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台山相传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受到佛教徒乃至民众广泛的信仰和崇拜,在唐宋时期尤为鼎盛。唐宋时期的《古清凉传》、《广清凉传》、《续清凉传》,是三部与佛教圣地五台山有关的佛教史书,被称为《清凉三传》,三传详细记载和描述了五台山文殊信仰。本文以《清凉三传》为本体,对文殊信仰的形成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佛教是以菩萨信仰为核心的大乘佛教,佛菩萨的原始形象随传入中国而逐步本土化,尤其是观音信仰与大众的渐融而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至高神祗。自《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被译出后就备受信众尊崇与盛行,在中国被称为"诸经之王",经文中观世音菩萨的普门示现与救渡众生的大愿是大乘佛教中"六度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大乘菩萨六度思想中,"布施"思想位列其首,《普门品》主要体现了以观世音为核心的大乘菩萨"布施"的思想,观音慈悲布施救渡的思想,正是大乘佛教"救度"精神的体现者。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梁武帝多重社会角色的角度,分析了其崇佛心态的三个层次:既像普通民众一样希望通过奉佛来灭罪祈福,沉溺于积功累德、严守戒律以求将来胜果;又作为知识精英,理性地探研了《般若经》、《涅槃经》等大乘经典的义理;还有身为帝王,有意利用菩萨、菩萨戒等佛教资源来圣化自身形象、教化民众的功利考虑。梁武帝佛教信仰的三个层次,既交叉杂糅,又不无张力,从而呈现出复杂的面相。总体来看,帝王角色规范和主导了梁武帝的佛教信仰,使其难以超越现实事功的考虑。  相似文献   

4.
《文化学刊》2012,(3):60-60
孙建国在《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撰文指出,善恶因果报应把行为善恶与其祸福在自己身上统一起来,即使不愿意为善者也会在这种强大的道德压力面前产生道德自觉和行善的动力。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体现了”德福一致”的原则,对形成一种好的道德风尚具有很好的教化作用。当代社会突出表现为信仰的缺失与信仰的混乱。出现了旧的信仰的缺失与新的信仰尚未确立的断层,同时又存在着现代西方伦理信仰对中国传统伦理信仰冲击的局面,从而造成了伦理选择的困难以至于无所适从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文化学刊》2011,(3):97-97
路遥在《文史哲》2010年第4期撰文指出,中国民间信仰历史悠久,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必要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土壤——中国传统社会中予以考察。中国传统社会早期并无独立的宗教。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其中国化与民间化的过程中,为民间信仰提供了新的神灵崇奉和仪式行为,提高了民间信仰的层次。  相似文献   

6.
晚明入教士大夫王徵的信仰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616年到1632年。这一阶段王徵的天主教思想以《畏天爱人极论》为代表,该文主旨在于以畏天爱人的思想来补充儒家思想的不足之处,此时天主教思想对于王徵而言是经世致用的思想工具;而从1634年到1644年,可以视为王徵信仰历程的第二个阶段,代表作有《仁会约》《祈请解罪启稿》以及《杜奥定先生东来渡海苦迹》,此时,王徵的天主教信仰已然转向了对灵魂救赎的渴望。由此可见,王徵的天主教信仰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是存在着一个逐渐加深的演变进程。  相似文献   

7.
普慧 《中国文化研究》2006,14(4):138-147
弥勒与弥陀信仰是整个中国佛教信仰体系中最为庞大的两个派别,二者均产生于大乘佛教兴起的时代,弥勒及其兜率天净土思想起源得更早一些,可能在原始大乘时期。从语源和语义考察,二者都吸收了上古波斯和印度对太阳、光明之神崇拜的文化原型。佛陀造像兴起之时,弥勒造像亦随之产生,并流行于西北印度、东北波斯、中亚及西域地区;而弥陀造像4世纪前无见于上述地区,4世纪以后却在中土兴盛起来。汉译佛典中专门宣讲弥陀及其西方净土的经典似比专门宣讲弥勒兜率净土的经典成熟得要早,两晋以后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伊家慧 《文化学刊》2015,(2):213-216
"人间佛教"是由太虚大师创立的佛教理论体系,经过多位高僧大德之发展后经由赵朴初先生弘扬壮大,为佛教顺应中国现当代社会发展潮流而生。"人间佛教"的理想是在人间建立如佛陀理想的世界,其具有美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物质生活、极高的文明素质、优越的生存质量。赵朴初所提倡的"人间佛教"精神贯穿其诗词,他以诗意的语言将这种社会理想和理想社会的深刻内涵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里以其诗词集《无尽意斋诗词选》为中心探析其"人间佛教"思想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上,我国介绍亚洲国家文学作品始于随佛经翻译过来的印度的一些传说、寓言、童话和民间故事。这些属于民间文学的作品穿插在各类佛经中,作为佛经教义的通俗佐证或用来神化释迦牟尼,是带佛教色彩的文学作品。那时中国的老百姓是当作佛教经典的一部分来接受,而不是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的。比如四五世纪有3个佛教徒译者分别译了印度诗人马鸣的长篇叙事诗《佛所行赞》就是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珍品图录》中公布了一篇题为《天主教教义》的文献,目录编者认为作者为“利玛窦”。本文对这篇文献的内容,作者做了初步研究,认为从内容上说此文不是天主教教义,而是传教士抄写的一篇佛教经文;从作者来看,也不是利玛窦,而很可能是入传传教士孟三德或麦安东。该文献长期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无人问津,但作者认为1999年该文献已由中国国家图书馆正式公布,不论作者是谁,以及该文如何传入中国国家图书馆,它在中国天主教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应引起学界注意,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张君秋先生诞生90周年,这位戏曲世家出身、后来成为中国京剧史上成就卓著的一代大师,他的艺术熏陶和启蒙,却是从河北梆子开始的。1990年,他在美国荣获终身艺术成就奖,并被林肯大学授予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河北梆子是清末民初时流行于全国的大剧种,许多京剧名家当年都学演过河北梆子。张君秋的母亲张秀琴,是早期河北梆子优秀演员,在田际云(响九霄)创办的北京玉成班里唱青衣。她扮相俊秀,嗓音清脆,对观众颇有号召力。1917年北京报界举办坤伶竞选,她获得第五名,百代唱片公司为她所唱《算粮》《打渔藏舟》《金水桥》《桑园会》等戏灌制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计划、系统地对外翻译出版我国优秀文学作品,外文出版社在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的指导下,于1954年、1956年和1958年先后制订了古典文学、五四文学对外翻译书目,1963年又在这个基础上制订了对外的《中国优秀古典文学作品出版规划》(草案)和《现代文学作品出版规划》(草案)。两个“规划”  相似文献   

13.
《金刚经》是佛教中一部影响极大的大乘佛教经典,其中心思想在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亦"无住生心"。它以中道"空"观为哲学基础,希望世人以"金刚"般锐利的智慧破除对于一切事物的执着,即无住于相、无住于尘、无住于空,进而达到"无上正觉"的菩提之心、清净之心与利他之心,亦佛心。"无住生心"对于现实生活也蕴涵了丰富的现实的人文意义。即不执于生活琐碎,摆脱物欲困扰,拒绝虚无,成为独立自主之人。"无住生心"为当代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安身立命之法。  相似文献   

14.
一将以下跨国界文学现象排列在一起,从中探究文学与时代、与社会、与人心即人性之关系,寻找文学在后文化时代亦即娱乐时代或许还有一点儿意义,这是我十几年前就开始思考的事情:在俄国,1862年屠格涅夫发表了代表作《父与子》,1863年车尔尼雪夫斯基发表了《怎么办》,《怎么办》还是铁窗文学成果。在中国,二十几年后梁启超发表论文,呼吁当时的文学人士以小说育"新民"。1911年12月及之后的10年———陈独秀著文疾呼,1911年以前出生之国人当死,1911年以后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七七年由国家出版局组织的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制订了整理和出版中国历代大作家全集的规划,笔者承担其中整理《李白全集》的任务。但由于此一项目的规模和难度较大,迟迟数年,未能落实。一九八二年三月我参加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本项目又列入全国古籍整理重点规划。同年全国唐代文学学会开成立会,我在大会发言,报告《李白全集》整理体例征求意见稿。一九八三年在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成立《李白全集》整理小组。接着杨庆华(署名杨桦)写成《〈李白全集编年校注〉整理情况》,发表于《唐代文学年鉴》一九八四年号。一九八六年,河北大学于天津成立古籍整理研究所,本项目改归该所。其后屡经波折,在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过程中结合教学、组织编写,终于写成全稿。现将整理《李白全集》所作的努力,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聊斋志异》之所以被称之为我国古代文言文作品的顶峰制作,不仅在于其故事叙述的曲折离奇,更在于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高深的艺术造诣。《聊斋志异》蕴含着极其丰富、复杂的宗教文化内涵,其中涉及佛教、道教、原始宗教、民间信仰等众多方面,范围广泛,内容丰富,风格自成一派,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语     
<正>在中国大陆,系统性的性理文学研究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至今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厚的成果。首先,在某些中国文学史和断代文学史的著作中有部分章节概述了宋元明理学家的文论和诗文创作情况,如刘扬忠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宋代卷)对"宋代理学诗"有所论及。其次,出现了一批研究理学与文学的关系、理学家诗文创作的专著,如马积高《宋明理学与文学》、韩经太《理学文化与文学思潮》、莫励锋《朱熹文学研究》、查洪德《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等。再次,在理学家  相似文献   

18.
1957年,《中国语文》杂志针对郑达汉等同志对高名凯先生的《普通语言学》和岑麒祥先生的《普通语言学》两书中有关社会习惯语或社会方言部分提出的不同意  相似文献   

19.
佛教故事--中国五朝志怪小说的一个叙事源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 ,在弘法和传播的过程中 ,为了吸引和教化芸芸众生 ,允许宣讲者采用多种多样、灵活有效的形式、方法和法门 ,佛教把这些手段统称为“方便”2。佛教对这种“方便”极为重视 ,《法华文句》卷 3云 :“又方便者 ,门也 ;门名能通 ,通于所通 ,方便权略 ,皆是导引 ,为真实作门。真实得显 ,功由方便。”就是说 ,众生的度脱和对佛教真实根本的认识 ,其功劳都在于方便。离开了方便 ,佛教就无法向广大众生展示其诱人的魅力。然而 ,在佛教初期 (即小乘阶段 ) ,对“方便”的运用是有限制的。据说 ,佛陀及部派佛教时期的比丘 ,学习佛教教…  相似文献   

20.
河北定州清真寺现存的《重建礼拜寺记》碑,题为元人所撰,长久以来,被当作珍贵的元代伊斯兰教文献而屡屡为学者所引用。本文在姚大力先生论点的基础上,从碑文中《古兰经》"三千六百余卷"之误只能出自《大明一统志》、碑阴题名所见回回人人名的特点不符合元代的状况、《重建礼拜寺记》碑与同寺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重修清真寺碑记》碑有密切关系,以及由元入明中国伊斯兰教的巨大变化的背景等几个方面综合考察,认为《重建礼拜寺记》并非元人所撰,而是出于明人之手。并推测其撰文的时间在《大明一统志》成书的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之后,具体说可能就是《重修清真寺碑记》的撰写年代——正德十六年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