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吴劲松  潘华山 《体育学刊》2003,10(2):112-114
运用影片拍摄及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中身体重心的运动轨迹,重心速度,位移等运动变化情况,同时证明,在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支撑技术对身体重心的运动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衔接技术原理及其训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背越式跳高运动学参数,构建了国内外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动作技术模型。借鉴力学理论,对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及其衔接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背越式跳高快速助跑起跳训练的练习手段。  相似文献   

3.
跳高起跳准备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明  闫洁 《体育学刊》2007,14(4):90-93
对索托马约尔等4名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的比赛技术录像和技术图片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背越式跳高的整个助跑过程所表现出的技术动作都是为完成良好的起跳做准备,所有的技术环节都直接影响运动员起跳效果。结合运动训练实践从运动员助跑节奏、倒三步起跳腿支撑、倒二步摆动腿支撑以及最后一步的起跳支撑4个方面对背越式跳高运动的起跳准备技术特点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总结出运动员采用步频型和步幅型、倾斜支撑型和屈腿支撑型等不同准备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技术是背越 式跳高的关键技术之一,弧线助跑技术的好坏、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成绩的提高。背越式跳高助跑技术的关键因素是助跑速度和弧形助跑路线。 一、选用合理的弧形助跑 路线很重要 大多数优秀运动员采用“丁”形助跑路线,这种助跑路线是由直线助跑转入到最后四步的弧线助跑,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速度,并且由直线转入弧线时能很自然地连贯起来,有助于保持和继续加快助跑速度,尤其倒数第二步能够充分利用弧线的特点,使身  相似文献   

5.
助跑是跳高技术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研究助跑技术,一定要把助跑和起跳以及过杆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从跳高全过程这个整体中来看助跑的作用和意义.针对目前大多数学生在背越式跳高助跑时出现的错误动作,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校田径队跳高运动员的训练和自己的实践,发现了助跑技术中的常见错误.探索性的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纠正方法。并证明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技术,采用合理的训练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背越式跳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一、外国教练员对跳高技术的一些观点 1.助跑: 日本跳高教练认为: 在背越式跳高技术中,助跑是十分重要的,在助跑最后四步时,眼睛不要看横竿,而要看远端的跳高柱,这样可以使身体自然内倾。背越式的助跑路线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人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是先垂直横竿跑,然后再跑进弧线部分。八木的助跑共跑十二步,她在前四步助跑时就已具备了起跳前的速度,跑中间四步时,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三维摄影对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阶段摆动腿的支撑与摆动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阶段摆动腿的支撑与摆动技术对身体重心的运动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背越式跳高助跑"曲率"与起跳技术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强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218-219,223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问世和不断改进及技术环节上的创新,在田径运动技术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弧线助跑和起跳是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后程2~3步助跑与起跳的有机衔接对强化起跳效果更为重要。研究助跑“曲率”与起跳衔接的关系,总结技术训练实践的经验并进行理论分析,以求达到更高的技术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校是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多年来,在学校业余田径训练中,经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在跳高项目训练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较好成绩。下面是自己多年来,背越式跳高训练的教练体会: 一、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步骤第一步,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初步建立正确动作观念,初步掌握起跳技术和原地模仿过杆动作。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掌握半程助跑起跳技术。初步掌握半程助跑与过杆技术。第三步,提高半程助跑与过杆技术。初步掌握全程助跑技术。第四步,提高全程助跑的准确性。掌握和改进跳高完整技术。第五步,提高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能力。提  相似文献   

10.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技术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技术之一,弧线助跑技术的好坏、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成绩的提高。背越式跳高助跑技术的关键因素是助跑速度和弧形助跑路线。  相似文献   

11.
选取李玲在2008年全国田径大奖赛萧山站女子撑竿跳高决赛4.45m夺冠时的比赛录像,运用德国SIMI Mo-tion影像解析系统进行分析,并与国内外优秀撑竿跳高运动员技术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李玲的最后两步助跑,倒2步步长偏短,且其倒1步比倒2步步长长,出现了"拉大步"现象。②李玲起跳时上手握点地面投影点和起跳点的间距较大,与现代撑竿跳高的技术要求略有偏差。③起跳的腾起角度、竿弦与地面的夹角较小,已达到世界级优秀运动员水平。④起跳时间偏长,插穴时间过早,与"自由起跳"技术尚有差距。⑤起跳步水平速度损失、垂直速度增加都较小,是比较合理的起跳技术,但最后两步助跑的水平速度不够。  相似文献   

12.
1前言跳高助跑最后一步放脚技术包括摆动腿放脚和起跳腿放脚技术。摆动腿放脚技术对最后一步助跑速度的保持和发挥以及起跳时的身体姿态都有一定的影响。而起跳腿的放脚技术对于是否能以合理的动作落地起跳以及能否获得良好的起跳效果都将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对当前我国优秀男子  相似文献   

13.
掷铁饼技术的关键是最后用力技术,而左侧支撑技术更是其中的难点。本文旨在探究左侧支撑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做好左侧支撑的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14.
跳远助跑最后2步步长变化对起跳诸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跳远后 2步的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 ,以揭示后 2步步差数大小对起跳诸因素的的影响 ,从而找出助跑最后 2步步差数的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15.
刘朝辉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4):44-45,49
起跳技术是跆拳道运动员获得腾空高度的关键。利用运动学方法对起跳技术的下蹲和蹬离两个阶段的技术动作以及起跳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运动力学分析;对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参数进行了解析,结果显示:体重、蹬离角、蹬离垂直起跳时间、地面垂直作用力和髋、膝、踝三关节的控制和柔韧性等因素对跆拳道起跳技术有显著影响。最后,给出了提高跆拳道运动员起跳技术质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及其基本特征,分析了其结构的特征:体育竞技表演、体育技术训练、体育社会化服务以及体育康复活动等,指明了其基本关系和特征;揭示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指出了其可能的发展趋势。结果认为,广东省高校体育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高校体育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东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分析法等方法对前腿侧踹的技术分析与教学训练进行研究,结论认为:①前腿侧踹技术结构由提膝、展髋、踹击的构成同时需要上体、头部、两臂姿势和身体平衡的协调配合;②前腿侧踹技术教学主要包括教学、讲解、练习、纠正、改进、提高等主要环节;③前腿侧踹技术训练课中主要包括空击、沙袋训练、击靶训练、辅助训练、攻防训练等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年对青少年运动员跳远教学与训练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出跳远技术中助跑与起跳的衔接——助跑最后一步的技术特征及其重要性,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在跳远教学中对这一技术的训练手段和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卡普里亚蒂2002年澳网1/4和1/2决赛技术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纪斯超 《体育科学研究》2003,7(3):100-101,109
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对卡普里亚蒂在澳网两场决赛的技术统计,参考有关资料和卡普里亚蒂其它多场比赛的表现,比较分析了卡普里亚蒂的技术特点,为我国网球运动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