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中国国际体育交流在开拓新中国外交局面上有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在增进新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广泛宣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和对外关系政策,配合外交斗争需要,打破外交僵局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还根据国际形势、中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地位、举办奥运会和大型国际体育活动等,对我国的国际体育外交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就体育对外关系学科创建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研究认为: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体育交往的频繁,体育已经成功地走向了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前台,并不断扮演和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作用.因此,构建一门新的体育对外关系学科,符合时代要求并具备初步的条件.本研究主要就学科创建的名称和研究对象,学科的性质和构建的基础与特点,以及研究体育对外关系学的意义和要求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于传播学视角,围绕我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提出我国体育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研究认为:我国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国家形象定位具有一致性,我国体育文化的对外传播能有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塑造我国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根据传播学"5W"模式提出:在我国体育文化对外传播和国家形象构建过程中,加强传播主体建设是基础,精心打造传播内容是核心,发展产业化、现代化传播体系是高效路径,关注和研究受众是效果保障,及时跟进和深入分析反馈结果是关键.旨在为我们在新时期更好地进行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和树立国家形象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温特的建构主义,对国际体育体系中的国家身份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国家利益及其历史变迁特征进行了分析.国家间互动构建了国际体育体系,进而建构了国家身份.国际体育体系中的国家身份,就是指在主导国际体育体系中的国家间角色,或者是与主导国际体育体系的认同度.从国家行为体个体层面,国家间主要体现为一种竞争关系,但是在特殊国际时期则表现为敌对的政治关系.从体系整体层面,新中国成立前国家从游离性国家转变为现状性国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行为体经历了革命性国家、游离性国家和现状性国家三种身份的历史演变.国际体育体系中的我国国家利益主要包括生存安全、主权独立、经济财富和国家形象等四种.国家利益的历史变迁特征主要有身份的基础性特征、国际性特征和当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新中国体育对外交往的60年历史,进行了基本梳理。同时对60年中国体育对外交往的历史过程,进行了“一条主线”、“两个阶段”和“三种战略”的基本归纳,并由此对今后中国体育的对外交往活动策略,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在国际体育社会中争取到更多的中国话语权,以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第二,在继续维护国家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多关注体育对外关系中的中国文化战略问题;第三,在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潮流中,继续以建立各种各样的国家间伙伴关系为特色,以实现全方位的体育双边和多边外交;第四,在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体育交往。  相似文献   

6.
“全球发展倡议”是中国以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为现实背景提出的重大倡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际体育援助的总体格局也发生重大变化。格局之变、理念之变和需求生变为中国进一步提升体育对外援助的影响力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存在体育援助领域话语权处于相对弱势、参与主体较为单一和体育援助项目可持续性不强等诸多挑战。研究认为,中国应以全球发展倡议为切入点,从明确战略目标、推动结构改革和创新方式方法等方面,着力构建新时代体育对外援助体系,提升我国体育对外援助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与体育政治功能转变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球化背景下,体育迅速发展,成为若干领域全球化的先驱.体育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领域之间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化作用下,体育对政治及国际关系的作用方式和途径出现重要变化,体育的政治功能突破直接作用于政治和国际关系的传统模式,通过已经与之发生深刻关系变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保等领域, 对政治及国际关系施加重大影响,成为体育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实现政治功能的新途径和新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阐述了公共外交的涵义,论述了加强公共外交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体育外交的任务:以政府为主导,非政府部门积极参与,以体育文化交流与传播为主要内容,以体育文化表现形式为载体,获取软权力为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目标与体育战略服务以维护国家利益。确定体育外交任务的依据是:促进中国和平外交理念与和平崛起方式的国际理解与国际认同,减少"中国威胁论";表达中国"和谐世界"的政治理想并获国际认同,获取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树立明确的体育外交战略目标,为加速迈进体育强国服务;提高中国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与吸引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交流,积极宣传中国改革开放与体育事业发展的辉煌成绩。最后就完成任务的路径选择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采用献资料法了解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与国际体育发展的现状,进一步探索高校体育教育传播与弘扬世界进步化以及高校体育与国际体育学科发展的关系与作用,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18年朝鲜成功开展一次体育外交行动参加韩国平昌冬奥会,向韩国政府表达出善意的政策倾向,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也因此得到缓解,体育外交的政治收益又一次得到验证。以新时期体育外交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新时期开展体育外交活动的政治诉求,如何推动中国的外交事务和体育行业的发展。研究认为:体育外交能够以相抵柔和的方式表达政治意见或者政治态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体育项目需要传承和发扬光大,需要适合根据国际文化变化做出调整,更需要加强对外交流;国家领导人或者体育明星在体育外交中塑造国家形象的功能不容小觑;积极培养能够在国际体育组织任职的人员、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物能够缓解中国在体育界话语权薄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以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行塑着国家形象,彰显着国家的综合实力.研究探析了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提升国家形象的理论基础,指出了现实的困境,思考了我国如何利用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提升国家形象的发展路径:保持已有的竞技体育项目优势,发展国际影响力较大的竞技体育项目;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全球化发展,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利用媒体的多元化报道,立体展示中国的多样化形象;运动员利用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中国国民崭新的精神风貌;利用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机会,展示中国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的浪潮不断推进、国际社会之间的合作交流不断扩大,国家形象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从社会学和国家关系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体育与中国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期望对国家形象的建设有所帮助。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自身不仅代表国家形象,而且体育的发展更有助于国家形象的建设,且对目前中国国家形象存在的困境有消解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体育外交的研究日趋活跃,但对基本的体育外交概念的界定和使用却表现得较为混乱,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及当前体育外交实践,对体育外交的主体、客体、目的、形式及作用五方面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体育外交重新进行定义,认为,体育外交是国际社会、尤其是体育界的相关行为体出于一定的外交目的而在体育领域对其他行为体以和平方式进行的对国际关系、特别是国际政治关系产生影响的对外互动活动.旨在为未来体育外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体育作为一种新兴产业, 在履行其特定职能的同时, 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特殊的作用和贡献, 特别是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强。通过对体育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地位的分析, 探讨了其对我国目前内需的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体育产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法,分析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产业政策同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体育产业的政策取向提出了几点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天津市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以及打造天津成为"体育城市"进行系统构建与研究。天津市的文化产业、旅游业、健康养生业及商贸服务房地产业与体育产业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并设计了体育产业与四大相关产业的融合路径,为发展天津市体育产业,促进天津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有力对策,把体育城市作为天津市的名片和品牌,提升天津市国内、国际知名度,使天津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全国体育产业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17.
发展广东体育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是经济 强省,也是体育强省,竞技体育成绩显著,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广东体育产业应抓住机遇,深化改革, 积极探索,争取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的焦点话题,我国更把低碳经济写入“十二五”规划。贵州省经济基础虽然薄弱,但作为国内循环经济的试点区域,得到国际国内各方的大力支持,积累了一批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专业能力的人才,为我省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以低碳经济为核心,分析低碳经济在贵州省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