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020年12月4日至6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和跨文化跨媒介研究中心主办的"技术、媒介与人文:跨学科研究范式多元转型"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聚焦当代技术发展对人文学科的渗透与介入所带来的学科研究范式的转换与扩容,突出学科跨界与交叉。  相似文献   

2.
发端于美国的艺术型研究(Arts-based Research),是运用各种艺术形式进行研究的一种新范式。通过分析艺术型研究的缘起与发展、理论基础与价值、步骤与方法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可以丰富我们的艺术学研究方法和视野,弥补当下艺术学研究过于偏重思辨而缺少多样性的不足,促进艺术学研究方法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文科建设立足于时代发展,以更高、更新和更远的视野,建立起具有全新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注重学科交叉、知识融合与创新为导向,努力培养国家未来急需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有着决定性意义的教育教学改革。新文科建设对于艺术学科的发展也显现出其推动作用,如打破单一学科的培养理念,积极推进并建立起跨学科乃至超学科的教育教学模式。探索面向新文科建设的艺术学科发展路径,需重点关注几个问题:艺术学科当下面临的观念转变;艺术学科与新文科发展的理性辨识;艺术学科发展的责任与使命;新文科教育与艺术学科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新文科之于艺术复合型人才创新型培养策略等。  相似文献   

4.
现代设计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学科 ,多学科的高度交叉、动态化、电脑化是它的特征。研究它要从两点入手 :一是从现代设计发展的历程去考察 ,考察现代设计与现代设计教育的关系 ,明确今后现代设计教育发展的方向。二是从现代设计的本质特征上去研究。研究它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如何从艺术对设计的影响、科学技术对设计的影响去分析。这样就可以找到现代设计教育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从1901到1949年,中国教育学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教育学范式的转换是其主要内容之一。中国教育学大致经历了由传统的封建文化教育到新式的资产阶级教育,由乡村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范式转换;在此过程中,教育研究范式也相应地经历了经验—描述范式到哲学—思辨范式、科学—实证范式再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范式。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极其丰富的阶段,奠定了中国以后直至现在的学术文化基础。我们现在的学术典范,就是那个时代学术之余味,而在精神上,远远没有达到那个时代。  相似文献   

6.
笔者就公共艺术与艺术教育之间跨学科研究的命题进行了相关调查,得出结论:在公共艺术环境下的学生对城市空间和视觉文化有更强的感知力和观察力,这不仅是因为他们与公共艺术时常接触,也得益于其背后的文化因素的作用。艺术教育在普通教育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于它能提供艺术欣赏的必要技能。缺乏技能的观众无法看到艺术的真正涵义。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为公众视觉素养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艺术教育是艺术学理论学科下应用理论艺术学的分支之一,是关于艺术技能和艺术知识的传授及其实践的学科。其学科属性在于,它是一门关于艺术技能和艺术知识的传授及其实践的跨学科领域,涉及艺术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其研究对象在于,艺术技能和艺术知识的传授的普遍规律和特性,以及这种传授的实践操作过程本身。艺术教育的实质在于人生艺术感涵濡,即以艺术品美感为中心的对整个人生过程的审美价值的直觉能力的养成过程。对艺术品的审美感受能力的涵濡,是人生艺术感涵濡的中心和基础,由此拓展到自然美感、社会美感、科技美感、宇宙美感等共通感的涵濡,共同组成人生艺术感的同心圆构造。艺术教育是以人生艺术感涵濡为中心的个体艺术美感的养成和拓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化学-物理学家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与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三者各自在其原有学科基础上,通过复杂性研究范式,创建了具有复杂性特征的一般系统论、耗散结构论与儿童认知发展论。这使教育学研究者们开始思考,作为人文社会科学而存在的教育学,综合意味着什么;其次,当学校教育在大多数社会问题中,陷于"巴尔干半岛之境地"时,教育学领域对此作出合理的抗议是必需的;最后,复杂性科学研究范式,作为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通路,将更能引起此门学科中的工作者们对跨学科综合意识与能力的重视和培养。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现状并不理想,很多研究者并未从社会科学研究范式(paradigm)的角度去结合理论研究与体育实践,造成大多数体育社会科学领域在研究问题、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等方面尚缺乏规范性和针对性,也未特别考虑要对我国体育领域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制定规范性的研究程序。基于此,主要采用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对国内外体育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研究范式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相关研究的规范性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研究范式选择、方法的结构上表现的十分混乱。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不但应该国际接轨,而且更应该与母学科接轨。研究应该遵循母学科的研究范式,而不是随心所欲、自娱自乐。应该培养学者选择研究范式的自觉性,依据研究问题的性质选择合理的研究范式,掌握每种研究范式的理论体系、研究规则和方法的结构。并严格在这一研究范式的规则下,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让自己的话语体系建立在该研究范式理论的话语体系之下,从而可以在同一个话语体系里进行理论对话。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0.
“范式”是科学共同体的共有信念,它为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研究的模型、规则和框架。笔者认为教育研究应该以社会实践为切入点,以哲学和心理学为研究的基本手段,辅之以其他学科的一些方法,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并为社会实践服务,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要把第一层次研究、第二层次研究与第三层次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复杂性研究迅速兴起并给科学研究带来了一次划时代的变革。从复杂性研究的理论视角,我们认识到教育活动系统的一些复杂性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当代复杂性研究给教育研究带来了诸多启示。它对教育研究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研究范式的二元对立提出了重大挑战,教育研究终将实现方法论的根本性转换。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范式转换已经成为现代语境问题研究发展的主导方向,也是现代语境理论发展的宗旨和实质。这种转换要求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语境研究模式,表现在:在研究对象上,从言内语境到言外语境;从语境构成上从一元语境到多元语境;在语境特征的认识上,从静态语境到动态语境;在语境的存在方式上,从预设状态到生成状态。深入探讨现代语境研究的范式转换,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入理解语境研究的主题、特点及发展趋势,而且对于语言理解、言语交际、语言教学的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体育学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概述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辨识体育学跨学科、多学科、超学科的共性与差异着手,指出三者本质区别在于交叉性、整体性和共通性,应力避研究范式的层级论和广义跨学科概念这两个理解误区,改善研究者和制度安排这两个主要制约因素的发展环境,提出体育学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概念,明晰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分支学科间的交叉建构关系,简述体育学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4.
从强调媒介的纯粹性和自主性到崇尚媒介的多样性和互动性,艺术发展中跨媒介理论影响了当代舞蹈的艺术实践和意义生产,改变了当代舞蹈的创作维度、研究维度和知识体系建构。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范式,当代舞蹈教育亦可通过学科融合、资源整合、场域开发和平台交互的方式,消除领域之间的分野对立,打破传统与现代,以及文化之间的隔离,激活改革的现实活力,为增强和提升舞蹈发展的持续性、延展性和时代性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5.
艺术的发展一直都与科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到爱因斯坦,由曾侯乙墓编钟到现代电子钢琴,无不渗透着与科学技术的姻缘。每一次科技在艺术中的运用都极大促进了艺术的迅速发展。在信息时代的二十一世纪,科技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引导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作为国内的高等院校理应重视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艺术科技的发展,加强艺术科技的教育才能体现出高等院校的学科优势与发展基础。我国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才能与艺术专业院校在发展上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艺术教育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言学是一种新的语言研究方法,它以非客观主义的经验现实主义为哲学基础,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言。框架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两大语义理论之一。框架,也称为认知框架,是贮存在人脑中的经验和知识的认知结构。用框架理论进行语言描写和分析还涉及到原型性背景框架和视角转换。在实际语言应用中,框架会发生变化。本文从认知角度,运用框架转换理论对英语幽默解读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在幽默的交际过程中,言语者的认知框架发生不一致的现象,此时转换认知框架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7.
叙事研究由于其对个人生活经历的关注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学科领域,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系统的研究方法旨在理解和阐释个人的教育生活经历.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从理论上探讨了教育叙事研究的发展及其应用,论述了其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并思考了教育叙事研究存在的问题.教育叙事研究建立在建构主义和解释主义的认识论基础上,将个人经历与具体的时间、地点和社会关系相联系.加拿大学者Clandinin和Connelly将这一理论观念总结并提出了三维叙事研究空间理论.教育叙事研究注重研究者的个人定位及其与参与者的关系.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叙事或叙事构建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运用已确立的理论框架解读故事.教育叙事研究的评价标准、对故事的检视和研究主体的确定是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文化的重视是比较教育学确立自身学科身份的基本特征。我国比较教育学者以文化为研究视角,在把握我国比较教育学发展特色的背景下开拓创新,构建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论分析框架。文化论分析框架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强调文化的物质性、运动性和相对性,主张以文化人类学方法为主的跨学科的多种方法展开文化研究,并以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及全球教育事业发展为价值目标。当前文化论分析框架在理论构建、人才储备、研究方法上存在现实困境。推动该框架的落地,应从以下方面突破:提升研究者理论自觉,推动框架构建;扩大人才队伍培养,以夯实学术共同体;促进国内外学者合作交流,推动研究方法落向实践。  相似文献   

19.
摘要:研究采用逻辑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在信息论的视域下以体育与艺术的映照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史之中二者的交织关系。从古代到现代的奥林匹克盛会,是西方竞技运动由萌生到逐步成熟的过程,通过对艺术映照体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逻辑归纳与演绎,得出以下结论:1)从信息论角度,提出艺术映照体育的理论模型,即体育的相关信息,脱离体育本身附着于艺术,并通过艺术的传播到达接收者;2)艺术映照体育的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一是从体育世界到艺术世界,即艺术对体育信息的映射、放大、编码、调制和改造过程,也是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二是从艺术世界到体育世界,即体育对艺术信息的定向破解、转译和逆转录过程,也是体育研究者对艺术的再创作过程。艺术映照体育,体育反馈艺术,对体育与艺术的研究而言,方法和视角的转换不仅是必要,更是必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西方教育学发展四个标识作为划分20世纪西方教育学发展历程的依据。四个标识分别是:理论基础逐渐丰富、"主义式"理论的更迭、教育学价值取向多元化、教育研究范式更替,并总结该时期西方教育学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