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极拳十大文化元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成 《中华武术》2001,(3):50-53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这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许多人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不仅直接受益于她的健身功能,而且注意体验、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太极拳的文化研究逐渐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尤其在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中,已逐渐成为一个文化热点。易何看待太极拳的文化属性?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太极拳研究专家余功保先生。余功保先生是世界上第一本太极拳辞典的作者。  相似文献   

2.
刘嗣传 《武当》2001,(6):17-19
太极拳作为运用我国传统道家哲理、阴阳学说和五行八卦演变之法,结合人体内外运行规律,形成刚柔相济、动静相间的健身防卫的优秀武术拳种,现已形成独具东方特色的太极文化浪潮,波及漫衍当今世界各个角落。太极拳文化蔚为大观,既含有事物本质规律,又富有为人哲理、处世原则,更有优美的人体运动造型;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人解读不尽。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的太极文化为理论基础,结合古代养生术、技击术和中医理论形成的一个拳种。从文化到拳种,太极经历了几千年的历程;从文化到拳种,太极拳融摄了太多的民族性格和道德情趣。本文试图从温县的地理环境、地域文化特征和人文因素等方面分析太极拳形成的传统文化背景,揭示太极拳形成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中的礼法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以"哲拳"、"文化拳"而著称.太极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礼法文化的影响,处处体现以礼为先、以德为范、以敬为尊、以和为贵等礼法文化特征,彰显了人文精神、民族素养、民族心理和民族情绪.太极拳由俗而雅、由陋而精的发展历程,其外因是社会文化背景的转变,内因则是太极拳礼法文化使然.  相似文献   

5.
试论太极拳文化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历史背景和太极拳文化进行剖析,阐述了太极拳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时代背景的契合,论述了太极拳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太极拳文化在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华武术》2007,(2):21-21
古镇娄底位于湘中腹地,这里的发展一日千里。由于城市年轻,城市人口大多数由四方八面搬迁而来,使本土文化与外地文化迅速融合,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太极拳这一传统文化,这里过去很少流传,十五年前一经传入,就受到市民的欢迎。1996年12月26日,成立太极拳协会。十年来,协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现已成为全市群众体育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7.
杨义龙 《精武》2008,(12):8-8
作为一位廉洁奉公、业绩突出的公务员,一位“仁以为己任”、践行“文化第一”原则的太极拳家,杨义龙先生认为:“文化太极拳”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应是武术文化精英履行他们对武术爱好者的道义责任,并用自身有原则而非自利的言行,在武术界引起巨大的反响和效仿。通过武术文化的普及、推广,不同层次之间的互动、互惠,来共同维护传统武术的规范和道德,进而构建和谐、健康的武术环境。杨先生任哈尔滨市太极拳协会会长以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推广太极拳更广泛的应用性,他一直致力于完成太极拳文化由精英向大众的飞跃。他倡议的在政府公务员、社会大众、大中院校、中小学生中全面普及太极拳的推广形式,已得到了哈市社会各方面的认同与赞扬,在他与协会全体人员的精诚合作下,哈尔滨市太极拳的文化创造力再一次焕发了青春。该会“文化太极,与时俱进”的理念使更多的传习者切实收益,一如该会副会长战华亭先生所说:“文化太极是老少皆宜,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历史学、文化学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文化的产生、发展与太极拳的形成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太极拳运动的影响,以期帮助人们通过修炼太极拳,去感触人生哲学,去体悟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形、神一直是中国传统哲学、养生学和中医学讨论的重要命题,太极拳则继承了这一基本观点,用以指导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而太极拳所追求的"形神相生"、"形神统一"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模式实现了跨时代,跨地域的吻合,这也使得太极拳运动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无限的现代文化生机。在东方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相融合的转型时代,要想更好地传播与发展太极拳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在注重太极拳运动形式、技术特点传承的同时强调太极拳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研究传统太极拳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文内涵,这样才能将太极拳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当前社会促进太极拳全球化发展的文化动力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认为:推动太极拳国际化发展的社会文化动力可以分成三个方面来阐述,物质层次文化因素是太极拳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基础和物质前提;制度层次文化因素构成太极拳当代广泛发展的政策保降和外部推动力;精神层次文化因素则是太极拳空前发展的内在文化动力.这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合力--文化动力,促进了太极拳的全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的文化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太极拳文化理念与西方奥林匹克精神是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太极拳的文化理念主张"静"重视"养",奥林匹克运动理念主"动"重"畅"。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拳运动在当今世界上的广泛传播表明了中、西体育思想的互补和融合。这种融合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当代世界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补充和完善。太极拳以独特的运动形式和养生思想及自然、和谐的文化理念成为与当代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如何影响人类健康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阳刚的一面,同时也呈现出一种典型的阴性文化特质,而太极拳正是吸收了这种特质来追求人类健康的,并形成了具有柔以养身、静以养心、水以养德等阴性特质的太极拳健康文化。于身体而言,其追求柔以养身,体现在外柔内润、体柔通顺、周身轻灵等方面;于心理而言,其追求静以养心,体现在以缓入静、致虚守静、静则心安等方面;于社会适应而言,其追求水以养德,体现在美善如水、滴水穿石、水无常形等方面。对待阴性柔长的太极拳健康文化特质,既要肯定并发挥其对于健康促进的价值,又要警惕和规避其可能带来的风险与危害,唯此,才能使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3.
洪浩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11):F0002-F0002
太极拳养生思想是一个历史范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孕育的结果,太极拳思想受到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影响。“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明确提出了太极拳养生的价值取向。陈鑫将意、气、经络等理论融入太极拳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太极拳养生理论。在道家思想、儒家文化以及传统中医理论的影响作用下,太极养生思想逐步完善了养生理论与实践,形成了一个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的养生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和谐”文化及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不但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功效,而且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拳在传承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太极拳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必须加强太极拳文化的自身建设,加强太极拳与相关学科的渗透,加强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时加强太极拳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太极拳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实现太极拳文化的产业化、大众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 ,对消费社会中太极拳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文化遗产:太极拳的生存困境;文化符号:太极拳的消费价值;文化商品:太极拳的发展路径。研究认为:有"文化瑰宝"之誉的太极拳在消费社会中成了"文化遗产";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消费社会中太极拳的发展路径主要有:充分发掘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塑造技术与文化一体化的文化商品;太极拳演艺应加入更多的美学元素。  相似文献   

16.
引言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全世界太极拳爱好者约两亿人,而绝大多数是简化太极拳的练习者,对太极拳的精髓缺乏认知和继承。文化层面上,其传播过程中存在着误读和变异,使太极拳文化严重弱化。太极拳教学是太极拳继承与传播的载体,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太极拳运动的兴衰。本文立足现状,总结太极拳教学过程中主要的弊病,结合文献与教学经验提出了对策,期望为太极拳的优化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焦作太极拳的传播和推广以及太极拳产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借鉴其他体育项目的发展经验,分析了焦作太极拳文化产业化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从而为不断提升太极拳文化影响力,促进焦作经济、文化、体育和谐、健康、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华武术》2006,(4):3-13
2006年5月2~6日,由《中华武术》杂志和人民体育出版社推出的“中国武术大学堂”首期“太极拳名家讲堂”将在北京举行。 为了让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体全原汁原味的传统武术,认识哲理精深的太极文化,太极名家讲堂聘请太极拳主要流派著名代表人物亲自讲授,包括陈正雷、崔仲三乔松茂、马海龙、孙永田、和有禄。届时,参加太极拳名家讲堂的太极拳爱好者将和太极拳名家进行广泛而多元的互动和对话。强健身体,感受传统文化,太极拳爱好者们将和太极名家度过一个别具意义的“五一”黄金周。 为了让即将参加太极拳名家讲堂的学员快速增进拳艺,加深对太极文化的感悟,在太极拳名家讲堂开课之前,各流派太极拳主讲名家提前和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敞开心扉,展开交流,他们通过各自多年的习拳、练拳和传拳的丰富经历,深入浅出地介绍各流派太极拳的特点,实例印证太极拳的健身价值,讲述练好太极拳的要领,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发展走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健身文化价值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从文化学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梳理太极拳健身文化的发展脉络,探溯太极拳健身文化的价值取向。研究结果为,陈式太极拳成型,太极拳健身文化初露端倪;杨、武、吴、孙式太极拳定型,太极拳健身文化显见于世;太极拳健身文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整体、贵和持中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太极拳健康文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禹  姜娟 《中华武术》2005,(10):40-43
本文研究的是太极拳的“健康文化”。我们认为太极拳运动的“健康”包含了“健身”“健心”“养生”三个层次。因此,我们对课题的把握,一是抓住“健康”,二是紧扣“文化”,三是建立“系统”。目前没有人以“健康文化”为研究的切人点,也没有人建立了“太极拳健康文化系统”。我们的研究是奠基性的,它不仅可供有条件进行相当规模的科学测试做参考,而且它将同时给21世纪的太极拳运动带来有序的理性思考及对这份民族健康文化更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