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以王维的《山居秋暝》及其五个英译本为透视焦点,从中国禅宗与西方身体美学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的解读。为了展现出中国与西方、古代与现代之间的跨文化联系与阐释,本文以"非二元性"为基础强调了中国禅宗与身体美学理论之间的共同性。在文中,"非二元性"不仅指对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概念(例如动/静、内/外、主体/客体、身体/精神、人/自然这些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已阐明的概念)的超越,也指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相互超越。本文把文本翻译的过程看作是一种跨文化的媒介交互作用的模式,这种话语模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口头与书面话语。  相似文献   

2.
孙焘 《文化学刊》2014,(5):21-25
叶朗的《美在意象》吸收了中国古典美学、西方现当代美学理论资源,将"意象"提炼出来作为美学的核心概念,并与中国哲学的境界思想结合而成一自足的体系。这个体系在美学的基本理论层面突破了重物不重心的"反映论"窠臼,贯彻了叶朗长期以来提倡的"从朱光潜、宗白华接着讲",也为进一步的美学基本理论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陈睿姣 《文化学刊》2013,(4):106-110
拍摄婚纱照被看作是自由恋爱的标志。女性通过华丽的婚纱,曼妙多姿的体态,吸引观者"凝视"的目光,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着女性地位和隐形话语权的提升。但是在消费社会"美"的标准下,女性试图通过身体技术来实现"上相"的美学价值,由此又陷入了"美学神话"的怪圈。本文试从婚纱照中女性的身体转向,揭示其背后蕴含的权利关系。  相似文献   

4.
"气"作为哲学概念如何可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与文化形态的歧异主要基于思想范畴的不同.气是中国思想史主干范畴之一,气在甲骨文中已出现,至迟在西周晚期已升华为哲学概念.王充气论标志着中国古典气论已臻于系统化阶段,气论彰显出的泛生命性、泛伦理性、经验性和前逻辑性四大哲学特质,实际上代表着中国古典哲学范畴的一般性质.张载"一物两体"等哲学命题的出现,标志着古典气论哲学思辩性的空前增强.严复运用西方逻辑学知识对中国古典气论进行了"全盘西化"的改造,古典气论中的四大哲学缺欠终于得到了具有哲学意义的超越.但是,气一直未升华为西方哲学意义上的"纯粹概念",气范畴从未获得"绝对的纯粹形式"."哲学概念在中国"普遍意义上的哲学概念在中国传统学术中寻找不到,"中国哲学概念"的正当性问题是一个值得学术界关注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为近代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之间存在的关联问题一直是哲学界探讨的焦点。从哲学的概念来看,哲学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两部分,人类思维解决的是理论哲学的问题,而人类存在本身解决的是实践哲学的问题。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将"身体问题"作为现象学的首要课题,并且认为身体问题是语言哲学的根本,是研究哲学问题的根本,随之诞生的"身体哲学""肉身哲学"成为英美哲学的主要范式。人的身体是直观接受和感触世界存在的媒体,基于"身体哲学"研究大学体育训练的开展价值,对科学提高大学生体育训练的成效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女多难的“身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一长文的节录。主要是以女性主义在中国行就百年多的历史为观照对象 ,并将视点聚集于中国妇女的“身体”言说 :剖析其间的权力关系 ,探讨知识的灌输、传播 ,及社会历史处境的变化与女性争取权力的互动 ;以求从“身体”之概念反思主体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近代日本作为输入西方美学的"中间人"对中国美学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日源新语的影响为最甚。本文主要论述日源新语对王国维美学话语转换的影响。王国维接纳日源美学新词汇、新概念为前提,积极倡导美学作为独立学科进入中国现代新兴学科体系和知识系统。同时利用日源新词汇传播美学新概念,借以表达美学新思想,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内在精神结构添加了学理选择和判断的诸多内涵。  相似文献   

8.
浪漫主义与真善美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两个经典命题。毛泽东的诗词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达到了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高度,并且能够完美的契合在一起,其契合点是"真情"。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古典园林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在历史不断发展中,中国古典园林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气质与特征,使得人与自然、人与艺术和谐相处这一理念得到深刻的体现。深入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可以从其美学意蕴角度出发做一些深入的探讨,以挖掘出中国古典园林中蕴含的现代价值,使中国古典园林在新时期得到发扬光大。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推崇的是小中见大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领域的重镇和"热点",中国(本土)美学研究至今已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全面崛兴阶段,其基本特点是利用西方美学的理论资源和概念体系对中国美学进行整体的或断代的解读与研究,出现了一大批至今仍居于重要学术地位的研究成果.总的来看,这一阶段的研究尽管以西方美学为理论资源和概念参照,但已经开始显露出了一种回归本土美学的学术意识和趋势.二是90年代以来逐步兴起的中国审美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创新意识产生得很早,在秦汉典籍之中就可以见到大量的文字记载。千古以来,这种创新意识在政治、人生、哲学、伦理、文学等人文层面展开,其表现富于美学意味。中国古代的创新意识丰富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内涵,它昭示了中国古典美学具有一种奋发进取、刚健有为的精神;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特质;永在追求、永怀希望的理想色彩。虽然各种思想派别在创新问题上的价值取向各异,但从总体上看,中国人绝不保守倒退、抱残守缺,而是主张温故知新、吐故纳新。然而也必须承认,中国人在科技层面上创新意识相对薄弱,这与人文层面上创新意识的强劲有力恰恰形成鲜明对照,这也给中国古典美学带来了特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老子哲学、美学是一种立象观道的人生态度。相对于可读(解)的名,老子眷注于一种可静观的象。本文立足于象的本体自觉,揭示古典意象理论尚象特征的价值根源。老子哲学、美学与中国古典意象说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价值关联而不是理性对应。意象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根源于老子哲学、美学价值祈求的影响。在此种影响下,古典意象终于走出认知理性框架,祗向于对境界的瞩目。  相似文献   

13.
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推出了中国古代圣贤的理性思考方法,这种方法让日常生活超越了物质的表象,摆脱了世俗性,获得了审美的意义。这种理性的方法,与西方古典美学看待世界的方法一致。与此同时,林语堂凸显了日常生活琐碎的"非日常性",用感性意义成就了日常生活的美学维度,因而《生活的艺术》又拥有了西方现代美学看待世界的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的心理基质杜奋嘉一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是一个魔圈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悲剧,是指广义的宽泛的美学范畴的悲剧,即指一切具有悲剧因素的文艺作品,当然,戏剧类的悲剧,本身就是最典型的悲剧,自然是研究的重点。翻开中国古典悲剧史,看到...  相似文献   

15.
"清"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核心范畴,本义是指水清,之后其含义逐渐复杂、丰富,逐渐体现在哲学、人、美学三方面。"清"含义发生变化主要是受到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其中人文因素主要表现在道家、儒家、佛禅三方面。笔者首先论述"清"的含义,并进一步论述"清"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及佛禅思想的关系,以期为理解"清"含义的丰富性及其原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美学的至上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美学往往并不满足于感性的形式美 ,而始终心存对于终极价值的强烈关注 ,将伦理实践、天地精神、刚健有为、真俗二谛、天理流行等大道至理作为超越形式美的大美来加以推崇加以追踪 ,中国古典美学的这种至上追求表现出显著的形上气质  相似文献   

17.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的概念源于德国的人文地理学。一直以来,德国对"文化景观"概念的研究和实践上的运用都在国际学术界处于重要的位置。概括来说,德国的文化景观的解读,一是源于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意义上的理解(不同于IUCN的"唯物主义"解读方式),二是基于本国工业化传统的对"工业景观"的推重。理解文化景观的德国解读,既是深刻理解这个概念的学术意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目前中国进行的文化景观的研究和世界遗产的申报都将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承载着西方文化的价值观通过社交媒体传到中国,使中国人的思维与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这意味着中国文化特征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西方女性的身体意象也会对中国现代女性的身体意象产生较大影响,其中社交媒体的作用不容忽视,使现代中国女性的身体意象较之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文献校勘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文献考证方法,不仅是"工具"与"手段",更是"审美方式"与"思维方式"。立足文献校勘基本理论,探讨古典诗歌和现代文学的校勘方法,揭示两者方法之间的异同,可以彰显文献校勘在文学方面的审美作用,进一步突出文献校勘的美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夫之是我国古典美学时期重要的总结人物,其美学理论十分丰富,尤其是其现量说中含有的"当下性""直感性""整体性"三种含义,与我国当代民族审美教育有很多契合点,对当代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王夫之"现量说"的美学内涵,以及"现量说"与当代民族审美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