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论述了即兴展现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核心特点及操作要求。要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即兴展现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师应注意营造师生互动的自我展现的课堂情景和气氛,以提高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自我表现与创新能力,从而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何维彦 《体育世界》2009,(12):23-24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把即兴展现教学模式的理论在体育游戏教学中加以探索性运用,实践证明,运用即兴展现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在体育游戏教学中的兴趣,增强自学自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还能拓展学生的兴趣空间。有益于学生树立终身热爱体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刘华 《精武》2014,(36):108-109
当前体育舞蹈在中国迅速发展,因为国家对体育高度重视以及体育自身的魅力,体育舞蹈逐步成为大学生积极参加的学习项目,目前体育舞蹈的教学应该运用人文关怀、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预防在体育舞蹈学习中的运动损伤,慎重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完善体育教学的制度,提升体育舞蹈的教学质量;通过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提高大学生舞蹈必修课程的教学成就。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全社会提升体育舞蹈教育的认知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享受体育舞蹈教育是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素质教育不断推进中体育舞蹈在学生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审美意识中的特有作用是其他学科不能取代的,体育舞蹈教育紧紧围绕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审美意识等核心,以全面培养学生体育舞蹈方面的兴趣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基础动力,向学生全面素质提升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5.
杨婷婷 《当代体育科技》2021,(7):119-120,124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注重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已经成为了各个高校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体育舞蹈形体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态美是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体育舞蹈形体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态美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和艺术修养,让学生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底蕴和修养。基于此,该文主要探究了高校体育舞蹈形体教学中体态美的有效训练措施,以期能够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艺术气质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法对维吾尔族乐舞在新疆师范大学健美操、体育舞蹈、街舞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维吾尔族乐舞为健美操创编增添舞蹈艺术新元素,提高了学生自编操的组织编排与完成质量;在体育舞蹈课程中增加维吾尔族乐舞学习内容,提高了摩登与拉丁两大舞系学生的基本技术完成质量、音乐表现力等;在街舞课程中学习维吾尔族乐舞,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7.
现代舞即兴课教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舞是一种具有反映现实,追求未来,不断创新风格的舞蹈。即兴课是舞蹈教学模式之一。两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现代教学风格、新的舞蹈教学方法。对现代舞即兴课课例的分析表明,现代舞即兴课可有效地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建议在体育舞蹈教学以及相关课程的教学中适当运用现代舞即兴课模式。  相似文献   

8.
从不同类型的体育舞蹈的特点、风格、表演性、欣赏性等角度,对数字幻境设计在体育舞蹈表演艺术中的运用进行探讨.通过数字幻境的设计与作品主题的融合,试图以一种全新的视觉方式展现体育舞蹈的风格,让数字幻境的背景直接体现体育舞蹈的表演性与剧场性的完美结合,带给观众一种富有想象力的剧场新风格,最终提高体育舞蹈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长治学院体育舞蹈专选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分析自我激活能力、制定学习计划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创编能力均存在相应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改善的方法和建议,对培养我校体育舞蹈专选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和能动性,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体育舞蹈教学训练中的音乐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因音乐素质较差影响了教学效果的现状,采用文献资料、观察、实验和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及舞蹈动作和音乐配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对乐曲旋律的理解和领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对学习掌握舞蹈动作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对表现体育舞蹈的风格特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认为体育舞蹈教学要特别注意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和文化艺术修养,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梳理,深入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与不足,为推动体育舞蹈在高校的发展以及培养出更多的体育舞蹈人才起到积极作用。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分别对“程序合作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模式”、“小群体教学模式”三种模式进行梳理,在教学中采用更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遵循体育舞蹈教学规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总结出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优势与弊端,归纳出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为更好地开展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提供理论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体育舞蹈创编中文化元素的融入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阐述了体育舞蹈创编中融入文化元素的原则,就如何在体育舞蹈创编中更合理的融入文化元素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我国体育舞蹈能够通过文化元素的融入进入世界舞台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校体育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现阶段农业院校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需求,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体育课程。课程凸显了新颖性、愉悦性和实用性,自主创编的《大学生哑铃韵律操》、《拉拉带操》和组编的《体育舞蹈》等特色课程内容,深受学生欢迎。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不但能促进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同时能使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谭玉群 《体育师友》2011,34(1):19-21
文章针对高中女生心理与生理发展的创新教学内容——爵士舞,通过三年的探索、实践与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爵士舞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爵士舞队形创编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的爵士舞队形创编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文化传承的理念”,该文针对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研究。强调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理念优化的重要性:体育舞蹈的“文化传承”,是中西方文化互促共进的发展需求,是传播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必要要求。分析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的理论优化应当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文化传承”的教学内容;二是构建“四个课堂”的教学模式;三是建立“双向运行”的管理体系。建议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的结构优化应当以“四个课堂”为切入点,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进一步丰富体育舞蹈的文化内涵,科学系统地整合教学与训练、课内与课外、普修与提高、校内与校外等方面,构建全面立体、供需平衡的教学模式,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舞蹈项目的发展,更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邸洁 《精武》2013,(18):69-70
体育舞蹈巧妙地融合了体育和艺术,有着运动和艺术的双重性,是一种非常优美的人体动态艺术。体育舞蹈的艺术灵魂是美,因而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使学生在增强体质和提升体育舞蹈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和精神成为了体育舞蹈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本文试图在分析体育舞蹈构成美学的因素,探索体育舞蹈教学和美感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进行美赢训练。  相似文献   

17.
高校艺术体操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创编能力培养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艺术体操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过硬的基本动作和创编能力,而“创编”能力就是一个艺术性的创作过程,具有自身的教学模式和特点。为了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应该加强“三基”教学,贯彻启发式教学,加强创编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培养创编能力打好基础,使学生能够脱离老师独立进行创编活动。  相似文献   

18.
汪军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1):59-60,22
对部分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全面分析及归纳总结,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三峡大学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8年教学实践与改革进行分析,对创新型体育舞蹈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高校体育舞蹈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社会对体育舞蹈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微课--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开始走入体育舞蹈的教学中。微课,不仅能够改善传统体育舞蹈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还能以高效、便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普通体育舞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大众体育舞蹈的创编与发展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大众体育舞蹈的概念进行界定,了解大众体育舞蹈的运动效果,探讨大众体育舞蹈的创编思路及其在高校的发展模式,为大众体育舞蹈的广泛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为从事体育舞蹈教练、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