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体育与传统养生之理论基础的几点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体育与养生的理论基础混淆的状况,提出几点质疑,并得出以下结论:①运动和养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理论基础应区别对待;②现代健康应以养神为主,辅之以运动,营养、休息等养形手段.才能形神俱全;③养神的基本内容为养成平常心,加之经常参加静养练习和运动量较小的“绵缓”运动。  相似文献   

2.
动与静是中国古代一对重要的哲学命题,动静学说的形成对中华传统武术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试图用现代科学知识对武术运动中的动、静关系进行剖析,阐明动静学说在武术运动中的应用,为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生命本体论是以儒道两家为主的在天人合一的大背景下关注人的生命和道德的一种哲学思潮。现代西方生命哲学是在一种关注人的生命、情感、本能、直觉的非理性哲学思潮。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中国古代的生命本体论倾向于人的道德,现代西方的生命哲学倾向于人的本能,中国的生命本体论的实践方式是内向反思式的,西方现代生命哲学的实践方式是外向征服式的。中西方生命哲学对当前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在科技高速发展、经济繁荣的今天,重提生命哲学将是对人性复归的一种呼唤,对人价值的肯定,有利于解决人的异化问题,也有益于当今社会价值观的重塑。  相似文献   

4.
关爱健康,珍惜生命,是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的永恒主题。文章对古代中希两国养生理论养生观念和实际方法进行了比较,揭示了中希方养生文化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5.
真实与虚构以及二者之问的关系是小说理论中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古代相关理论的追溯与爬梳,探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中关于真实性与虚构性的问题,并由此总结中国古代小说理论“虚实”范畴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艺术家不是为人们提供一种观看世界的方式,而是要呈现自然生命的本真之美,建构生命的居所。中国古代艺术家笔下的生命不是孤立静止的生命,而是生生不已、大化流衍,有机的生命整体。人作为宇宙生命之流的一部分,与自然生命相浃相化,获得了天人一体的庇护,提升了生命的境界,艺术的美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7.
荀子的康乐养生观,是“治气养心,修身自强”。主要表现在“养备而动时”以养其身和“美善相乐”以养其心两个方面。“形具而神生”是养生的基础,“养备而动时”是养生动力,“制天命而用之”是养生的法则,“宜与时通”是养生的目标,“治气养心”是养心的根本,“志意得广”是养心的灵魂,“养善相乐”是养心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荀子的康乐养生观,是“治气养心,修身自强”。主要表现在“养备而动时”以养其身和“美善相乐”以养其心两个方面。“形具而神生”是养生的基础,“养备而动时”是养生动力,“制天命而用之”是养生的法则,“宜与时通”是养生的目标,“治气养心”是养心的根本,“志意得广”是养心的灵魂,“养善相乐”是养心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在庄子的学说中,关于修身养性的论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庄子的静养观强调人的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之间的内在联系,主张超脱尘世,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从而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庄子的静养观是后来的道教养生说的源头,对后代的道家养生学派有着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神与物游”可以说是“神思”的精论要语,“意象”说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古代文论的创作思维理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志气”与“辞令”在创作构思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秉心养术”则提出了作家提高思想修养锻炼写作技巧的条件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围绕着“美何以在作为中国武术载体的人的身体上落地和在生命中实现”这一尚未解决的研究议题,提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在哲学、美学、体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指导下,对中国武术“以身为美” 理论进行建构与解构。研究认为:(1)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的理论建构包括:“身心一体论”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提供了身体哲学的立论依据,“身体主体观”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提供了身体美学的理论支撑, “反思性身体训练”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提供了身体实践的主要内容;(2)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的理论解构包括:顺随通达的身体知觉之美,以动入静的身体感通之美,自然适度的身体愉悦之美,关怀生命的身体康养之美,内向超越的身体意向之美。文章最后指出:以身体哲学为依据、身体美学为支撑的中国武术 “以身为美”理论有着丰富的身体实践资源。对其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不但能够对中国武术理论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最为关键的是它让我们对“下学而上达”的中国武术传统有了更多期待。  相似文献   

12.
围绕着“美何以在作为中国武术载体的人的身体上落地和生命中实现”这一尚未解决的研究议题,提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在哲学、美学、体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指导下,对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进行建构与解构。研究认为,1、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的理论建构包括:“身心一体论”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提供了身体哲学的立论依据,“身体主体观”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提供了身体美学的理论支撑,“反思性身体训练”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提供了身体实践的主要内容;2、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的理论建构包括:顺随通达的身体知觉之美,以动入静的身体感通之美,自然适度的身体愉悦之美,关怀生命的身体康养之美,内向超越的身体意向之美。文章最后指出:以身体哲学为依据、身体美学为支撑的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有着丰富的身体实践资源。对其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不但能够对中国武术理论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最为关键的是它让我们对“下学而上达”的中国武术传统有了更多期待。  相似文献   

13.
诗之为诗,正在于它给人以生的勇气。 诗论,能引人深入审美境界获取生命的真正尊严。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嬗变中,中国古代有辉煌洁瀚的诗歌,也有丰富精深的诗学理论。认识和把握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特色,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古代诗论的巨大理论价值和崇高的历史地位,建构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的文论体系,使我们获得高情感与高艺术的平衡,沉醉于诗意世界,寻回精神的家园,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以“无我之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词论,把传统的情景说理论系统化并上升到美学的理论高度。文章从“无我之境”历史地辨析了王国维“境界”说的美学思想及其对我国古代美学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的小说理论是不成系统的,它散见于古代的诗文和小说等作品中。笔者摘取了曹雪芹的部分小说观点,并加以分析,这种对古代小说理论的挖掘、整理对当今的小说创作及理论研究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养生心理学思想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养生家既重视养身,更重视养心,把心理保养放在养生的首位。在心理保养上,又把情志因素放在突出的地位,认为情志正常与否对人的健康影响极大,而各种情志又是相互制约的。在心理保养方法上,强调心理修炼、心理调援、心理治疗。气功也是一种心理修炼、调摄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张载关学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张载在《西铭》中所提出的物吾与也的命题,既是对古代生态智慧的继承和综合,又是对现实环境问题的深刻体察。张载把天地万物作为道德关怀的对象,体现了对自然秩序的维护和对其他生命物种的尊重,以及对非生命存在的关爱。从天地之礼的价值肯定,敬畏之心的伦理自觉到物与之道的合内外贯通,体现了张载生态哲学的理论建构,而其内在的生态伦理意蕴,恰恰与现代生态哲学有异曲同工之趣。  相似文献   

18.
摘要:宇宙观是影响一个思想体系及社会制度的重要因素,传统武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对古代宇宙观的认识。为丰富武术哲学体系,揭示中国古代宇宙观与传统武术形成之间的哲学基础,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在古文献史料的基础上阐述古人从对宇宙认识,从中提取传统武术哲学之精华,认为传统武术哲学的形成前提是对宇宙的认识,并超越了神论限制,走向发展的正途;中国古代气论、道论、太极发生论、宇宙生命整体论影响着传统武术哲学的本质观、修炼境界观、平衡观和武术哲学的基本理念。该研究不仅说明武学产生的思想基础,丰富了武学的认识论体系,而且揭示了传统武术哲学的发展过程与规律,对我们认识武学体系的内在精髓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哲学思辨等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生命哲学的研究视角,对健身气功的养生思想展开研究。研究认为,“气”作为中国生命哲学的特有范畴,是健身气功的生命动力源,也是健身气功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和养生根柢。虚静恬淡、道器合一、阴平阳秘、调和气血、自然而然等分别体现了健身气功的生命本然观、生命整体观、生命运化观、生命和谐观、生命自然观的养生思想,折射出中国生命哲学的文化意蕴,彰显了中华养生文化的生命色彩。研究对于丰富中国健身气功理论和文化体系建设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悲秋意识是构成中国古代文人心理结构的一个重要层面。与偏重于社会政治领域的忧患意识不尽相同,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与人的生命本身紧相关联。悲秋意识的核心是生命现象与自然运行的双向同构感应在人心中引起的深刻颖悟,具体表现为人对自身生命的忧恐、悲叹、把握和思考。质言之,悲秋意识即包含了深刻的时间观念的生命意识,在它的背后,深隐着中国古代文人亲和自然、肯定自我、重视生命的价值定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