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身体美学的概念是美国理查德·舒斯特曼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他的"身体美学"理论和中国古典哲学强调的"身心合一"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兼容的。本文从身体美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古典志人小说《世说新语》,以探讨魏晋士人体现的身体意识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王维的《山居秋暝》及其五个英译本为透视焦点,从中国禅宗与西方身体美学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的解读。为了展现出中国与西方、古代与现代之间的跨文化联系与阐释,本文以"非二元性"为基础强调了中国禅宗与身体美学理论之间的共同性。在文中,"非二元性"不仅指对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概念(例如动/静、内/外、主体/客体、身体/精神、人/自然这些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已阐明的概念)的超越,也指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相互超越。本文把文本翻译的过程看作是一种跨文化的媒介交互作用的模式,这种话语模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口头与书面话语。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承载着西方文化的价值观通过社交媒体传到中国,使中国人的思维与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这意味着中国文化特征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西方女性的身体意象也会对中国现代女性的身体意象产生较大影响,其中社交媒体的作用不容忽视,使现代中国女性的身体意象较之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当代女性创作,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创作,以集群的方式展示出道家生态思想的和谐之美。女作家在"物我齐一"的生态情怀、守愚为智的生态人格,以及"见素抱朴"的生态伦理等三个向度上对道家生态思想的传承和哲学思考,不仅显示了女作家对传统道家文化的回溯和坚守,构建了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相融、人与人平等互爱的传统美学基础上的生态乌托邦,而且女作家通过自己的创作反过来阐释、丰富了道家文化的内涵,赋予道家思想与时俱进的现代意义,显示了道家文化与新时期女性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宗白华对传统美学进行现代化理论阐释时,浸透着浓厚的庄子哲学。通过对具体艺术形式的美学分析,中国古代艺术在循着由"空"而"实"、由"静"而"动"、由"有序"而"无序"的美学构建过程中,彰显了庄子"心斋""自然"和"缘督以为经"的哲学精神。宗白华的"散步式"阐释对中国传统美学和庄子哲学的现代化发展都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焘 《文化学刊》2014,(5):21-25
叶朗的《美在意象》吸收了中国古典美学、西方现当代美学理论资源,将"意象"提炼出来作为美学的核心概念,并与中国哲学的境界思想结合而成一自足的体系。这个体系在美学的基本理论层面突破了重物不重心的"反映论"窠臼,贯彻了叶朗长期以来提倡的"从朱光潜、宗白华接着讲",也为进一步的美学基本理论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谢海云 《职业圈》2006,(8):20-22
刚当上新娘的女性都有一个体会:结婚真累人。因为在美满婚礼背后,有太多的事要做,美容化妆、拍婚纱照、预订酒店、婚礼仪式……还有许多人不知道婚纱如何选择,饰品如何搭配,新房如何布置。济南女孩刘桐独具慧眼,选择做“新娘秘书”,专为人处理婚事中的各种繁琐事。在新娘们得到美丽和幸福的同时,她也赚到了大把钞票。"赚800元小费,发现一座“金矿”刘桐是个美丽可爱的济南女孩,今年26岁。她自幼喜欢画画,2003年从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又根据自身情况到韩国学习美容美发,回国后在北京一家著名影楼做化妆师。2004年8月的一天,一位叫李霏的时装…  相似文献   

8.
针对章启群先生把"《庄子》美学"作为悖论的问题,本文将为庄子美学的合法性进行辩护。首先,本文采用了彭富春"无原则批判"的方法,以此划分庄子美学的四个边界。其次,本文辨析了庄子关于美的言说,以此揭示庄子美学的诗意性。然后,本文立足于庄子自身的道,澄清了庄子美学的合法性问题。最后,本文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庄子美学的可能道路。由此,本文得出结论:庄子美学非悖论。即使庄子美学存在章启群先生所谓的悖论,作为悖论的"《庄子》美学"也反映了庄子美学的真相。  相似文献   

9.
在尼采早期思想中,"醉"专指酒神状态;而到了后期,他的"醉"内涵则包含了日神状态和酒神状态,把"醉"看作最基本的审美情绪。尼采所强调的"醉",是人的本能欲望的展示。他的以"醉"来拯救生命的美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便通过对醉的类别,成因、本质的浅析,探究他的生命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生态美学研究基本上使用的是西方环境美学的话语,与中国文化有着某些不兼容的弊端,所以紧迫的问题是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探索。中国古代是一种"生生"为其核心、以"天人之和"、阴阳相生"为其背景的"中和论生态与生命美学,几乎渗透于儒释道等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也渗透于绘画、音乐、诗学、建筑与民间艺术的各个方面,构成相异于西方古代实体论哲学与形式论美学的理论风貌,具有特殊的价值意义。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有着更强的文化自觉,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宝贵的中和论生态与生命美学,并在与西方生态文化的对话交流中建设新的生态哲学与美学形态,使之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塑造的美狄亚这一女性形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她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觉醒的女性形象。她的被弃意味着在社会与文化双重压迫下,女性面临着生存的困境。她的复仇意味着在困境中她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奋起抗争,从而实现了对现存社会与文化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12.
婚礼的变迁     
结婚向来被中国人视为终身大事,因此,无论哪个时代,新人们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值得纪念的婚礼。伴随中国政治环境、经济条件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婚礼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国营企业一统天下的时代,几乎很少有婚纱照;80年代随着彩色胶卷的流行,照相馆开始增设婚纱照;90年代开始影楼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暴利激化了竞争,互相压价之风日烈,影楼出现倒闭现象。婚房中的三大件由五六十年代的半导体收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美学讲究生命的和谐共生,因此,儒家的"中和"思想在中国美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生命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的和谐;人类自我身心的和谐等方面阐述了"中和"美学思想在各个领域中所发挥的价值,以及其在当今中国社会中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通过对"王娇蕊"这一形象的描画,肯定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女性意识在"社会层面""自然层面"和"文化层面"这三个维度的觉醒,突显出张爱玲本人的女性意识。但与此同时,也较为冷静地审视了当时女性意识的局限性,即在男权社会下女人依附男人的劣根性尚存,女性的心理痼疾并没有根本祛除,女性自身观念和行为仍需再定义、再提升,这对于中国女性意识研究尤其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女性意识的研究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红颜写作"是2010年诗歌评论家李少君、张德明提出的诗歌概念,用来指代博客时代的女性诗歌潮流。从诗歌现象的出现到引发争议,从回溯词源到全新意涵的阐释,这样的命名似乎呈现了悖论特征。诗人的身份认同和批评家的学术评价共同阐释着"新红颜写作"的诗学特征与美学倾向,这种诗歌样式本身也推动了21世纪诗歌运动的发展,展现了更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近代日本作为输入西方美学的"中间人"对中国美学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日源新语的影响为最甚。本文主要论述日源新语对王国维美学话语转换的影响。王国维接纳日源美学新词汇、新概念为前提,积极倡导美学作为独立学科进入中国现代新兴学科体系和知识系统。同时利用日源新词汇传播美学新概念,借以表达美学新思想,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内在精神结构添加了学理选择和判断的诸多内涵。  相似文献   

17.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二孩政策的开放,女性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被问及一些婚育信息,个别单位刻意把女性的入职门槛提高。我国出台了招聘时禁止询问婚育情况的政策,这对于女性大学生就业具有潜在的影响。通过分析婚育情况"保密"政策的影响,分析女性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提出促进女性大学生就业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促进婚育情况"保密"政策落实的同时减轻女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8.
王弼的《周易注》中的"通感"论既有象数上的作用,也蕴含了美学的思想。他通过阐释《咸》卦的《卦辞》,将"虚"与"情"结合,以达到一种感悟式理解;阐释《彖》传,通过爻所显示的抽象的位置与所蕴含的义理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种体认式的情感。在《周易略例》中也用了相同的思想说明其解《易》体例。在此,达到了"情的识化"与"识的情化",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尽管表现抽象,但在含义上却极为丰富,生动而活泼的,紧密结合的具有天然美感的美学世界。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促进了女性对身体话语权的追求,继而推动了两性平等建构的社会阶层的实质性改良。曾获布克文学奖的《逃离》,是爱丽丝·门罗的著名短篇集,其揭示和展现了女性在追求主体自由时的困境。女性主义视角对《逃离》中女性形象和女性命运的中译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其哲学(美学)的现代性开拓,更是一种对存在论哲学(美学)的思考和建构。首先,通过艺术生命化方式,王国维实现了对"第一义"的追询,完成了其生命哲学(美学)的现代性创构。其次,王国维的生命本体论的价值归宿是"境界",在生命存在状态和艺术哲学形态上,"境界"和海德格尔的"栖居"互文见义、彼此印证。这是因为,"境界"和"栖居"都源于"天人合一"哲思,为人的生存确立了终极性价值依据;而且,两者都呈现出特定的艺术哲学和文化诗学意味:诗意的栖居赋予人的存在以超越性意义,人的生命则在"天人合一"境界中得以审美化生存。不过,两者所体现出的"主体间性"表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与诗学观并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再现,而是现代性意义上的重构与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