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娴 《文化交流》2012,(12):16-20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晚7点,瑞典文学院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陆本土作家。莫言的获奖,除了其作品文学价值本身,译者也功不可没。正是这些"中国文化的使者",使莫言的作品冲破了语言的隔阂,为世界所认同。莫言之"言"与大多数之"莫言"1988年,《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上摘得了金熊奖,这让莫言笔下"超越故乡"、成为中国缩影的"高密东北乡"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为人所知。莫言说:"电影是冲开了一条路,让灯光照在我们身上,能不能持续  相似文献   

2.
人们普遍认为是葛浩文率先将莫言介绍到英语世界。实际上,早在葛译《红高粱家族》问世前四年,中篇小说《红高粱》英译本即已在国内出版。本文基于对《红高粱》首个英译本出版过程和译本特点的分析,意在探究译本遇冷的原因及其给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至90年代一度出现"语言实验"的浪潮,莫言无疑是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位。本文选取《天堂蒜薹之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对莫言语言的"狂欢化"进行研究。通过文本细读,展示莫言语言"狂欢化"的典型特征,探讨发掘作者写作背后的现实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和《天堂蒜薹之歌》就已进入美国市场。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下简称"诺奖")后,他的作品在美国获得了更多的出版机会,影响也逐渐扩大。据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何明星统计,截止到2012年8月,"莫言英译作品有17种,由5家出版社出版,其中企鹅集团(含集团下属的美国维京出版社、英国的哈米什·汉密尔顿)合计出版了6种,属于英国联合出版集团的梅休因出版公司(Methuen)一家就出版了5种,美国的拱廊出版公司(New York:Arcade Publishing)出版了4种,英国的海鸥出版社(London:New York Seagull)和香港中文大  相似文献   

5.
莫言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全世界顿时掀起"莫言热"。在莫言作品的诸多译者中,葛浩文是翻译莫言作品最多也是唯一的英译者。《生死疲劳》是莫言获得国际奖项最多的作品。本文讨论葛浩文英译《生死疲劳》中所体现的翻译伦理关系,主要从客观维度、社会维度、主观维度这三个维度探讨译者葛浩文英译《生死疲劳》与翻译中各参与要素之间的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文汇报》2013年9月11日头版"文汇深呼吸"专栏刊登了"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系列报道之七《"抠字眼"的翻译理念该更新了》。文章表示,"莫言热"带给翻译界的启示应该是"好的翻译可‘连译带改’",并强调"一部作品的最终译文不仅取决于原文,还取决于它的‘服务对象’,以及译作接受地人们的语言习惯、审美口味、公众心理等非语言层面的因素。或许,只有从根本上认识这一点,卡在中国文化‘走出去’途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铸剑》和莫言的《月光斩》都是令人百看不厌的绝妙之作,它们堪称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雌雄双剑。鲁迅所发现的陶渊明的精神境界与智慧,特别是对世事的清醒和不屈的战斗精神,通过鲁迅的阐释和他的《铸剑》等作品传承了下来,又富有创造性和时代性地转换、传递在莫言的《月光斩》等作品中。《铸剑》里王的脑袋被割下,最终在沸鼎中与眉间尺、黑衣人的头骨相混。这暗示出王与普通人之间没有什么天生的贵贱之别;《月光斩》最后是对整个故事的真实性的颠覆、置疑,暗示的是对现实中揭露与惩治腐败之可能性的忧虑。《月光斩》的战斗精神更显出现实的苍凉。  相似文献   

8.
陈钟强 《文化学刊》2013,(1):168-171
莫言的获奖叫我们懂得什么是文学、什么叫阅读,让中国人回归到真正的文学时代。解读三部获奖作品《老人与海》《灵山》和《生死疲劳》。《老人与海》表现人的伟大,提出胜利和失败的人生哲学问题。《灵山》告诉读者,真理就在我们身边。表达了对人的重新追问与思考以及人类深层的永恒困惑。《生死疲劳》揭示了苦难永在、轮回不息、万物皆空的人生本相。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部分作家开始逐渐接受神话原型理论,并借助本国神话表达主题,莫言的《蛙》对神话的应用尤为明显,表现为:主人公万心集"三性"于一体的女医生形象;"蛙"丰富的象征意象。  相似文献   

10.
《红高粱家族》中的"我"是上帝视角,即零聚焦叙述。"我"提供叙述背景声音,历史内容由"我"推动发展,文本内容与叙述视角并非全部由叙述者完成,而是由故事情节和文本内容之外的内聚焦叙述者"我父亲"回忆往昔,将零聚焦叙述者"我"的经历与被叙述者"我爷爷""我奶奶"的光辉历史融合在一起,建构现实与历史的对话。对于《红高粱家族》叙述视角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叙述视角在作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正>隐语行话是一种特定的民俗语言现象。世界上各种语言几乎都无例外地存在使用隐语行话的历史或现实。对隐语行话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整理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脉络。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2007年和2010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均关注到中国现实语言生活中使用的民间隐语行话的状况。《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的专题篇《社会生活中的民间隐语》研究显示:对隐语行话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流行群体、层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对外传播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跨文化传播论坛”余音绕梁,为业界瞩目,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同时,由其精心策划的《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危机事件报道案例分析》等图书,也在业界颇受好评。中心的境外涉华舆情研究也在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开办此栏目,就是借助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平台,将相关成果供读者交流分享。 本文作者赵启光,美国卡尔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教授。1982年从中国赴美国留学,1987年获马萨诸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周年到美国卡尔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任教,开创并主持该校中国语言文学部及美国大学中国语言文化中心,1993获终身教授。著作有英文《龙的研究》(A Study of Dragons,East and West),中文《客舟听雨》、《异乡异客》、《康拉德小说选》、《世路心程》等。  相似文献   

13.
瑞典文学院在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作品打动了世界。他的作品广受国内外广大读者喜爱。莫言的获奖,表明世界文坛对中国文学的肯定以及对中国作家的深切关注,表明中国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意义。他的魔幻想象力通行世界  相似文献   

14.
论20世纪末的"现代主义"群落的先锋创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 2 0世纪末的中国文坛 ,现代主义思潮演化出来的“先锋文学” ,是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和收获。现代主义的“先锋文学” ,为中国本土文学创作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借鉴。残雪、莫言、苏童、余华及马原等作家的创作实践 ,有坚守 ,有变异 ,有回归 ,现代主义虽然具有某些“中国化”的特征 ,但要想完全融入中国本土文学并成为一个组成部分 ,尚须历史地长久磨合。  相似文献   

15.
《诗经》行世至屈骚诞生,时间相隔二百余年。出于外交等政治场合的需要,《诗经》一直在各诸侯国之间流播传扬。楚国乃南土大国,与中原文化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作为《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他曾担任楚怀王左徒,在内与楚王图谋国事,在外接应八方诸侯与宾客,他亦曾出使过齐国等地,自然深受《诗经》精神之影响。表现在屈骚中的"怨刺"精神与忧患意识、《诗经》体式及语言等艺术、比兴表现手法等,皆与《诗经》一脉相承。屈原是第一个受益于《诗经》精神的正式署名的中国诗人。由于屈原的努力,屈骚精神与《风》诗精神共同构成了"风骚"精神而光耀万代。唐代诗人崇尚《风》《骚》,化其精神为诗歌之养料,使诗歌呈现出风骨健朗、新鲜活泼的时代风貌,主要体现在精神闳美、性情纯美、人情贞美、语言新美、意境优美五个方面,从而构成了唐诗独特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16.
从1978年山东省第一部电视剧《人民的委托》诞生至今,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及其整合改制后的山东影视传媒集团制作了300余部影视剧作品,经过40多年的艺术积淀,打造出极具艺术水准和地域特色的"鲁剧"品牌。"鲁剧"拥有植根于齐鲁大地的乡土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铸造出了独特而又坚实的上乘文化品格,凭借《大染坊》《闯关东》《父母爱情》《红高粱》等优秀影视作品,向全国观众展现出一幅山东人文历史地图。在"鲁剧"里,影视产业与传统文化实现了双赢。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1月24日,《中国》杂志在北京召开了“《中 国》杂志创刊座谈会”。来自中国外交部、商务部、文 化部、俄罗斯驻华使馆、中俄友协等机构的代表和媒体 记者、读者代表等共计4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 《中国》杂志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主管、人 民画报社主办,是一本用俄语出版,向俄罗斯和独联  相似文献   

18.
孙汝建教授语言研究的事迹和研究成果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东方电视台、上海电台、江苏电视台等媒体以及30多种报刊评论,被作为专栏人物、封面人物推介。小传收入《中国语言学家词典》《中国教育家词典》等大型工具书,被誉为"当代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  相似文献   

19.
论《西游降魔篇》的狂欢化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上映的《西游降魔篇》取得了很好的票房,周星驰电影一贯的"无厘头"风格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而"无厘头"风格所呈现出的狂欢化色彩恰恰契合了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以周星驰最新的电影《西游降魔篇》为例,分别从诙谐性语言形式、"加冕——脱冕"、颠覆性、性的自然性四个方面来看周星驰电影的狂欢化色彩是怎样表现的,也正是由于其叙事上呈现出的狂欢化艺术症候,使得周星驰的电影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20.
文学翻译既是一项语言活动,也是一项认知活动,同时还是异文化间的交流活动。本文通过对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日文译本与中文译本的具体译文进行分析,基于Friedrich Ernst Daniel Schleiemacher提出的自国化翻译和异国化翻译的概念,探讨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的中译本和日译本在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时对异文化交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