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1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目的观是体育科学主义和体育人文主义的融合.过去一味强调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和体质的增强,而忽略了体育文化和精神的目标,而体育隐蔽性课程的教学实践,较好地弥补了高校教育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灾难教育是拓展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方面。本文在阐释高校体育教学中灾难教育的价值的基础上,系统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中灾难教育的内容,提出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灾难教育的路径。旨在把灾难教育融合到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之中,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拓展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中小学体育教育中,适度设置竹竿舞进行教学继承活动,使其与学校现代体育相融合,形成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区域特色,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与理解,符合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要求,是竹竿舞文化得以继承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体育教育活动中,体育教育伦理具有认知、规范、论证、聚合、激励、导向和升华等多重功能,对更好地完成育人及体育文化传递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当不断强化体育教育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今天,在高校体育中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迫切性十分明显,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应当也必须把终身体育教育放在一个重要位置.高校体育教育应当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为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合格人才的需求服务.  相似文献   

6.
从教学指导思想、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体育教学体系、职业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试图提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新思路,旨在转变传统体育观念,确立终身体育、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开发高职体育课程资源;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应当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适应,设置一系列适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加强教法改革,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刘洋  张邦翔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0):109-113+119
摘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残、健融合环境下进行体育教育的自我效能对于体育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残、健融合环境下体育教育的自我效能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我国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规格中,没有涉及教授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体育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或许这是造成了学生自我效能水平偏低的主要的潜在原因,这有悖于当前残疾人教育领域融合、回归的实践。今后,可借鉴国外相关经验,一方面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中应该适当增加残、健融合环境下的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内容,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或社会组织的资质认证培养加强在职教育,从而提高体育专业学生、教师的自我效能水平,满足融合于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工作情况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规格的要求,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优化教学环节,以"以人为本、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多能一专、复合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为目标,以"系统论、协同论"为理论基础,以体育教育专业术科专选教学模式和策略运用为切入点,构建体育教育专业术科专选教学以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训练"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操作策略,使4个培养方面协同、渗透和融合,达到"4×1/4≥1"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案例设计,对五育融合导向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内涵、策略与误区规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如下。①五育融合导向的体育课堂教学内涵为:以体育课堂教学为载体,融合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于其中,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活动。②五育融合导向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为:优化体育教学目标范式设计,创设渗透式教学目标;强化不同学科教学内容整合,形成嫁接式教学内容;创新体育教学模式联合使用,开展开放式教学实施;发挥体育教学评价基本理论功能,开展结合式教学评价。③五育融合导向的体育课堂教学需要规避的误区为:体育课堂教学是五育融合的重要而非唯一载体;五育融合根据教情学情取舍而非刻意全部融合;体育课程的性质具有综合性特征但非综合课程;教学要素所涉内容无先后之分但应有主次之别。  相似文献   

10.
笔者结合我院首次开设《学校健康教育》选修课的初步实践,阐述了对于在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必要住、可靠性和有关教学问题的认识和体会.认为:在青年学生中普及和加强健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符合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体现了现代社会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中学体育教师,不仅自己应当懂得健康教育,而且应当能够向中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这是学校体育改革新形势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提出的新的培养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符合体育教育专业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与可能.开课的基本教学条件可以解决.在第一轮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笔者对于课程名称、教学目标、教学基本内容以及有关的教学安排、要求等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提升我国融合体育教育的整体水平、提高从业者的教学能力,有必要对主要从业者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与适应体育专业学生的自我效能进行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对12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和适应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1)不同性别学生的自我效能没有出现明显差异;2)原有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影响相对较小;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自我效能略高于适应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自我效能。在解释出现上述现象原因的同时,提出提升学生自我效能的相关建议:1)充分认识融合体育教育的复杂性;2)向学生传递更多的适应体育相关知识;3)将融合体育相关内容纳入学生培养方案;4)重视学生融合体育、适应的体育的实习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未来体育教师对融合体育教育理念和操作的认知、态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调查对象对待融合体育教育态度相对消极,主要影响他们态度的原因包括对残疾人问题认知的缺乏,对融合体育教育过程实施的疑惑,融合环境体育教育教学能力的不足,以及客观环境和社会认知对融合体育教育支持程度的缺失。因此,培养我国融合体育教育师资应该以改变对待残疾人态度为目的,提高学生对残疾人问题的认识;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主体,加强以融合体育教育为导向的特殊体育教育课程建设;以培养操作能力为核心,西学中用,改良内容,研发适应我国国情的教学材料;相关机构要共同努力,改善残疾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3.
论创造性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综述和分析法,针对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观念,分析了创造性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实质,指出了要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用现代教育观作指导,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将成为未来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在阐述全纳教育内涵与宗旨,对比普通与融合体育教学以及分析融合体育教学的基础上,提出融合体育教学实施策略,将全纳教育思想广泛根植于体育教学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5.
剪纸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扬州剪纸更是以其灵秀、唯美、精致的艺术风格而享誉海内外。近年来,我校从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的发展目标出发,积极开发利用剪纸资源,开展剪纸艺术特色教育,促进了残疾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艺术教育新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随班就读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教师观念上赞同,实践中又认为应该让残疾儿童在特殊学校接受教育”的态度冲突。这种冲突与我国随班就读政策产生的理念、师资水平、经济基础、文化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效解决冲突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全纳教育接受所有的人,不排斥任何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历来是将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分开教育,这种隔离特殊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人类发展的要求。作为全纳教育的具体实施者,特殊教育学校在面对全纳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时,应积极努力为全纳教育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北京2008年人文奥运理念的提出号召人们重新审视体育应有的人文精神与教育价值。多年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效果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改革缺乏创新。高校体育教育应在江泽民同志“大力推进教育创新”讲话精神指导下,大胆、科学地进行改革,突出内容的终身实用性和人文精神,以促进实现北京人文奥运。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有关电教专家的意见和笔者多年来从事体育电教论文的写作经验以及一些研究成果,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体育电教论文的一般特点进行分析,对体育电教论文的结构进行综合,对体育电教论文的写作进行了探讨和归纳.希望为有关人员撰写体育电教论文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运用资料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美国高校"体适能与健康的原理与应用"的课程、教材和内容体系进行了阐述和剖析,挖掘了其可借鉴的价值,认为:1)应对其课程体系加以分析研究,取其有用者而用之;2)开发教材,购买仪器;3)加强师资培训,开设体育与健康教育专业;4)实现课程内容主体化,与个体信仰、情感相联系.并对我国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