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收藏》2016,(7)
正辽代三彩器,是指辽朝继唐三彩之后烧制和使用的一种低温铅釉多彩陶瓷。从科学角度分析,唐三彩并不属于真正的瓷器,而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其釉色也并不以三为限,而是概言多彩之义。所以,所谓唐三彩和辽三彩,都不属于科学意义上的概念,只是一个历史上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名称而已。辽三彩对唐三彩有继承的一面,又有创新的一面。所谓继承,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6,(19)
正内蒙古通辽市博物馆藏有一批辽代陶瓷,其中不乏精品,如三彩摩羯壶、三彩瓷枕、白瓷佛等,现撮要介绍如下:辽三彩摩羯壶出主于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宝康乡核心窝村(图1)。壶高21.5厘米。陶胎,施黄、绿、白三彩釉,色彩鲜艳浓厚。为龙首鱼身,鱼卧于仰莲座上,通体浮雕鱼鳞,呈U字形昂首翘尾,鱼腹部生双翼,口含宝珠。鱼嘴中空为流,龙角后有注水口,翼与尾之间以梁相连成执柄,昂首展翅摆尾,似有奋飞之  相似文献   

3.
三、绿釉陶瓷绿釉是以铜为着色剂,以铅化合物为基本助溶剂的陶瓷传统釉色之一。汉代烧制的釉陶中即已出现铅绿釉。据目前所发表的资料统计,唐宋时期有以下一些窑口曾烧造过绿釉器。唐代时,湖南长沙窑烧造有少量的绿釉器。宋代时制瓷业空前发展,很多新兴的窑场在宋金元时期都烧  相似文献   

4.
在四川成都和重庆的古玩市场,有时会见到一些壶、瓶、盏、炉等造型的绿釉和黄釉瓷器。因为绿釉的表面常泛出银白色,所以有的古陶瓷爱好者认为它们是汉代绿釉陶器,有的虽然能从造型上看出它们属于宋代器物,但是对于它们的窑口却一无所知。其实这类绿釉和黄釉瓷器是宋代四川广元窑产品。根据窑址发掘与调查材料,以及我个人所见的实物标本,本文拟对宋代四川广元窑的绿釉和黄釉瓷器进行简单介绍,以期有关古陶瓷研究者能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5.
杨俊艳 《收藏》2018,(6):118-119
中国陶瓷文房历经长期的发展与演进,在辽代成为了一个重要门类。根据目前考古发掘材料,辽代陶瓷文房多出土于贵族墓葬与窑址。其中以内蒙古、辽宁两地出土数量最多,主要有砚台、笔洗和水滴三大类,为研究辽代文人生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6.
李慧净 《收藏》2015,(1):38-47
辽王朝是我国历史上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横亘于我国北方,疆域辽阔,幅员万里,"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辽王朝始建年代相当于中原地区的五代,而终于金,时间跨度与北宋王朝并行。为了适应统治需要,辽的政治架构上实行"一国两制"的双轨管理制度,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文化上,参照汉字先后创造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与汉字并行使用。经济上,实行开放的经济政策,重视手工业,鼓励手工业的发展。辽文化是一种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共生体,唐文化、回鹘文化、渤海文化、外来文化均被积极地吸纳加以应用。以上举措给契丹文化奠定了兼糅多元文化而又相对独立的文化基调。这一史实在契丹(辽)的遗存中均有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李铁锤 《收藏》2015,(1):57-61
说到四川釉陶,汉代四川就有低温绿釉或黄釉的陶马、摇钱树座、匜、炉、壶等,尤其东汉时出现了带有低温绿釉彩绘的黄釉陶壶。,四川邛窑烧造出许多精美的较高温度釉彩及唐三彩,多为实用器。到了宋代,四川各地窑口(包括砖瓦窑)纷纷烧制宋三彩釉陶,多为冥器,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代。本文要讨论的正是四川宋代三彩釉陶。  相似文献   

8.
柯方青 《收藏》2008,(3):101-103
辽王朝是我国古代北方由契丹族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立国于公元916年,1125年为金所灭,历时209年。辽代创造出了灿烂的草原文化。从发掘出土的辽墓葬壁画看,其内容反映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9.
高学训 《收藏》2006,(7):49-49
康熙朝青花瓷达到了前所示有的高度,而同时期的素三彩变是名重一时的低温彩釉品种之一。因以黄、绿、紫、白等彩料为主,不用红彩,故称。其工艺是在瓷坯上先按预定的图案进行刻划,待坯体干燥后以高温烧成无釉的素瓷,再将作地色的釉浇在涩胎上,待其千燥后,刮下花纹图案中应施其他色彩部分的地釉,然后填上所需的色彩,再一次低温烧成。最早的素三彩见于明代成化年间,清代康熙年间最为盛行,它的色彩除了黄、绿、紫外,还增加了当时特有的蓝彩,创造了丰富多样、质朴洁雅的不同品种。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20,(7)
正长沙窑以彩饰著称,可分高温釉上彩瓷、精细彩绘、书法瓷、素地彩瓷等,据统计施彩的产品数量达41%,是中国陶瓷史上第一座名副其实的彩瓷窑。高温釉上彩釉上彩是在底釉上施一种或多种彩,入窑一次烧成。由于长沙窑乳浊白釉粘附性强,且易烘托色彩,故多以白釉为底釉,也有青釉作为底釉的,其上施褐、绿、蓝、红等釉彩。釉上彩经高温熔融后,彩釉流淌,与底釉渗透融合,图案出现略微的晕散效果,宛若天成。  相似文献   

11.
阮浩  滕卫 《收藏界》2013,(12):65-72
在中国陶瓷史的研究上,宋三彩指“宋、金时期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见汪庆正主编:《简明陶瓷词典》第93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资料的增多,逐渐对金代的三彩器有了较为全面的认氓。三彩器属于低温釉,  相似文献   

12.
原雪辉  张杨 《收藏》2009,(7):38-39
红绿彩是对盛行于宋金时期的釉上多色彩绘陶瓷的俗称。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白瓷或白地黑花瓷烧成后,用笔蘸红、绿、黄等彩料在釉上描绘出图案花纹,再入窑以800℃左右的低温二次焙烧而成,使白釉上显现鲜艳的红绿彩,因此也常被称为“宋加彩”或“金加彩”。  相似文献   

13.
辽体育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探讨辽代时期体育的发展情况。主要结论:辽代时期体育项目多样,有本土体育运动项目,也有外来引入的体育运动项目,辽人将外来引入的体育项目进行整合,融入自身的民族特色,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辽代时期体育在中国体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20,(7)
正长沙窑瓷器之所以能够行销海内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丰富多样、风格鲜明的装饰特征。工艺来源于本土的岳州窑和中原窑场,在融合南北技艺之后,自主创新,创烧了高温红釉、绿釉瓷、复合釉瓷、釉上彩瓷、精细彩绘、书法瓷等。按照装饰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釉装饰、彩装饰和胎装饰三大类。先来看看长沙窑的釉装饰。长沙窑的色釉属于典型的南方高钙釉,乳浊、黏稠、遮盖性强,可以厚施、复施,釉质莹润如玉。釉色种类丰富多彩,主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20,(7)
正长沙窑造型包罗万象,常见的有壶、罐、碗、枕、杯等数十种;釉彩多种多样,光单色釉就有青釉、绿釉、红釉、黑釉、白釉、褐釉、窑变釉、茶叶末釉等;装饰手法也是丰富多彩,主要有釉下彩绘、模印贴花和雕塑等。以上这些工艺的出现以及长沙窑的兴起,都是其继承和发展岳州窑与中原地区瓷窑等窑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辽代射猎文化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刘刚做为辽代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射猎文化,同辽代捺钵文化、娱乐文化、战争文化等融汇贯通,影响了辽代二百余年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及国家管理方式的形成。由此也决定了射猎文化在辽代发展史上所具备的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乌日利格 《收藏》2023,(8):125-127
<正>一、河北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的历史语境河北宣化地区的文化形成自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一直受到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民族之间战争的影响,形成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地区。辽代中期,宋朝羸弱,契丹频繁南下,俘虏汉地以及人口,辽代统治者将所俘人民和地区继续按照原先的中原汉制管理,同时设置五京。最初只有上京、中京、南京以及东京四京,待到契丹人将燕云十六州并入其板块当中后,  相似文献   

18.
马颖 《收藏》2008,(9):104-104
1986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奈曼旗青龙山镇的辽代陈国公主和驸马合葬墓。这是目前所见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契丹皇族墓葬。墓内随葬品达3000余件,均属辽代文物精品,代表了灿烂的契丹文明。这是考古界第一次看到契丹大贵族独特葬俗的全貌和真相。在众多的文物中,有一件鎏金银冠极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9.
杨俊艳 《收藏》2021,(2):54-59
釉里三彩,又称釉下三彩,创烧于清康熙时期的景德镇窑。其采用钴、铜、铁三种矿物原料作呈色剂,在生坯表面上分别绘画不同的图案,然后罩盖一层透明釉,再入窑中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因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为蓝、红、青三种颜色,故而得名。但因烧造技术难度较大,加之审美风尚的流转变化,故仅盛行于康熙一朝,雍正、乾隆等朝虽有烧造,但鲜有精品问世。  相似文献   

20.
禚振西 《收藏》2010,(11):158-1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田野考古开展和各地陶瓷行业的现代化进程,对古代名窑陶瓷的恢复实验在各地蓬勃进行。不少失传了千百年的古代名瓷烧制技艺得以恢复。其中很多都是以科技攻关的形式解决了古瓷的科技测试与恢复试验的尤其是对宋元名瓷,如龙泉窑青瓷、钧窑瓷、汝窑瓷、辽代陶瓷、建窑瓷、定窑瓷、哥釉瓷、元青花等都得以重现历史辉煌。对传承古代陶瓷技艺和向大众普及陶瓷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