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唱导文是佛教唱导活动的底本或文字记录。笔者通过对萧纲《唱导文》所列举诸王并立时间进行考证,认为该文当作于普通五年(524)至普通六年(525)之间。该文不作于普通六年(525)以后,亦不当作于天监十五年(516),否则文章所述与史实不符,亦不符合梁武帝佛教活动状况及萧纲个人的认知水平。《唱导文》作于萧纲任雍州刺史时期这一结论,有助于了解此阶段与其文学理想并行发展的佛教信仰情况,以及佛教信仰对其文学理想形成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梁武帝多重社会角色的角度,分析了其崇佛心态的三个层次:既像普通民众一样希望通过奉佛来灭罪祈福,沉溺于积功累德、严守戒律以求将来胜果;又作为知识精英,理性地探研了《般若经》、《涅槃经》等大乘经典的义理;还有身为帝王,有意利用菩萨、菩萨戒等佛教资源来圣化自身形象、教化民众的功利考虑。梁武帝佛教信仰的三个层次,既交叉杂糅,又不无张力,从而呈现出复杂的面相。总体来看,帝王角色规范和主导了梁武帝的佛教信仰,使其难以超越现实事功的考虑。  相似文献   

3.
《西游补》是明末董说所作的《西游记》续书,作为晚明时期的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佛教世俗化的演变。董说利用佛教的梦幻观进行艺术构思,通过世俗化的行者形象体现出讽世与悟道并存的宗教内容,而这正凸显了佛教与儒、道二教的相互碰撞与融合。本文将从故事内容、行者形象、艺术构思三方面分析《西游补》的宗教内蕴。  相似文献   

4.
中国佛教是以菩萨信仰为核心的大乘佛教,佛菩萨的原始形象随传入中国而逐步本土化,尤其是观音信仰与大众的渐融而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至高神祗。自《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被译出后就备受信众尊崇与盛行,在中国被称为"诸经之王",经文中观世音菩萨的普门示现与救渡众生的大愿是大乘佛教中"六度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大乘菩萨六度思想中,"布施"思想位列其首,《普门品》主要体现了以观世音为核心的大乘菩萨"布施"的思想,观音慈悲布施救渡的思想,正是大乘佛教"救度"精神的体现者。  相似文献   

5.
正传播篇我们可以说日本高僧慧锷并非灵异人物,而是人,但他数度漂洋过海,为中日佛教文化的交流办了大事,正如日本的《本朝高僧传》所写:"禀性坚固,涉远不倦"。亲从五台来,欲向日本去,普门名号遍十方,何必绘像图归计。忽然舟不行,菩萨应无住。听其止而休,此货已成滞。一山名胜待师开,天下群瞻两足地。  相似文献   

6.
山东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体现了与之相关的北朝佛教造像的趋同风格,却又有不同于其它地区造像的特征和艺术风格,史学界称为“青州风格”。通过与青州周边相关的佛教造像的先后时期或同一时期的比较和分析,确认了青州风格界定的结论与形成的青州风格的内在原因。提出了青州佛教造像对隋唐时期的云门山、驼山石窟造像产生的重要影响。为揭示从魏晋与隋唐时期之间佛教造像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物证。  相似文献   

7.
张晶 《中国文化研究》2006,2(4):125-137
佛性论是佛教哲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佛教的发展中起着尤为突出的作用。从印度佛教时期到进入中土之后,佛性问题不仅在佛教内部,而且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对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的士大夫的精神世界、文学创作及审美情趣,都有深刻的渗。本文对佛性的内涵及其演变作了大概的描述,而着眼点则在于魏晋南北朝几位与佛教关系密切的著名文学家或艺术家,考察其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美学观念、命题与佛性论的关系,主要涉及的问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神“的美学思想和佛性的关系、“顿悟”和“神理”的佛性论根基以及“神思”论与佛性思想的因缘。  相似文献   

8.
《文化学刊》2011,(3):97-97
路遥在《文史哲》2010年第4期撰文指出,中国民间信仰历史悠久,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必要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土壤——中国传统社会中予以考察。中国传统社会早期并无独立的宗教。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其中国化与民间化的过程中,为民间信仰提供了新的神灵崇奉和仪式行为,提高了民间信仰的层次。  相似文献   

9.
《聊斋志异》之所以被称之为我国古代文言文作品的顶峰制作,不仅在于其故事叙述的曲折离奇,更在于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高深的艺术造诣。《聊斋志异》蕴含着极其丰富、复杂的宗教文化内涵,其中涉及佛教、道教、原始宗教、民间信仰等众多方面,范围广泛,内容丰富,风格自成一派,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唐代盛行西方净土信仰,西方净土变亦是敦煌石窟流行的造像题材之一。笔者从文本与图像的结合、图像组合与佛教义理的结合这两个角度入手,解析敦煌唐代西方净土变的功能,认为其具有追福孝亲、观像礼忏、表达佛教"十方三世"时空观三个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玄奘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宗师,在佛经的翻译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又与其高足窥基共同创建了法相唯识宗的佛教宗派,完成了中国唯识学的理论建构,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玄奘生于公元600年,卒于公元664年,据《旧唐书·方伎列传·玄奘传》记载:...  相似文献   

12.
普慧 《中国文化研究》2006,14(4):138-147
弥勒与弥陀信仰是整个中国佛教信仰体系中最为庞大的两个派别,二者均产生于大乘佛教兴起的时代,弥勒及其兜率天净土思想起源得更早一些,可能在原始大乘时期。从语源和语义考察,二者都吸收了上古波斯和印度对太阳、光明之神崇拜的文化原型。佛陀造像兴起之时,弥勒造像亦随之产生,并流行于西北印度、东北波斯、中亚及西域地区;而弥陀造像4世纪前无见于上述地区,4世纪以后却在中土兴盛起来。汉译佛典中专门宣讲弥陀及其西方净土的经典似比专门宣讲弥勒兜率净土的经典成熟得要早,两晋以后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摩尼教在福建的传播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尼教披着佛教和道教的外衣,在唐末、五代传入福建,与福建的民间信仰相结合,开始在下层民众之间流传。宋元时期,摩尼教取得合法地位,迅速崛起,盛极一时,但逐渐演变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宗教信仰。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迫害,摩尼教迅速走向衰亡,并最终融入白莲教的罗教。  相似文献   

14.
《文化学刊》2012,(3):60-60
孙建国在《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撰文指出,善恶因果报应把行为善恶与其祸福在自己身上统一起来,即使不愿意为善者也会在这种强大的道德压力面前产生道德自觉和行善的动力。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体现了”德福一致”的原则,对形成一种好的道德风尚具有很好的教化作用。当代社会突出表现为信仰的缺失与信仰的混乱。出现了旧的信仰的缺失与新的信仰尚未确立的断层,同时又存在着现代西方伦理信仰对中国传统伦理信仰冲击的局面,从而造成了伦理选择的困难以至于无所适从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张蔚 《文化交流》2014,(10):67-69
佛学在江南的传布与发展,深、广、远,尤其对唐末吴越以来的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在位于浙江省境内的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中,我以为明州(宁波)阿育王寺的几通遗存至今的唐宋碑刻,如《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宸奎阁碑》和《妙喜泉铭》颇能说明这一点。许多寺院的唐宋碑刻早已淹没在历史尘埃中,仅留下碑文使人空自叹息,遑论更多连碑文也未留下的了。《常住田碑》为唐碑,由万齐融撰,主要记录统治者赐予阿育王寺常住田的情况。本由徐峤之书写的原碑已毁,但因明州刺史于季友邀剡越间隐士范的重书,不但将经典又凝于坚石,让后人知悉本不载于史书的范的其人及其"天骨  相似文献   

16.
祁志浩 《文化学刊》2012,(6):177-180
"唐宋变革"论是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长期备受瞩目的重大课题之一。其成说既久,流变有加,影响不可谓不深。但回顾和总结一个世纪以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正如李华瑞教授在《"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一文中所说:"中国学界认识唐宋之际社会变动甚早.更不乏真知灼见。但始终没有从范式的角度特别关注唐宋的社会变革,即便有也是从五个社会形态理论出发把宋代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阶段加以认识”。《唐宋社会变革论纲》(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以下简称《论纲》)则恰是针对学术界的此种不足,试图从理论范式的角度给唐宋变革以全新的解释,可谓是一部极富张力的佳作。  相似文献   

17.
五代北宋国子监于显德二年至开宝五年完成了《经典释文序录》及十二经单经《释文》的刊刻工作,所刻单经《释文》与五代监刻群经经注本相配,其中《序录》刻于《周易释文》之前。北宋国子监于景德二年新刻《老》《庄》单注本,并为其附刻单书《释文》,至此五代以来国子监分批刊刻单经、单书《释文》的工作最终完成。景德二年以后,北宋国子监在单经、单书《释文》基础上整合编刻了整套三十卷本《经典释文》,南宋绍兴时国子监本即据以翻刻。附刻单经、单书《释文》随诸经、《老》《庄》单注本频繁传刻,成为北宋初至南宋中叶《释文》主流传刻方式。包括北宋汴京巾箱本、南宋严州本、温州本《仪礼》、南宋初金刻本《周礼》、尤袤藏宋本《春秋》三传及南宋国子监、抚州公使库、兴国军学所刻群经在内的两宋群经经注本普遍遵循五代北宋监刻群经旧式,于书末附刻单经《释文》。大多数现今可知的宋代单经《释文》刊本皆是附刻之本,在流传中与经注正文分离。南宋中后期,《释文》逐条附刻本逐渐成为新的主流传刻形式。单经附刻、整套单行、逐条附刻三种《释文》传刻方式在产生时间、传刻形式、文本质量上各不相同,共同构成了五代两宋《释文》传刻的复杂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田畯”一词,《诗》凡三见,曰《七月》、《甫田》、《大田》。三诗皆述农事,有套语“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毛传:“田畯,田大夫也。”郑笺:“……耕者之妇子,俱以晻来,至于南亩之中,其见田大夫,又为设酒食焉。”朱熹《诗集传》:“田畯,田大夫,劝农之官也。”清儒说《诗》者如姚际恒《诗经通论》、陈启源《毛诗稽古篇》、崔述《读风偶识》、胡承珙《毛诗后笺》、马瑞良《毛诗传笺通释》、陈奂《毛诗传疏》等,皆祖述毛传郑笺,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9.
佛教故事--中国五朝志怪小说的一个叙事源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 ,在弘法和传播的过程中 ,为了吸引和教化芸芸众生 ,允许宣讲者采用多种多样、灵活有效的形式、方法和法门 ,佛教把这些手段统称为“方便”2。佛教对这种“方便”极为重视 ,《法华文句》卷 3云 :“又方便者 ,门也 ;门名能通 ,通于所通 ,方便权略 ,皆是导引 ,为真实作门。真实得显 ,功由方便。”就是说 ,众生的度脱和对佛教真实根本的认识 ,其功劳都在于方便。离开了方便 ,佛教就无法向广大众生展示其诱人的魅力。然而 ,在佛教初期 (即小乘阶段 ) ,对“方便”的运用是有限制的。据说 ,佛陀及部派佛教时期的比丘 ,学习佛教教…  相似文献   

20.
晚清桐城派学者方宗诚之《春秋》学著作《春秋传正谊》,认为《春秋》是"天子之事","正名分"与"经世"乃为其用,此为《春秋经》之要旨,亦是他衡量三传之标杆。其撰作此文之目的,是要显经的"正谊",排除传的毒素。方宗诚受程、朱之学,其注解经书,以义理为主,所阐发之经义,多承儒家宗旨,本文亦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