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文化的综合体现和精神家园.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与校本特色课程协同发展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指出:(1)民族传统体育并不仅仅是一种"体育"资源,更是一种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资源.(2)开发应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促进学校体育与民族体育接轨发展,建构校本特色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与民族传统体育实现"双赢"的基本路径.(3)构建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不能流于形式,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2.
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是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粤西民族传统体育风格独特、内容丰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粤西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群众基础优势等可行性,既可以发挥粤西高校协作优势,提升对粤西地区的社会服务价值,也有助于粤西高校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助于粤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进行阐述与界定的基础上,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论基础、开发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探究.探究表明依据适合各高校的体育教育理念和教学条件,充分利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资源优势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打造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特色,实现个性化教育,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多元化需求,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后奥运时期我国将走大力发展大众体育的路线,民族传统体育将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作用表明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并提出后奥运时期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发之策略。  相似文献   

5.
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多维视角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描述,认为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难以深入的症结在于人们试图用现代体育的构建框架去审视民族传统体育,忽略其自身和民族文化不可剥离的粘附特征.提出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应依托民族文化背景,立足于以往对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和探讨,这样才能抓住机遇,促进西部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丰富多彩,形式活泼,风格独特,有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文章就西部地区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改革和体育课程资源利用、开发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地区学校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使得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多样化和校本化,这对民族地区学校更具有特殊的课程价值和意义。但从当前民族地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则需要特别注意提高认识、更新理念、科学规划,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体育文化源源流长。  相似文献   

8.
结合历史与现实,以西部为重点考察目标,以地域文化为切人点,从历史地理学和地域学两个角度去探讨和研究西部民族传统体育.同时结合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发展背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国内特点,以西部不同地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技术的结合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分析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域体育文化概念,并对西部民族传统体育地域体育文化模式进行理论构建与设想,以期为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城镇化视角,在文化语境下解读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困境"现象和现实发展问题,分析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的要素禀赋结构与功能转型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近年来西部民族地区在城镇化建设中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以期为西部民族地区城镇现代化发展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校本课程开发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立足于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实践,阐述了校本课程开发及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探讨了中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分析了中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在中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研究结果表明,现行课程设计具有注重教师参与,课程目标进一步主体化,注重骨干教师主体地位等优点,同时也存在课程目标制定不尽合理性;课程内容过于强调竞技运动技术,缺乏先进性、时代性、实用性;现行课程设计改革势在必行等不足;课程设计改革应走树立正确课程设计理念、构建合理的课程设计理论体系、构建科学的课程目标体系、调整课程结构和革新课程内容等道路。  相似文献   

12.
因长期不是作为独立的专业必修课进行开设,贸易史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常常被忽视。随着中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面临对外贸易问题越来越复杂,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贸易史类课程在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必要性越来越凸显。基于此,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相关专业教师的教研水平的提高成为目前贸易史课程建设的当务之急。课程设置上,需要通过综合考虑专业、方向与兴趣,加强贸易史课程开发与设置;教材建设上,要在传统编年史教材的基础上,加强专题型贸易史教材的开发;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教研相长,以研究促教学。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期间中国建筑业迅猛发展,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网调查信息反映,目前建筑行业需要大量的生产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本文重点介绍了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为核心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率先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六所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同时提出以社会需求引领专业发展,加强设施、教材建设,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等策略,旨在为完善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国的高校体育课程并不以教材单元或教材构建为唯一的依据,我国的指导纲要也没有规定高校体育课程只能采用一选到底的单一方案,无论是在选项教学中,增设课题单元还是专门开设的小型课程,高校体育课程的多格化、多元化是国际共通的价值取向。本文通过对北京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或介绍的运动项目来分析归类,为我国实现高等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可行性借鉴。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进行研究,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存在学生体质健康下滑、体育课程设置不科学、学生科学健身知识和健康素养不够、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时间不足,不同层次的体育课程衔接不够、场地设施不足等现实困境。所以加强学生身体教育、健康教育和运动技能教育;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构建衔接紧密、多样化的体育课程体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体育的联合机制,发挥学校体育在健康战略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等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认为,目前体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目标显形化、教学结构呈现放射式特点、教学评价更加理性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缺乏理性、理论纵深研究多于实践性研究、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还未理顺等深层次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并在实践层面上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旨在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8.
依据中国、英国两个国家的近20余年来学校体育的发展变化,以中国、英国两国学校体育现状分析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历史研究和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研究与分析产生中国和英国两国学校体育现状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从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课程目标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英国中学体育课程的必修课充分体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原则",其多样化的体育课程设置,对我国体育课程的类型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英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强调向所有学生提供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并在实践操作层次,进行"个别差异化课程"的开发和推广,这一点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分析了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中学开展定向运动教学的可行性,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对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以及体育课程的设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把握"少、宽、柔"的基本原则,不但要重视"核心课程",也要重视"边缘课程",课程内容是课程构建的基本环节之一,教材内容的更新,特别是加强新时期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是今后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课程实施是课程构建的重要环节,课程规划者与课程实施者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有一致性,对计划的目标与意义理解的清晰程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