的《逻辑学》一书(1980甘肃版)在谈到概念与词义的关系问题时有这样两段话:“有些基本意义相同,但在文体色彩或感情色彩上有细微差别的词,如‘爸爸’和‘父亲’,从概念上讲,仍然可以算作同一个概念.”(46页)  相似文献   

5.
概念是客观事物及其属性的反映.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一类事物或属性与另一类事物或属性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客观事物或属性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复杂的,形式逻辑不可能去研究它们之间的一切关系,而主要是从事物或属性的质和量两方面去研究这种关系的.事物的质和量,是事物之间的最普遍的关系,是一类事物区别于它类事物的本质点.事物的质在概念中的反映就是概念的内涵,事物的量在概念中的反映就是概念的外延.因此,逻辑学研究概间的关系,就是从内涵和外延,特别是从外延方面去研究的.例如,同一关系就是两个  相似文献   

6.
基于概念的特殊重要性,学术史上关于概念的争论屡见不鲜.运用文献法,在描述了"体育公共服务"与"公共体育服务"两个概念应用的起始时间、立论依据、争论与辨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其共同点与差异点,并从"公共服务"划分中得到的启示、公共体育作为公共体育服务的上位概念难以成立、二者在现实点上的关系等9个方面略抒己见,其核心观点是:现实点上"体育公共服务"和"公共体育服务"是作为不同语词所表达的同一概念,不存在孰是孰非、谁正确谁不正确的问题,但哪一个语词更规范,有待进一步商榷.目前,"体育公共服务"与"公共体育服务"并行不悖地出现,反映了学者们在对"两个概念"做出一种潜意识判断后的选择性倾向和语言支配习惯,本文就倾向于使用"体育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7.
江宁 《阅读》2012,(6):40
我们在学习英语单词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由两个已经学习过的单词构成一个新词,例如:week(星期)+end(末尾)=weekend(周末)我们很容易读出并猜出它的意思。这类有趣的单词被称为"复合词",它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组合而成的。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如sun(太阳)+flower(花)=sunflower(向日葵),fir(火)+man(男人)=fireman(消防员),house(房子)+wife(妻子)=housewife(家庭主妇)。  相似文献   

8.
某篇文章给“图书”下的定义是:图书是用文字、图片等来表达思想文化和知识内容的、可供携带的出版物。这一定义的主要毛病是,由于未给出“种差”,所以它限定与说明的概念是含混不清的。即它与我们熟知的期刊没有区别开来,因为期刊也是一种“用文字、图片等来表达思想文化和知识内容的、可供携带的出版物”。按普通逻辑学的要求,给事物和现象下定义,其公式为概念=种差+邻居的属,即此种事物或现象的概念应是它与其他种的差别加上它所邻近的属。例如,“图书是以纸质印刷品为载体、传播与储存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知识、不定期出版的出版物”。其中…  相似文献   

9.
我国《科学 3~ 6年级 )课程标准》认为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 ,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所谓“探究学习”是指这样一种学习活动 :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 ;同时 ,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 ;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完整的探究性活动包括“提出问题、制定调查研究计划并付诸实践 ,利用有关工具和技术收集数据 ,对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进行批判性和逻辑性的思考 ,构造和分析其它解释方法以及科学论点的交流等”。探究的过程可表述为 :提出问题收…  相似文献   

10.
所谓“呆滞”,是指图书馆藏书中,有一部分书刊或文献,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投入流通,长期滞留在书库的架位上。而“呆滞率”就是图书馆呆滞书刊文献的总量与该馆所藏书刊或文献总量的百分比。例如:设某馆呆滞书刊总量为M_呆,总藏书量为M,N_呆为呆滞率,即N_呆=(M_呆/M)×100%。  相似文献   

11.
《阅读》2011,(4):23-23
在汉语中,以“同”字组成词,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词语很多,而且十分有趣。同父母的孩子称为“同胞”,如“同胞兄弟”“同胞姐妹”等。广义的“同胞”,指同一国家或同一民族的人,如“港澳同胞”“台湾同胞”。  相似文献   

12.
从“多媒体技术”到“数字媒体技术”:一个概念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多媒体技术”一词被广泛应用的今天,另一个词“数字媒体技术”悄然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在我们试图去辨析两个概念时,我们会发现它们更多地表现为一个概念从表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内容研究法,在分析了“多媒体技术”概念的历史局限性基础上,尝试定义了“数字媒体技术”概念。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上蹿下跳”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到处蹿蹦”。例如:“小松鼠上蹿下跳,寻找食物。”另一个意思是“比喻人到处活动(含贬义)”。例如:“他上蹿下跳,煽风点火。”有的词典写作“上窜下跳”。这种写法不妥。从表示动作来说,“蹿”是“向上或向前跳”的意思,“窜”是“乱跑、逃亡”的意思。所以,“上蹿”跟“下跳”是对应的;“上窜”不仅意思不明确,也跟“下跳”不对应。而且,“蹿”跟“跳”的感情色彩是中性的,而“窜”却是贬义的。因此,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写法,写作“上蹿下跳”比较妥当。是“上蹿下跳”还是“上…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形素"、"词素"、"语素"这三个术语同出一源,都来自西方语言学中的"moypheme",但所指不同,"词素"、"语素"并不是在语言单位的同一层面上,"语素"是和"词"平行的一个语法单位。"词素"是词的构成成分,是由词切分出来的下位单位。不能因为汉语词的确定存在诸多问题,而"词素"的划分必得后于词,"语素"的确定先于词,就用"语素"取代"词素"。  相似文献   

15.
问:在科技文献中经常看到,有些量名称中含有“常量”,有些又含有“常数”。请问其中有规律可循吗?答:有一定规律可循。可分以下3种情况。1.一个量如果在任何情况下均有同一量值,则称为普适常量或普适常数。除非有专用名称,否则,此名称均含有“常量”或“常数”。例如引力常量G、里德伯常量R∞、普郎克常量h,阿伏加德罗常数L、法拉第常数F、玻耳兹曼常数k等。2.一特定物质的物理量如果在任何情况下均有同一量值,则称为物质常量。除非有专用名称,否则,此名称中含有“常量”这一术语。例如某特定核素的衰变常量λ。3.仅在特定条件下保持值不…  相似文献   

16.
1.矛盾是一个实体概念还是一个关系概念? 我们这里讨论的矛盾,不是形式逻辑讲的矛盾,而是辩证法讲的矛盾。形式逻辑有一条矛盾律,它要求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上不能对同一对象作出不同的断定。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对于同一时间同一对象的同一方面。我们不能同时用两个互相矛盾的概念a与非a去表示它,比如“非金属的金属”,“非鱼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曾对城乡关系做出过经典论述,指出城乡关系的发展变化过程历经“同一———对立———融合”等阶段,这是人与自然关系发生转变在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缩影。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理论的深度挖掘,找寻城乡关系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高度契合性,为我国改善不合理的城乡关系寻求理论依据,推动城乡关系的新发展,开创城乡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一个数学命题的真假性的识别,真命题需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假命题只需举一具反例就可以了。初中几何第二册,所谓“边边角”,是命题“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的简称。初中教材中,就这个命题举了一个例子,说明它不成立,对例子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如何构造的就省略了。但在学习中,经常涉及“边边角”问  相似文献   

19.
方言概念最早出现在周代,这是所谓的殊分异语。古希腊的方言是指一个地方居民的话。方言实际上包含三层意思:一、方言是同一语言的地方变体,特别是语音方面,往往是其他地方的人觉得难于听懂的。二、方言是不见于书面的特殊口语,是土语。三、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互相异同,一个语言往往有两个或两个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交代”也有“交待”。其中“交代”包含三个义项:①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②嘱咐。③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的人说明;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交待”只有两个义项:①同“交代”的“③”。②完结(指结局不如意的,含诙谐意味)。表达“交代”的前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