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昆山台企中荣"8·2爆炸事故"发生后,传媒质疑、舆论批判、渎职追责、行政问责……让这座对台投资促进的"明星"城市,一时间形象颠覆。有舆论甚至称,改革开放三十年典型地区的"优等生",一夜之间荣誉"归零"。基于揭示真相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新闻使命,境内外众多媒体对"中荣事故"真相、事故责任、责任背后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持续关注和深入报道,表现出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敬业精神。但是,一些媒体报道的议题设置主次不  相似文献   

2.
鲁迅《文化偏至论》的旨归不是批判文化发展的偏至,而是通过中西"人"观念的交流确立"立人"的问题,但这并没引起学界关注。《文化偏至论》中西"人"之观念的交流和对话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机制中形成,它构建了鲁迅作为节点而体现的中西文学间的关系,规约了鲁迅进入文学,并对此后鲁迅的翻译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这种因观念而搭建中西文学间的关系被称为比较文学第三关系,透视《文化偏至论》所蕴含的第三关系,不仅可发现鲁迅进入文学的特殊性,也对比较文学学科范式研究的深入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文坛乃至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些质疑、批评、否定鲁迅的观点和文章,甚至诋毁鲁迅人品的局面,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文本用致孙乃修先生一封信的形式,以其著作《思想的毁灭——鲁迅传》为依据,从七个方面批驳了否定鲁迅的论点。对我们正确认识和研究鲁迅文学作品、思考当代学术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说是现代新儒家在开出新外王事业中所提出的一种代表性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肯定者认为此说从学理上根本解决了中西文化的融合问题,而批评者则质疑此说能否真正开出科学与民主,是否会成为旧的道德主义的翻版等。其实,坎陷说本身内含有一种仁智合一、由仁笼罩的逻辑结构,这是中国古人的一种传统思维形式。如果从这样一种思维结构出发来加以思考,庶几能够拨开迷雾,对这一问题得到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卮议“五个鲁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社会文化视野与社会生活中,之所以存在有文学家、思想家、民族魂的鲁迅,世俗生活中常人的自我鲁迅,被神化绑架劫持了的圣贤鲁迅,骂与论辩漩涡中的鲁迅,以及屡遭贬损诽谤被妖魔化的"五个鲁迅",既是历史的必然,同时也是由于不同视点、不同取向、不同的主旨目的进行过度诠释的结果。"旗手与民族魂"是一个民族精神之所在,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之所在。无论是谁,一当被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誉为"旗手与民族魂",他就已经不单纯是一个个体的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常人,而是一个凝结着民族智慧、民族正义与民族精神的伟人,一个不应神化、不可污损和诽谤的特定的文化符号。作为常人鲁迅无需捍卫,也捍卫不了,但是作为"旗手与民族魂"的鲁迅,还是要捍卫的。  相似文献   

6.
当下形成了对鲁迅全方位、多样态的贬损和亵渎。其主体均系所谓"知识分子"。大陆新儒家则系中坚者。其之所以如此,是因鲁迅妨碍他们拒斥自由民主,主张复古更化,建立儒教国家的政治诉求。而鲁迅通过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而实现"立人"的人之解放伟大战略也使得基于传统文化的民族自大狂们不满。中国当下知识分子站在权贵一边,鼓吹为奴的价值取向,借以谋求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这与鲁迅对知识分子的规范恰成反调。鲁迅与中国知识分子结怨甚深,不单挖掘了祖坟,而且预言了子孙。所以他们视鲁迅为仇雠。整个社会文化语境不变,贬损、亵渎鲁迅就会演变成为中国当下某些"知识分子"的"新常态"。其实,唱衰鲁迅,就是唱衰民族,乃是一种亡国之音。  相似文献   

7.
《吴宓日记续编》真实记录了吴宓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期间对鲁迅的接受历程,作者在政治化语境中所坚持的个人化阅读方式,形成了对时代流行"鲁迅接受"观念的理性审视,他的鲁迅阅读成为中国鲁迅接受史中的一道独特风景,为鲁迅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增长点。吴宓的"鲁迅接受"现象彰显了现代知识分子反思批判的精神特质,蕴含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冲突与融合的复杂关系,吴宓与鲁迅的文化理想在民族精神建构方面所表现出的异质同构性,对新世纪中国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8.
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问世20余年来,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取得的成就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面对这一现实,福山也对其"历史终结论"进行重新反思。我们也有必要对一些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准确定义政治合法性,客观认识"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9.
性别角色(Gender Roles)作为一个出现未久的社会学术语,在近来的中外学术界屡屡被人们使用和述及,渐渐成为一个人们所熟知和惯用的词汇。其实,围绕着性别角色及其相关问题而形成的"社会性别"这一学术话题,"已成为当代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究其原因,恐怕主要是因为这一学术术语及其所携带和包容的广阔内涵,能够为人们更加深入彻底地认识自身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切入点,从而被人们用来较为真实而全面地诠释和揭示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10.
"盛""衰"之辨是清初词学的重要话题,清初各词派围绕词史发展的"盛""衰",讨论了三个核心问题:南北宋何者为"最盛"?明代是否词的"中衰"时期?清初词坛之"盛"是否真正的"盛"?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各词派深化对词史的认识,也让他们在同一问题上展开思想交锋,促使他们对词的体性作进一步的思考,对清初词的创作作进一步的反思。这些"思考"和"反思"的结论在后代便成为新词学建构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的文化研究与反思出现了明显的转向,即从80年代的"文化热"到90年代的"国学热"。这一转向在历史研究领域直接引发了对中国近代史上激进主义的反思、批判与研究。学界对激进主义的相关研究,主要在四个方面展开:其一,分析激进主义的内涵、成因与学理。多数学者主张从政治与文化两个层面来把握激进主义的内涵,即政治激进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从社会心理、社会基础、政治文化危机等多个角度探索激进主义的成因;从本土文化资源与外来思想资源来梳理激进主义的生成谱系。其二,考察激进主义思潮的起缘与发展阶段。多数学者将近代中国的激进主义思潮溯源于戊戌时期,也有人认为激进主义思潮发端于20世纪初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其三,辨析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关系。在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关系中,研究者多注重二者之间的分歧与对立,或强调激进压倒保守,或主张保守压倒激进。持前说者多为激进主义的批判者,持后说者多为保守主义的批判者。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界越来越关注二者之间的共性,关注二者关系的复杂性。其四,对激进主义进行评价。对激进主义的反思与批评,构成了这一时期激进主义思潮研究的主旋律,而这一旋律同样引起了部分学者的批评。  相似文献   

12.
新年寄语     
《文化学刊》2011,(1):F0002-F0002,F0003
白驹过隙,瞬又一载。《文化学刊》一直秉持“以瞩目学术前沿创新使学界瞩目,因关注现实文化问题让社会关注”的办刊方略,以自己独特的视点,关注着社会,思考着人生。  相似文献   

13.
“竹内鲁迅”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其关于“鲁迅在本质上是个矛盾”的论说揭示出鲁迅与一切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共有的本质。“回心”是“竹内鲁迅”最重要的概念,可以作出多种解说。除了已有的成说外,也可以解说成鲁迅的自我心理解剖,他不断地向自我回归。“回心”体现出鲁迅的精神特质、人格魅力。“回心”的发现与发掘,成就了“竹内鲁迅”的高峰地位与不可替代性。“竹内鲁迅”对鲁迅作品的评价复杂而深刻。有些我们不能同意,但也有许多令我们感到耳目一新的深刻,促使我们自己对已有的论说重新思考。竹内好对鲁迅的亲和有着他本人方面的深因:同样在决不放弃自己的社会担当的同时,高度重视自己的人格自由与尊严,又都有着深刻的辩证思维,往往心有灵犀。  相似文献   

14.
一、"百家讲坛"的现行价值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传统历史文化长河里,流淌着上下五千年的智慧。但"百家讲坛"红火之前,《论语》、《庄子》、《史记》、《三国演义》、《资治通鉴》等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能有几人关注和解读?正是"百家讲坛"能集百家之言,形争鸣之势,在捧红一批自古以来低头做学问的专  相似文献   

15.
2019年9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外文局成立70周年致贺信。2020年9月4日,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贺信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中国外文局召开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国际传播机构建设”研讨会,总结一年来学习贯彻贺信精神的主要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明确进一步贯彻落实贺信精神的重点任务和主要工作。现将精彩发言汇编,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促进了人类数据化信息量的大爆发及其快速流动,这个过程难免掺杂虚假消息与不实言论。因此,互联网时代下外宣媒体重塑对华舆论生态的难度更大,挑战更多。展现大国自信,呈现真实的中国成为国际传播第一要务。近来,全球传媒业兴起了一股新闻打假浪潮,这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国际传播事业提供了全新视角。首先,杜绝假新闻,是全球新闻业的共同价值取向。其次,针对中国的歪曲与误读往往伴随着对中国事实的认知错误,需要我们以专业的新闻态度及操作手法展示真相,构建以真相为基石的中国话语体系。第三,新闻打假有利于媒体公信力的培育与品牌影响力的扩张,外宣媒体对真相的持续追求更易获得国外同行的赞誉。在实操层面,可建立"中国真相"数据库,并依托该数据库,在各大外宣媒体及其社交账号开设相关版面或栏目,重点针对涉华负面新闻进行深入剖析,紧跟热点,制作事实核查类信息资讯。同时借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及专业的第三方核查机构,更加高效地传播真实的中国。  相似文献   

17.
鲁迅之所以被称为"民族魂",主要的并不在于他对本民族的歌功颂德,而是恰恰在于他对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自省与挞伐,代表华夏民族作出了民族忏悔。然而自鲁迅以后,对于民族所遭受的种种苦难,我们至今少有从整个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高度进行反思,实施民族自我批判。一个民族的苦难,总不会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总有历史基因和民族文化基因在发生作用。实施民族自我批判的任务,政治家、历史家责无旁贷,但只有文学家才能将自己的眼光投向"草根",才能从众多个体命运看历史的走向和成败,才能将历史错误置于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上评析。我们民族有十分广大的人众曾陷于因拒绝思考而沦为安娜·阿伦特所说的"平庸的恶"中,所以我们需要民族整体性忏悔,如同德意志民族那样。  相似文献   

18.
正《文化学刊》创刊于2006年9月15日,至今已有10个年头。《文化学刊》以"继承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探索导引现代先进文化,构建和谐人文社会"为办刊主旨,以"创新·求是·争鸣·前沿"为办刊理念,以"瞩目学术前沿创新使学界瞩目,因关注重大理论问题让社会关注"为办刊方略。《文化学刊》自创刊伊始就时刻以"瞩目学术前沿创新使学界瞩目,因关注重  相似文献   

19.
李春林 《文化学刊》2013,(3):94-105
鲁迅盛赞索洛古勃是"死的赞美者"。鲁迅本人亦如此。两人都乐观地直面死亡,都能从形而上的本体论层面对死亡进行表现和思考;都认为死亡是对恶的抗争与终结;都将"死"视为追求自由和创造新天地的工具,视为"爱"的等价物;均通过死亡仪式的描写,强化死亡深藏的意义与功能。两人也都认识到死亡的负面意义;都用死亡描述和概括自己所处的专制社会的状态。两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索洛古勃的死亡观受到基督教和西方其他宗教及神话的深刻影响,鲁迅则更多地基于其生物学的人生观和进化论;索洛古勃对形而下的意义上的死亡的关注程度不如鲁迅;两人对待自杀的态度不同;在阐释死亡时对于先觉者与民众的关系的表现不同;探求死亡意义时彼岸此岸场域的立足不同;最大不同是鲁迅对于死亡始终持唯物主义的态度。鲁迅死亡观存在着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二律背反,正因此,他超越了索洛古勃。  相似文献   

20.
2019年9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外文局建局70周年致贺信。习总书记在贺信中向中国外文局提出了“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的奋斗目标。习总书记贺信为中国外文局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升自身水平和能力,统筹整合全国各方资源,服务满足全国各方对外宣传需求,引领带动全国外宣工作“走出去”,更好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中国,更好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开创外宣协作协调新局面,是贯彻落实总书记贺信的重要举措。下面我将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贺信精神,做好新时代外宣协作协调工作、持续提升外宣协作协调水平能力谈以下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