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拳术”形式的起源,不少同志都归之于生产劳动,认为是原始狩猎生产的产物。笔者以为,“拳术”不是生产劳动的产物,而是军事活动的间接结果。其理由如下: 一、原始狩猎生产不可能产生“拳术”我国原始社会经历了采集、渔猎、农耕三种经济形态。以渔猎为主的生产方式,存在于旧石器中期至晚期(距今约10万-1万年)。重现原始狩猎生产形式是不现实的,但是,正如斯大林同志曾指出的那样,生产形式的变化,“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列宁主义问题》)因而通过旧石器时期生产工具的考察,可以大体推知那个时期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用来形容太极中的“求静”过程极为恰当。如果说,拳术都是动功,那么太极拳要求练拳时的“神寂体静”,其实就是一般人常说的“动中求静”。它说明动是因,静是果;动是手段,静是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刊5期《读〈这也是错体票吗〉》一文,引用了某一版本《唐宋八大家全集》中欧阳修的《和梅公仪尝花》诗句。且不说诗句内容如何,这“尝花”让人有所不解。找来此书一查,确实如此,后来再查目录,原来是正文排版出错,误把“尝茶”排成了“尝花”。本想作为为依据查检的书,结果又出新错误。出版机构的工  相似文献   

4.
【戟】为戈矛合体之兵,柄前安直刃以刺敌,旁有横刃亦可勾啄敌,具有勾刺的双重作用。周代大量戟的出土,说明戟在周时已广为使用。古籍所载“棘”即“戟”。《左传》载,“子都拔棘而逐”,此“棘”就是戟。《周礼·月令》说:“季秋习五戎。注,弓矢、殳、矛、戈、戟。”由此可知,戟为当时军队重要兵器之一。(图15 战国吕不韦戟)  相似文献   

5.
《精武》2008,(12):35-37
问:有人爱讲“拳无好坏”这句话。也有一些人认为这是一句套话,人云亦云,韩先生对此有什么看法?答:一二百年前的武术是否可称“拳无好坏”,我没做过研究。不便乱讲。大家都能看到的是如今的拳术已经与这句话渐行渐远,有很多拳术,99%的人练了不能打(指没有掌握基本的技击技能),如此不堪的拳术现状,怎么还能说“无好坏”?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八年,在南宁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的项目编排中,出现了把“翻子门鹰爪派拳术”与“鹰爪拳”统编为象形类拳术作以表演的情况,由于这一疏乎,给表演者,评判工作以至大会的组织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无独有偶,《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鹰爪拳”一条目(以下简称《条目》中又出现了这两种拳术混同的现象。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把两种技术风格截然不同的拳术误认为一种拳术,对此,笔者认为有再讨论的必要。一九八○年春,笔者作为河北省武术调查组的特邀人员,对保定地区武术的开展情况作了调查,并重点对雄县流传的翻子门鹰爪派拳术”作了较为详细的调查与研究(调  相似文献   

7.
“动静有常”。在我国有关战争、技击、拳术的名著中,无一不深刻地阐明“动”、“静”的内涵及其规律。《孙子》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三国的曹操概括为“处女示弱,脱兔往疾也”。成语“静如处女,动如脱兔”便源出于此。清朝王宗岳在《阴符枪谱》中,借用这句成语阐明枪法的原则。其它诸如南北少林武术中的“守如处女,出似脱兔”,“动如脱兔,瞥如飞鸿”,“静如处女瞥如鸿”之说,都同出此源。《孙子》还论及“击空虚”要“其疾如风”,“守”要“不动如山”。武术长拳十二型中“快如风”,“静如岳”的传  相似文献   

8.
李央:咱们的话题挺冒险,可能会触动围棋比较隐秘的方面。从今年5月开始,关于聂卫平“婚变”的消息不断,先是《王静自述与聂卫平婚变》,第一次公开了他们的“情感危机”;接着《羊城晚报·新闻周刊》在一篇叫《孔祥明在东京的日子》的报道里,第一次披露了他们正式离婚的新闻。让我吃惊的是,大家怎么这么关心这个话题? 李超:可能是“名人效应”吧,不过“炒作效应”也挺俗的。但听聂卫平说,他并没和王静离婚,离婚证明开了,但还没去办理手续,可能还有什么顾虑。  相似文献   

9.
“钓车”一词,《辞源》诠释为“钓具,有轮以缠络钓丝者。”说得通俗一点,即装有绕线轮的钓具,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轮竿”。轮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这在唐以来的不少诗文中都有记载。问题是,究竟是谁最早使用了“钓车”一词。 《辞源》在对“钓车”一词的诠释中,引用的是唐代陆龟蒙的《钓车篇》。近年来  相似文献   

10.
《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石单)传》:“日(石单)摔胡投何罗殿下”。唐·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摔胡,若今相僻、卧轮之类也。”《文选·卷十一·景福殿赋》:“僻脱承便,盖象戎兵。”唐·李善《注》引《汉书音义》云:“摔胡,若今相僻、卧轮之类。”孟康与《汉书音义》作者所说之意为  相似文献   

11.
体育频道里常听到一句广告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这句话挺抓人,每个游走在各种社会角色之间、为了生存与发展而身心俱疲的现代人,都能深深地体味到拥有“自己的舞台”有多么的重要。罗大佑在《现象七十二变》里唱道:清清楚楚写在你的脸上,你是个道道地地的聪明人,慌慌张张迈开你的脚步,你是个匆匆忙忙的现代人。越是处在社会某一范畴的高端,就越恐惧失去“自己的舞台”,因为这将意味着你可能失去你曾经拥有的一切。 从美国刚刚回到中国男篮的巴特尔,正面临着失去“自己的舞台”的危险。巴特尔去NBA这两年,是地地道道的“混”了两年,无论是在掘金队、马刺队还是在猛龙队,他都没有得到足够的上场时间来证明  相似文献   

12.
综阅近年多种武术杂志,发现个别作者在先后介绍某拳套路时,一再强调系有“剑仙”之称的已故武术家李景林所传。似有不提“剑仙”不足以突出他所介绍拳术套路之“正宗”与价值。众所周知:曾先后担任中央国术馆副馆长(1928—1930)、山东省国术馆馆长(1930—1931)之职的李景林能文善武,于中华武术之推广,身体力行,素以太极拳、太极剑、武当剑法、武当对剑闻名于世,有儒将之称。  相似文献   

13.
贾澎 《精武》2005,(5):38-39
清末武术家、和式太极拳创始人和兆元先生(1810—1890年)在其《耍拳论》中讲道:“太极拳用功之为‘耍拳’,此是吾和式太极拳独特之处。它取法老子自然之道,以柔克刚之论。”“耍拳”理论,是和式太极拳有别于六大太极拳流派之处的一种拳术方法理论,体现出和兆元祖师匠心独到之处。一个“耍”字,将孩童玩耍时自然之态展现眼前,为太极拳修炼者指出了一条由“招熟”到“懂劲”进而“阶及神明”状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马原年 《武当》2001,(1):16-18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以下简称《王论》),对各派太极拳爱好者来说,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其中有两句话,即“所向无敌”和“从心所欲”却被人忽略了。如何达到这两句话的境界,更少有人去研究。因此,我想就太极推手如何走向“所向无敌”之路,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将于9月发行的《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特种邮票,2702页介绍了其中第1图“商代龟甲”。现就第2图“汉代木牍”及作为古代档案保存形式的龟册、简册作些说明。 简是简牍的总称。<诗·小雅·出车》云:“岂不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之"五绝",非近体诗之五言绝句,乃乾隆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粉彩职贡图瓶"之精美绝伦也。"五绝"者:一绝:题材悠久意义重大(一)绘画中的"职贡图"何谓"职贡":职方之贡物。职方,官名,《周礼·夏官》有职方氏,掌天下地图,主四方职贡。《周礼·天官·大宰》载:"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牺牲、包茅之属),二曰嫔贡(皮帛之属),三曰器贡(宗庙之器),四曰币贡(绣帛),五曰材贡(木材),六曰货贡(珠贝自然之物),七曰服贡(祭服),八曰游贡(羽毛),九  相似文献   

17.
一、蹴鞠起源的几种说法的探讨中国古代的足球称为蹴鞠或蹋鞠。《汉书·枚乘传》颜师古注:蹴,足蹴之也;鞠以韦为之,中实以物,蹴鞠为戏乐也。”蹴鞠是古代一种用脚踢革制的实心的球的游戏。早在西汉杨雄的《法言》中就指出:“捖革为鞠”。还说在西汉时已踢革制的球了。这对于研究蹴鞠的起源是颇有关系的。蹴鞠的起源:过去多引用刘向的《别录》,他说:“蹴鞠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刘向是公元一世纪时人,他对蹴鞠的起源已不能做确定的说法,蹴鞠的产生就应该早于西汉前很久;以后的记载,多是引用他的“黄帝所作”的说法。如从《道藏》中辑出的《轩辕黄帝传》(此书无作者  相似文献   

18.
听课———是提高教学水平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作为一名好教师,应该懂得教学相长这一道理。古人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进一步说明了学无止境,教无定法的简单含意。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应不断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相互学习中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体育(术科)教学作为在特定环境下对学生进行体能教育的一门学科,且动中有“乱”、“乱”中有序,始终是有组织、有规律地进行。但在实际听课过程中,“体育课堂”似乎离我们时近时远,给听课带来很大不便(指没有通讯设备),那么,怎样听(看)体育课,这里我浅显地谈一…  相似文献   

19.
据《医疗保健体操》一文(参见210510)介绍,T7《武术》-3“拳术”表现的是太极拳,《中国集邮百科知识》关于T7《武术》-3“拳术”的描述也很宽泛,宄竟是哪一种拳术并没有给出结论。笔者比对一些专业书籍的描述,认为票图上表现的应是长拳。  相似文献   

20.
邢益 《武当》2023,(3):22-23
<正>“三害”,是形意拳入门必须要去除的三种弊端,这三种弊端不除,不说拳术不会提高,就连健康也会受到损害。其实不仅仅局限于形意拳,练习其他拳术要想拥有健康,也必须去除三害。三害指的是哪三种错误?一就是努气,二是拙力,三是挺胸提腹。努气也就是指气息没能自然沉于丹田,属于内功修养未入其门。此时的气息是积蓄于胸腔的,如果想要发力的话,只能用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