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刚刚从小学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更是他们逐渐适应中学学习生活的非常重要的调节手段。我任初一班主任多年,在抓好课外体育活动工作实践中受益匪浅,也感到抓好课外体育活动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仅从抓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实  相似文献   

2.
曹俊香  卫国立 《精武》2012,(24):55-56
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课一起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个人体育爱好的重要途径。目前,世界各国在中学课外体育的发展上存在差异,本文主要研究中、日、美三国学校课外体育的发展现状,并对比分析了中、日、美三国课外体育活动体制上、组织形式上、活动内容上及课外体育活动作用上的差异。目的在于探讨中、日、美三国中学课外体育的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张洁  莫晓燕 《精武》2012,(8):54-56
本文以教育学、课程论、心理学、生理学、学校体育学等为理论支撑,从设计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建立良好的目标体系、内容和组织方法体系、评价与管理体系等方面,对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进行了理论设计,旨在建立一个可操作的,可测评的,可自建构的开放的课外体育活动方案。  相似文献   

4.
关于提高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质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就目前我市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作了一些调查,并结合我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实际,对如何提高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蔡旭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115-116
目的:为了解江苏省扬州中学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以备更好地培养与激发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方法:按年级进行抽样,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并从内外部归因分析影响江苏省扬州中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的因素。结果和结论:通过分析发现,能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占少数,同时表现出来动机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1986年6月至9月,我们对北京市、福建省、浙江省的31所中学,7750名学生(其中男生4650名,女生3100名)进行了有关课外体育活动问题的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中学开展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有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如团会、班会等).其中,学生兴趣最大的是课外体育活动,男生最兴趣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占被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学校体育正经历着重大的改革,其中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与方法是一项重要的战略课题。因此,本文将采取综合比较与专题比较相结合的方式,对若干国家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与特点进行比较,并从中总结一些规律性的材料,作为  相似文献   

8.
以文献法借鉴大学体育俱乐部的经验,结合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构以及调研的结果,从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以形式的价值、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形式的可行性因素来分析,探索河南省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形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正>一、普通寄宿制中学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近几年,大部分普通寄宿制中学都进行了课外体育活动形式改革,从效果来看,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积极作用。归纳有以下几种形式:(一)体育俱乐部组织形式根据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在充分尊重俱乐部自主操作管理的前提下,体育教师对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中受许多因素限制,其中有教材、教师及教法的原因,同时也有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不重视,管理不规范等原因。提出要发扬民族传统体育自身优势,并不断与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体育教学规律等因素相结合,这样才能构建出与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相适应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1.
"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体育普及的两种不同形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是社会主义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分别代表着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前后两种不同的体育普及形态。系统地认识和比较了“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形态特征,以及两种体育形态更替转换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细细咀嚼90年代后颁布的我国中小学体育大纲的话,就可以发现这样两个变化,其一是课程名称的变化,其二是对体育课程的规定、体育理念及课程标准的细化,也可以说是体育教育思想的变化。以体育目的———任务关系①为例来说明的话,“任务”(全面锻炼身体、掌握三基、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是执行者(学生)接受指令,并通过行动来完成“任务”,从而达到要求者(国家)的“目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也就是说,国家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属于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具体到学校体育的话,就形成了“增强体质”为主的体育教育观,进而形成以“…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状况的宏观把握,从文化学与哲学的视角切入,提出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应该在积极建设体育文化的基础上重视体育文明观念的树立。本研究揭示体育文明的内在机理着重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体育仲裁制度是我国体育纠纷解决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直处于缺位状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体育法》)修改背景下新增体育仲裁章的立法思路进行梳理。从现行的整个法律体系来看,我国体育仲裁立法主要有直接立法、授权立法和修改法律 3.种立法路径,而对比分析后,发现《体育法》新增体育仲裁章为我国初建体育仲裁制度的最优选择 ;并以此为前提,结合《体育法》的地位是体育基本法,认为作为《体育法》的内在组成部分之一的体育仲裁章,其地位是体育仲裁基本章 ;进而梳理了我国体育仲裁制度建设的立法思路,包括体育仲裁立法的指导思想、目标与路径、立法衔接、立法内容等,并对体育仲裁制度进行了初期设计,以建设独立的体育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15.
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少年体育是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体育关乎我国的综合竞争力.我国青少年体育面临着学校体育教育缺位与错位、社会责任相对缺乏、地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到位及环境舆论定位不准等问题.各级政府应强化青少年体育发展职能,把青少年体育切实纳入各级政府发展规划之中,强化政府职能,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健康观,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竞技体育解读与“竞技体育强国”探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强国”目标的对策,通过深刻剖析竞技体育,揭示“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整体运动成绩水平,首先取决于其运动人口的数量”的当代竞技体育的基本特征;“运动人口严重不足”是我国竞技体育存在的首要问题.通过对“体教结合”源自假问题和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剖析,论证我国微观举国体制的历史局限性,提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路径变革的框架.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由体育美学的视角审视阳光体育,从"阳光体育"的身体健康美,"阳光体育"的游戏运动美,"阳光体育"的精神品格美,"阳光体育"的人文和谐美等方面,研究探讨"阳光体育"的体育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8.
1985年,美国人类学者勃兰恰德(Kendall Blanchard)和切斯卡(Alyce Tayce Cheska)的著作《体育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Sport An Introduction,有人也翻译为《竞技人类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体育人类学这一学科体系的正式建立。该书是以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及历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从“运动制胜”到“运动致趣”向俗回转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运动技术学科的教材研究中,运动项目教材的建构以"运动制胜"为出发点,很少涉及运动兴趣培养和运动快乐获得问题,其原因是受早年竞技体育教学观和机械还原方法论的影响。基于运动项目教学理念的思考,对"运动制胜"与"运动致趣"的关系进行探讨。提出在当前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现实社会,除专业运动队外,均应在大体育观下以"运动致趣"作为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转俗成真"的运动项目教材研究要"向俗回转",建构适应多元教学目标需要和学以致用的教学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体育史学研究"间歇期"及发展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始的体育史学研究高潮,当今我国体育史学研究显得较为平静.本文通过对导致今后体育史学研究繁盛的因素从体育史学自身的因素、研究人员的因素和环境因素三方面进行了分析,说明目前我国体育史学所处的只是暂时的"间歇期",是面向新的环境、新的需要和它本身发展规律的整合期,是完善的全盛时期前的准备期,其稳健而持久的青年期已不遥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