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非同步性发展视角下的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运动员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的视角,提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是其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的一种结果状态;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是基于非衡结构所形成的整体竞技能力水平而赋予的一种形象的概念表达或描述;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效应的优劣,同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的协同化程度高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竞技状态的属性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从运动员竞技子能力的发展视角,提出运动员竞技子能力的发展具有非同步性;竞技状态的实质是运动员各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所形成的一种竞技能力水平状态;竞技状态的3个发展阶段(形成、保持与消失)是由于运动员各竞技子能力的非同步性发展水平以及各子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呈现的3种不同的状态;竞技状态是运动员个体竞技能力水平的表征,具有鲜明的个体化属性.  相似文献   

3.
试论竞技训练中的非同步性特征及其训练学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体育访谈节目分析整理和逻辑分析法,提出了"非同步性特征"的概念,并指出"非同步性特征"在竞技训练中主要体现在运动员生长发育、训练适应、负荷后的恢复、负荷增加与成绩的提高以及运动员竞技子能力发展的非同步性等方面;进而基于"非同步性特征"提出了具体的训练学要求,即运动员选材中的"非同步性选择";运动训练目标的"非同步性设计";运动训练内容的"非同步性安排;运动训练绩效的"非同步性评价"以及通过"非同步性安排"达到"同步性效果".  相似文献   

4.
运动员参加专项比赛所需要的竞技能力由多个子能力构成,在训练中常常需要分别组织相应的练习去发展;而赛前则需要通过专门的安排和方法,将训练过程中分别得到发展和提高的竞技子能力组合成为完整、综合的专项竞技能力,以利于成功地参加比赛。赛前训练中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优化组合是参赛准备的一项重要原则。为此,要准确把握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注意在已有子能力发展水平上寻求最优组合效应,紧密围绕赛事日程安排组织好赛前训练。集体竞技项目参赛团队综合竞技能力的构建更要注意若干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5.
非竞技因素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影响主要是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影响着运动员现有竞技能力的临场发挥;另一方面影响着其竞技能力的提高。影响前者的外在因素主要有运动员对场地器材的熟悉程度,比赛的氛围和运动员的比赛经历。影响后者的外在因素主要有训练方法和手段、生活的竞技环境、环境对项目的认知以及高额的奖金因素。  相似文献   

6.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培养,应与各训练时期和阶段的训练任务、训练水平相吻合。训练水平的发展、竞技状态的形成及竞技能力的完善应围绕不同训练阶段的比赛进行实施。竞赛项目设置和竞赛规程的变化,对运动员竞技能力和水平发挥的稳定性以及连续作战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对赛程安排、项目设置、规则修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增加运动员的比赛次数,帮助运动员积累比赛经验,适应比赛的环境和压力,达到逐步提高竞技能力的目的;提醒教练员将竞赛规则变化作为动态把握项目规律变化的导向,关注规则变化对项目制胜因素的影响,不断打破并调整已有的认识和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7.
1 深刻理解认识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1.1 竞技篮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概念 即是运动员经先天遗传后天训练形成的运动员在竞技篮球大强度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指运动员在专项训练和比赛负荷下,最有效的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克服疲劳、高质量完成专项训练和比赛机能能力.它主要包括运动员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及与外界环境结合所表现出来的植物性与运动性神经系统机能能力;同时它受心理素质及意志品质等因素的影响.它是运动员能否在竞技篮球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竞技健美操中的体能是与竞技相关的体能,即运动员在健美操比赛中体力发挥的最大程度,是运动员经先天遗传与后天训练形成的在健美操训练中表现出来的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利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能训练的内容进行了研究。认为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表现力三个大方面。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在迅速发展,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运动的发展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在竞技体育中,非技术性和非能力生的因素对比赛的影响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中比赛时的心理因素的作用已被广大的教练员和体育科研人员认可。特别是作为体育运动之母的田径运动,因为现在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以及运动技术水平都相差无几,所以在比赛中临场时心理素质的稳定对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对能不能在比赛中战胜对手取得比赛胜利也具有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运动训练的核心问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上不去与我们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认识的偏差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个问题导致了我们的训练实践与比赛实际相脱离,使训练不能满足比赛的需要。论文首先阐述了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必要性,并从专项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和意识训练等四个方面重点对我国足球运动训练理论体系进行充实和完善,以促进我国足球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散打运动是一项非常激烈的对抗性竞技项目。战术是谋略,良好的战术意识的建立,是培养优秀散打运动员必备的先决条件。合理的战术训练,战术意识的培养以及灵活运用战术的能力,可以收到“制人而不制与人”,“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从多年训练实践的基础上,介绍了散打战术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竞技太极拳经过多年磨练,现在的发展状况是否合理化、规范化是本文研究重点。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对运动员训练、竞赛期间比赛成绩、难度动作完成质量及编排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发现:运动员对难度动作的把握水平整体提升,比赛中难度动作缺失一定区分度,对竞技太极拳的发展不利。应在高难度上加大创新力度。竞技太极拳的编排逐渐趋于合理化。  相似文献   

13.
冰雪运动教练员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及其培养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和训练科学化的竞争,更是教练员的竞争。认为冰雪运动教练员是优秀运动员的塑造者,是冬季竞技体育的研究者,是科学化训练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指出我国冬季竞技体育要有所作为,必须培养冰雪运动教练员具备优秀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提出冰雪运动教练员应具备的执教能力表现为专项训练能力、赛场指挥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和协作能力等;并从完善冰雪运动教练员的培养体系,构建科学化的冰雪运动教练员考核体系,鼓励冰雪运动教练员进行科学研究、创新性学习与交流等方面论述了冰雪运动教练员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跆拳道已经列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跆拳道是一项激烈的对抗运动,是一项以脚为主要进攻而得分的运动项目,在训练及比赛中产生损伤是在所难免的。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确保运动员科学、系统的训练及比赛,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跆拳道队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损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恢复及治疗措施,为提高训练水平预防运动损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版武术竞赛规则的修改实施,使武术套路比赛更加具有竞技性、可比性、观赏性,在武术比赛中指定高难度动作已成为整个套路的核心,其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成绩。文章运用资料统计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分析研究了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结合长期教学与训练的经验,指出竞技武术南拳套路比赛中难度动作发挥水平的高低是高水平运动员竞争的要点。现代武术运动竞赛的特点是运动员之间的技术水平比较接近,因此竞争更加激烈。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各运动队要根据各运动员的难度动作薄弱环节,通过科学调控有效地进行大运动量高强度训练,使运动员在比赛时能产生最佳模式,建立固定动作量化指标。同时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心理训练,形成适宜比赛的良好心理定势,就一定能在武术套路比赛的群雄逐鹿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多种科研方法,对辽宁省竞技游泳发展状况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掌握了辽宁省竞技游泳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找出了辽宁省竞技游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竞技游泳发展主要因素是前提条件因子和竞训影响因子。其发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以下几方面:选材工作缺乏科学性;对《年龄组游泳教学训练大纲》执行不利;缺乏一批有较高专业技能、实践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基层训练工作缺乏应有的效果检查、评估机制及对教练员的奖惩机制;人才培养过程的科学化程度较低等。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大学生体协从2009年起在武术套路竞赛中实行新规则,对长拳类项目难度进行评分,长拳类套路内容发生较大变化,训练强度随之增加。新规则一方面推动了高校武术竞技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规范化,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训练者无缘比赛,比赛者不训练"以及竞赛项目人数分布不均衡等现象。高职院校武术运动员在学校期间一般只能参加一次比赛,技术水平无法通过比赛得到积累提高,同时业余训练的不定时性和断断续续的特点使以难度为核心的武术训练产生很多困难。  相似文献   

18.
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宋广林  孙健 《体育学刊》2006,13(4):128-130
对中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世界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在增大,尤其女子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增大更为明显;而与世界相比中国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要小4~5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在田径运动训练和人才培养与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要加强科学训练,挖掘运动员的潜力,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19.
竞技体育训练的根本目的是使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创造佳绩 ,但往往事与愿违 ,“克拉克”现象经常发生 ,导致不少优秀运动员的成绩发挥率不高。重点分析大赛前运动员的训练准备 ,以期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以赛代练":我国运动训练界需要科学认识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赛代练"不是不练,而是通过高水平的比赛来完成训练不能完成的任务,如比赛经验、比赛心理和运动员的自信心等方面。"以赛代练法"实质上是"比赛训练法"中一种典型的高水平类型,也即正式比赛的类型。比赛固然重要,但不能替代训练,"以赛代练"不能"重赛轻练",比赛是发现训练问题的途径,训练是解决比赛问题的方法。"以赛代练"同样离不开训练规律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