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河西走廊在历史上曾是我国内地通往新疆、中亚西亚及非欧的必经之地,是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地段之一.河西自西汉起历代在此屯田.河西走廊地处边远,在历史上因交通不便,转输困难,历代王朝为巩固河西走廊这一地区,在此设置之初,大都以屯田为本,节省民力,满足兵食.在此屯田有它的优越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河西走廊南侧的祁连山拥有极其丰富的冰川积雪,成为天然的固体水库,每年春夏,冰雪溶化从祁连山北麓流入走廊,网织成了三个较大的内陆河流域,与此相适应的,走廊内部也出现了三块面积较大的绿洲平原,这就是石羊河流域一武威、永昌绿洲平原;黑河流域一张掖、酒泉绿洲平原;疏勒河流域一玉门、敦煌绿洲平原.由于这三块绿洲平原有着丰富的祁连山雪水滋润,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水草肥美,可耕可牧的区域.早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化,祁连山地区广泛存在的现代冰川,可能会进一步消融乃至完全消失,从而引起祁连山地区的地表变形、地应力及断层地震危险性的时空变化。利用自主开发的平面应变黏弹性有限元程序,计算在冰川不断消融引起的地表载荷和两侧地块的构造挤压作用下,1956-2106年共150 a期间,祁连山地区自地表变形、地应力的时空演化。重点关注祁连山地区典型地质剖面的主要断层的正应力、剪应力及库仑应力随时空的变化,定量评估各个断层地震危险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祁连山冰川不断消融的情况下,祁连山地区地表抬升速率呈现先快速增加后趋于稳定的冰后回弹现象;研究区域的水平应力、垂直应力及剪应力在冰川载荷卸载和边界构造加载的双重作用发生显著变化;大柴旦-宗务隆山断裂、哈拉湖南山断裂和哈拉湖盆地北缘断裂库仑应力变化持续增大,未来地震危险性增强;阴凹槽断裂和祁连山北缘断裂库仑应力增加很小,反映了在冰川融化影响不大、仅仅在构造应力增加为主的情况下,地震危险性随时间增加是缓慢的。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北西西——南东东向纵谷广泛发育,为游牧民族南北迁徙的天然孔道。先秦至西汉初年、东晋南北朝和中唐至宋,祁连山道是沟通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祁连山路最重要的是扁都口道,另外还有由一系列支道组成的走廊南山道和姑臧南山道。石羊河、黑河及疏勒河水系穿越的祁连山北麓浅山盆地及河流出山口留下的古城及塞垣遗迹证明了祁连山道的存在,并为复原其具体路线走向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4.
重力位能及其重力浮力是大陆板块内部重要的构造变形动力.中国西部地区构造变形以垂向抬升、横向拉伸和压缩为主要特点,其重力位能及重力浮力分布,深刻影响着西部板内变形动力学机制.地震学和重力学方法计算表明 :中国大陆西部蕴藏较大的重力位能,其中青藏高原重力位能在 2× 1012 ~ 7× 1012 N/m之间.地壳重力位能变化导致的重力浮力,是板内变形的主要构造力.在一定流变学条件下,重力位能足以产生青藏高原活动地区的构造形变  相似文献   

5.
南海盆地位处特提斯、环太平洋和古亚洲三大构造域交汇部,其西南部代表性万安盆地新生代地层发育齐全,但前人对其构造沉降及伸展机制研究比较薄弱,制约了人们对南海扩张和盆地演化的理解。基于构造格局和地层层序等区域地质资料,利用回剥法模拟万安盆地的构造演化史,并通过McKenzie纯剪切拉伸模型反复调整拉张因子拟合构造沉降史,得到万安盆地的伸展因子与伸展速度,最终通过岩石圈的热传导方程求取基底热流。研究结果表明:南海扩张、洋脊跳跃和西南次海盆扩张的共同作用控制万安盆地的沉降、伸展和热异常;万安盆地具有独特的时空演化特征,即沉降作用受断裂带左行和右行活动的影响,整体上具有V型转折特性,而伸展作用以“早东西、后南北”为主要特点;伸展和热异常均受构造活动的影响,呈现出以断裂带为异常轴、向两侧以不同的速率逐渐减弱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60 Ma前开始最初的碰撞,持续至今已造成亚洲一侧至少1 000 km以上的缩短,形成巨大的青藏高原。是怎样一种力驱动着印度板块能够克服巨大的欧亚板块和青藏高原的阻力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持续向北运动是岩石圈动力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利用S20RTS地震层析成像模型S波速度分布换算出的地球密度和温度结构为初始条件,以绝对板块运动为地表约束,开展三维地幔动力学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印度板块之下软流圈地幔对岩石圈向北的拖曳力,可能是印度板块持续运动和造成青藏高原隆起的驱动力的主要来源。在碰撞边界下,印度岩石圈向北俯冲带动了地幔软流层运动。  相似文献   

7.
滇东南建水地区二叠纪火山岩构造侵位于师宗-弥勒断裂带的西南段,以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为主,夹有少量苦橄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与建水地区石炭纪枕状熔岩相配套。显示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在晚古生代发生了板块俯冲,形成岛弧火山岩,二叠纪时产生弧后引张,形成弧后盆地。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之间可能存在一个复杂的沟弧盆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川滇地区,GPS观测资料揭示了其运动方向为东向—东南向,呈现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已有研究表明该区域的下地壳是柔性的,且运动速度快于脆性的上地壳并对其具有拖曳作用,这是造成该区域独特运动特征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数值模拟区域形变场时,仅考虑弹性作用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柔性下地壳的拖曳力作用。拖曳力的分布通常采用人工分区和试错法得到,主观性较强。根据川滇地区的构造活动特征建立二维有限元弹性平面模型,以GPS观测数据为约束,利用未施加拖曳力时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之间的位移残差ΔUxUy与各点位坐标x,y的拟合关系式反映研究区域柔性下地壳对上地壳的拖曳力作用。计算结果表明:拖曳力主要集中在川滇菱形块体内,且块体北部的值最大,高达1.0e8 N,并以南向为主;块体南部拖曳力逐渐减小,约为4.0e7 N,方向上逐渐向东西两侧分流。拖曳力以等效体力的形式加载至模型中,可得到与实测形变场吻合度较高的结果。该方法可以为川滇地区长期地表形变动力学机制的研究提供一种物理上更加合理、方法上更加简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熊耳山前河地区金矿是熊耳山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金矿之一,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是中国重要的黄金产区。该金矿是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成矿物质来源以深部幔源为主,属中低温热液矿床。以熊耳山前河金矿为例,搭建区域成矿的二维地质模型,分别进行稳态与瞬态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在合理的岩体和断层参数条件下,来自岩浆的高温成矿流体沿断裂带流动,加热断层及其围岩,可以达到成矿需要的温度和压力。热液成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液在断层带中流过携带的物质和热量。流体传递的总热量与断层宽度、热液源头的流体温度压力、断层渗透率的大小等有关。断层渗透率越高、源头压力越大、温度越高,断层内的热液流速就越大、平流传递的热流密度就越大;在同样热流密度下,如果断层越宽,则传输的总热量越大,更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段内,达到在特定压力下利于金矿生成的温度,形成金矿。在这些影响因素中,由于断层带的渗透率可以变化几个数量级,它的影响尤为显著。当断层渗透率较低时,前河地区热液成矿系统达到稳定的适合成矿条件需要~1 Ma;而断层渗透率较高时,只需要千年尺度就可以达到稳定的适合成矿的温压条件。  相似文献   

10.
对地幔过渡带的研究表明,410km和660km速度间断界面是由于相变引起的不连续界面. 穿越过渡带的深俯冲会引起这2个速度不连续面产生起伏. 在中国东北等俯冲带地区,地震层析成像观测到了俯冲板片在660km界面上的平卧滞留,地震接收函数也观测到了这种滞留而产生的相变界面加深. 然而在最近青藏高原南部展开的几组研究工作表明,地震接收函数并未在该区域发现不连续面存在明显起伏. 为了验证该地区是否不存在穿越不连续面的俯冲,还是俯冲引起的不连续面的起伏没有被观测到,进行了该碰撞区域的热模拟,计算不连续面可能的起伏量. 研究大角度俯冲、小角度俯冲和印度岩石层使青藏高原整体加厚等模型. 在只考虑橄榄石-尖晶石相变作为410km不连续面产生原因、尖晶石-钙钛矿相变作为660km不连续面产生原因的前提下,计算结果表明,以上模型只要存在穿越以上界面的俯冲,就能够产生比较明显的起伏,这样的起伏应该能被地震接收函数观测到. 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以及接收函数观测,更倾向于支持藏南区域应该不存在到达地幔过渡带的深俯冲,俯冲带可能向北到达更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复杂的质量迁移伴随着重力场的变化,利用时变重力研究青藏高原质量迁移成为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重力卫星GRACE的应用,为人们了解青藏高原质量迁移规律和特征提供了重要的观测手段,也为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相较于传统的陆地重力观测技术,GRACE实现了对全球连续的重力观测,其数据能够用于大尺度质量迁移问题的研究,而在青藏高原区域的应用更能显示卫星重力的独特优势。综述十多年来利用时变重力数据研究青藏高原上的质量迁移问题的最新进展,特别是总结了造成质量变化的各种因素(冰雪融化、湖泊水位变化、地下水变化、构造运动等)的研究现状、科学成果、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系统面临的来自多方面的威胁,严重制约着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和制约着周边地区人民的发展环境和生活质量,必须把保护和改善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生态系统作为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而当务之急是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自新近纪晚期和第四纪早期以来,许多内流盆地转换成了外流盆地。内流湖水突然外泄,给下游流域带来大量的水。外源流水的注入重塑流域地貌并影响流域内河流的演化。基于有限体积方法,对外源流水对隆升河流地貌的重塑过程进行数值实验分析。主要结论为:外源流水注入后,下游主河道被深切。支流受侵蚀基准点下降的影响开始加速下切,整体流域的高程逐渐降低。当外源流水流量较大时,下游流域会袭夺相邻流域。河流下切系数控制流域开始袭夺的时间。河流下切系数和外源流水流量控制流域袭夺速度。流域重塑后的平均高程依赖于地表隆升速率、河流下切系数和外源流水流量。外源流水引起的流域袭夺过程可用于解释晋陕黄河与汾河流域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乌海市是中国西北干旱区主要的煤炭工业城市之一,其PM2.5浓度变化特征、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尚不清楚。基于2016—2018年乌海市PM2.5逐小时质量浓度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法、潜在来源贡献函数(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oncentration-weighted trajactory,CWT)等探讨乌海市PM2.5的输送路径及潜在源。结果表明:2016—2018年乌海市PM2.5质量浓度年均值呈下降趋势,冬季PM2.5浓度最高,夏季最低。聚类分析表明西北方向路径是乌海市四季PM2.5主要的输送路径,乌海市气流在春、秋、冬三季均来自于西北长距离输送,其PM2.5平均质量浓度约97.96~151.33μg·m-3,而在夏季短距离输送气流是主要的输送路径,其PM2.5平均质量浓度约87.11~96.88μg·m-3。PSCF与CWT分析表明冬季PM2.5的潜在源区范围最大,主要源自库姆塔格沙漠、柴达木盆地、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以及河西走廊等地区;春、秋两季PM2.5的潜在源区主要位于库姆塔格沙漠及河西走廊地区;夏季的潜在源区范围最小,主要来自河西走廊局部地区。PM2.5重污染期间,其主要路径来源于西北方向,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青海北部与甘肃交界处、新疆东部零星地区以及乌海南部地区。这些结果说明乌海市PM2.5污染的潜在源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干旱荒漠区,因此,防风固沙和减缓土地荒漠化技术的实施可有效改善乌海市和西北干旱区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5.
马里亚纳海沟是西太平洋板块边缘沟-弧-盆体系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其南端的Challenger Deep不仅是地球表面最深点,也是马里亚纳海沟、马里亚纳岛弧、马里亚纳海槽、西马里亚纳洋脊和帕里西维拉海盆的构造汇聚点。开展岩石流变结构与动力学过程研究对于认识Challenger Deep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利用综合地球物理资料,通过对重、磁数据的计算分析,研究马里亚纳沟-弧-槽-盆系统的等效黏滞系数和岩石圈强度等流变学特征。利用地震资料,勾绘海沟之下贝尼奥夫带随深度变化的特征以及陡变形态。计算结果表明:对应马里亚纳海沟-岛弧-海槽系统,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向东凸出,形成弧型异常区;区内异常表现为串珠状线性特征,异常值中间高,两侧低。不同深度岩石圈累积强度比值表明,海沟南北两侧地壳上硬下软,海沟中部地壳上软下硬。在给定应变速率条件下计算的等效黏滞系数东高西低,说明西侧构造体地壳比东侧构造体地壳更容易变形。Challenger Deep岩石圈强度较大,等效黏滞系数较高,具有上硬下软的流变学特征,为板块俯冲在该区的弯曲、撕裂与快速翻转提供了重要条件。地震与重力剖面分析表明,Challenger Deep处的岩石圈累积应力强度和有效粘滞系数条件,可以使马里亚纳海沟俯冲带在重力作用下弯曲、开裂,或部分向南翻转、变陡。  相似文献   

16.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背景下秦巴山地体育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SWOT分析法,对秦巴山地发展体育旅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秦巴山地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发展体育旅游的优势;经济基础薄弱与交通不便成为该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和面临的劣势;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为秦巴山地体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体育旅游自身的脆弱性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将成为秦巴山地发展体育旅游的潜在威胁。并对秦巴山地体育旅游开发策略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7.
依据南海中央海盆大地热流观测值及地壳结构资料,利用地热学方法计算了海盆及周缘壳内温度和热流分布,并得出壳幔热结构配分比例。计算结果表明,中央海盆洋壳层内垂向热流变化不大,但垂向温度变化较大,这是地幔上涌所致。海盆内成片分布的地热区,则是局部地区地幔上涌,导致多期次、多方向海底扩张的反映。海盆区地幔热流在地表实测大地热流中所占比例高于80%,地壳下部热流在地壳总热流中所占比例小于20%。由此推测,中央海盆洋壳层3厚度过薄,可能是后期热事件减缓了上地幔的冷却过程,而初始地壳熔融程度较低,2种因素综合所致。  相似文献   

18.
运用传统的绝对地震定位方法, 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相对定位方法(双差地震定位法), 对华北地区(110°~ 120°E, 35°~ 42°N)1993-2004和2007-2012年间发生的17 315次地震进行地震重定位研究.经过两次定位后得到11 453个地震的震源参数, 重定位后震中分布形态更加清晰, 向活动断裂两侧收缩, 与区域构造呈现出更加密切的关系.重定位后的地震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3~18 km范围内, 约占地震总数的88%, 表明华北地区的发震层主要位于中上地壳.约有97.6%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在0~23 km, 由此推测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下界面约为23 km.新河地区地震重定位后震中位置清晰地呈现出NNE向条带状分布, 与新河断裂的走向一致, 在垂直于新河断裂走向的剖面上, 地震震源呈现上陡下缓的"铲状"形态.在唐山地区地震重定位后地震分布表现为唐山、滦县和迁安3个震群, 在唐山断裂北段呈现出2条明显的断层, 东边断层比西边略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