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民工是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源,农民工的劳动素质决定了自身的可雇佣程度。研究表明农民工可雇佣性可以分为人际交往能力和技能胜任能力,其中人际交往能力对农民工的可雇佣性影响更大。农民工可雇佣性在企业是否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性别与受教育程度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企业提供的培训学习机会及提高受教育程度能显著增强农民工可雇佣程度,女性农民工的可雇佣性要低于男性。政府应强化农村基础教育,保障女性农民工的受教育权和就业权。  相似文献   

2.
基于Logistic模型,利用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670份有效问卷对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性别、20~30岁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满意程度、以后是否打算回来、外出打工年数、从事行业、平均月收入、所换工作数目、工作之余打发时间方式、遇到问题找谁帮忙、是否参加过党团组织、加入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类型、人均承包土地、土地是否流转以及对流转费的满意程度等因素影响了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提高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以及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2005年武汉市妇女定向群体(工人群体、下岗群体、退休群体和家庭妇女群体)群体群众体育的调查数据,对中专以上、高中、初中、小学4类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的健身意识与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受教育程度对健身意识与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与受教育程度相关的职业、经济收入、生活需求、情感及健身条件等其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借由对甘南藏区6~12岁年龄段儿童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分析甘南藏区儿童体质健康水平与多维生活空间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甘南藏区6~12岁儿童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等诸多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6~9岁年龄段男、女儿童BMI指数和肺活量均低于全国平均值,差异显著。随着年龄和学龄的增加,这些指标与全国平均值比较差距越来越小,而且无显著性差异。身体素质指标与教育活动空间高度相关,并随着学龄增加,身体素质提高明显。结论:甘南藏区学龄前和低年龄段儿童体质健康水平受藏区传统社会、家庭和宗教生活空间影响较大。而大年龄段和高学龄儿童体质健康水平受教育活动影响较大,教育活动空间成为提高甘南藏区儿童体质健康水平的最有效因素。  相似文献   

5.
主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烟台市居民健康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从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烟台市居民参加商业健康保险情况主要受年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影响;烟台市居民的饮食结构主要受健康知识水平、人均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吸烟、饮酒等因素影响;年龄、性别、人均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自感健康状况是影响烟台市城乡居民进行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健康状况、享受的医保制度、是否吸烟等影响到居民健康知识评分.  相似文献   

6.
探讨广州天河区居民的不同人口学特征因素与健身消费力的关系。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分别对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规模、月收入状况和职业类别与月健身消费和健身消费经历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发现,总样本人群中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月收入状况与月健身消费的相关性较大,而健身消费人群中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相关性较高。月收入状况是决定是否参与过健身消费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迅速发展,对于知识型人才的需求变得迫切。出于对中国的实际国情,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已渐提上日程。农民工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教育的程度并不高。本文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分析以及农民工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有利于进行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田野调查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边缘化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边缘化现象对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体育运动对随迁子女心理问题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了解大学生心肺功能状况.研究方法:利用内蒙古医学院2005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台阶试验测试,并对男生1 000米、女生800米成绩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1)内蒙古医学院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台阶指数均低于全国水平;(2)不同性别大学生台阶成绩低于自己的中长跑(男生1 000米、女生800米)成绩;(3)不同性别大学生台阶成绩与其各项属于负相关关系;(4)台阶试验和中长跑项目均成低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分析农民工的工作压力现状,以及人力资本和工作压力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农民工的工作压力强度总体上不高,只有32.4%的人有中等及以上的工作压力;人力资本中的文化程度是农民工工作压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小学及以下农民工的工作压力最大、高中及以上次之、初中的最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结构不断转型,劳动力的结构也有所改变,劳动力老龄化成为长期趋势。距离20世纪80年代的"民工潮"过去三十多年,第一代农民工逐渐步入50多岁的年龄段,这一年龄阶段的外来务工者成为城市中不可忽视的群体。选取苏州市作为研究样本,调查发现苏州市50岁以上外来务工者存在社会保险可及性低,健康保护缺失,住房质量差,工作时间长、收入低、流动性强,城市融入感差等问题,建议政府保障其社会保险权益,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企业提供完善的劳动保护;社会组织在政策宣传、情感支持等方面促进其社会融入,以此构建完备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2.
个体的社会网络结构决定着其所能摄取的信息的数量与质量,而先前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对信息的解读。利用河南省433份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调查数据,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与创业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者先前工作经验对该作用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越丰富、社会网络越发达的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概率越大;新生代农民工最后工作工龄、换工作次数在其社会网络与创业行为之间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应重视创业信息与知识的交流渠道建设,以使更多有创业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个体辨识更具价值的创业机会。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回流农民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农民工的代际更替、产业政策、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民工回流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同时,受限于二元分割的城乡制度,中国农民工反向迁移的比率或者说潜在比率要远远高于国外。目前,关于中国农民工回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回流规模、回流原因、回流农民工群体的特征以及回流的社会影响等方面。总体上看,中国农民工回流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而且过多地侧重于宏观层次的回流原因分析与回流影响的考察,而缺少对回流农民工个人层面的具体分析,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与经验考察。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进城农民工市民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外劳模式"的农民城市化,是一种"浅度城市化",产生了大量"准城市人口",并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土地换身份模式"是各地政府为解决"浅度城市化"、"准城市人口"相关问题,实现"农民市民化"进行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但其面临交易风险、就业及社会保险风险等不确定因素,且受到"局部性"的限制。"权利与义务对等模式",基于"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的原则,使农民工作为纳税人享受与城市人平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是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更加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的"农民市民化"模式。为推动这一模式的实施,应积极推行城市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在基本层面建立覆盖全体非农业劳动者,进而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改革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的收益分配制度,让失地农民获得更加公平和充分的土地补偿。  相似文献   

15.
对苏州吴中地区21家合作社331个农户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土地股份合作社建立以后,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均年收入、外出打工人数和入股土地数对社员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而年龄、性别和家庭人口数对社员满意度具有负向影响。应完善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入股与分红机制,在土地入股的基础上适当引进资产、技术等入股形式;加大对农户教育培训的力度,改变其对土地股份合作社这一新型组织的负面看法;积极解决社员的就业问题,增加社员对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以湖南、广东两省各级各类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研究医务工作者体育锻炼特征。结果表明:作为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颇高的该群体体育人口比例却远低于全国水平,护士群体体育参与率明显低于医生,工作压力大和作息时间不规律是导致他们不能坚持体育锻炼的主因;医务工作利用余暇时间进行业务学习比例高,用于体育锻炼低;他们的体育消费与收入、工作性质、省籍、城乡密切相关,收费性体育场地已成为医务工作者优先选择项,但体育消费与体育参与率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部分,但由于种种特殊的制度背景造成了进城农民工发展权的缺失。在民生导向视角下将保障和改善进城农民工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既作为发展的目的,更要作为发展的动力。要通过加快健全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就业、社会保障等机制,建立有序政治参与机制,在代际传递中实现进城农民工城市融入等途径才能更好地维护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研究武陵山区流动儿童的营养状况及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为流动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帮助。方法:随机抽取湘西少数民族地区9~11岁流动儿童402名,城区常住儿童417名,分别测试其身体形态指标,并发放问卷对儿童营养学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习惯进行调查。结果:湘西少数民族地区9-11岁各年龄段流动儿童的身高均低于城区常住儿童,但各年龄段城区常住儿童体重与BMI值及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流动儿童,该地区流动儿童营养不良的检出率高于城区常住儿童;在营养态度方面,城区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都渴望获得一些营养学知识,但在主动关注营养信息的实际行动上不够;在营养知识方面,该地区儿童的营养学知识的知晓率都较低;在饮食行为方面,奶蛋及其制品、饮料、油炸食品、水果等食物的摄入量城区常住儿童多于流动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