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3 毫秒
1.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对如何在新时期弘扬民族传统体育,使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在中华大地上保持其持久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世界体育舞台上展示其永恒的魅力与风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要达到发扬传统民族体育,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贯彻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传播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目的,我们只有在坚持不断学习,对外来优秀文化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并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在不断的去粗取精中成长,从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激发民族传统体育魅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且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培育与植养,并不断吸取营养与为它所融合,之后形成自身独特的魅力。为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文章通过上中国知网、翻阅书籍查阅大量资料,并运用逻辑分析法和比较法,对我国目前如何在新时期弘扬民族传统体育,使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在中华大地上保持其长久不衰的生命力和持久旺盛的生机,同时在世界体育舞台上展现其永恒的魅力与风采。研究结论认为:要通过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须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下体现的深刻内涵与本质,同时要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媒介与手段,实现传播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且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点,是前人先辈在体育文化上智慧的结晶,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形式。把民族传统体育元素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有着诸多的价值,然而与亚洲日本、韩国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和研究相对滞后。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相关概念,然后就把民族传统体育元素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优势等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在总结分析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元素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4.
吴胜涛 《精武》2011,(5):85-86
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将作为一种民族教育的手段,渗透到学校体育教学之中,这将使我们古老的体育形态成为体育教育体系的一个分支,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首先论述了现代社会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在文化上的差异分析,最后提出我国体育教学中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5.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息息相关,从制度上保障民族传统体育开发意义重大.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一定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制度上给予保障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开发.经过分析,文章指出民族传统体育开发应遵循4个原则:文化传承与创新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区域开展原则;重点发展原则,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开发应构建与完善的6个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界定与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对"民族"一词概念的不同理解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法,造成了对民族传统体育错误理解。很多人认为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简称,还有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两者合一,存在概念上的混淆。试图从历史学、民族学、文化学和奥林匹克的角度对这两个概念进行重新梳理,重塑民族传统体育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重视不够,体育文化交流不足,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对民族传统体育教育重视不够,对民族传统体育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对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改革力度不够。并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科学研究,重视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的有机结合,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与大众传媒的结合,形成以运动会为周期的竞训体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上的族群迁徙对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形成与文化交融的关系,文章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历史上族群迁徙对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影响进行研究。文章认为,族群迁徙对民族体育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促进了边缘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二是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多元性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三是族群迁徙对民族传统体育形成与文化流播性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转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目标.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及其现代化价值的剖析,揭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必须立足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在保持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大众性的基础上提高其竞技性、规范性.  相似文献   

10.
以第8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田野考察对象,剖析文化人类学在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中的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是围绕文化而展开,通过文化人类学可以准确分析宝贵的民族传统体育"残存".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与适应的视角,分析建国以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挖掘、整理工作和民运会开展过程中的得失利弊,思考文化的内在自觉与外在诉求,借以提升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河南省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河南省部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课程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阐述、论证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构建和应着力的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确定民族传统体育当代使命,深化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建设,努力实现使命,对我国文化强国打造,意义重大。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当代使命,要做到:创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体系、构建文化理论体系、科学统筹规划发展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对媒介传播路径的利用和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以非物质文化学遗产为研究视角,运用文化学和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以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为着眼点,遵从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特性,促进学校教育与民族体育的融合,构建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并体现出校本课程的"文化性""健身性""传统性"和"科学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闫艺 《四川体育科学》2011,(2):29-32,61
综合运用民族学、文化学、历史学和宗教学等交叉学科的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的原因和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化是导致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主要动因。变迁的特点如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实质是"颠覆性的";经济生活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最主要动力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实质是从"碎片化"到"重塑"。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详实的探讨,同时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认为积极挖掘整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纳入教育和全民健身体系、深化理论学科体系和人力资源的建设,加强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等才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几所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隐性课程建设现状进行走访调查,分析了隐性课程基础理论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核心内涵,探讨了高校中制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各个因素,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隐性课程的建设中存在着很多不足,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普通高校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隐性课程建设,为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营造良好的隐形课程氛围。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体育角度审视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福芬  靳卫平  黄晨华 《体育科技》2010,31(4):46-47,51
和谐社会的构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向更加成熟的阶段迈进。生态体育的发展,正契合了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要义。民族传统体育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特色活动,为生态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在演进过程中的生存环境进行探究,来寻求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途径,为不断完善生态体育的体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民族传统体育规范化建设的核心是体育理论建设,目前对体育理论建设还处于挖掘、整理、吸收学习的过程当中。针对现状,本文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规范化建设与创新应从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科学确定传统体育发展战略,重视理论建设和科学研究,处理好继承与借鉴的关系,加强运动项目的规范化,建立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训练,推广基地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中华武术为主题的大型舞剧《风中少林》凭借其独特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成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繁荣的范式。《风中少林》对于中华武术乃至于整个民族传统体育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民族传统体育应该深入挖掘自身的文化潜质,并以市场化、产业化为运作模式,扩大和拓展自我的生存空间,建立民族传统体育的表演市场主体格局。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借助于系统科学理论建立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的耦合模式,探讨两者之间动态耦合过程,本文从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发展之间客观存在的交互耦合关系入手,揭示了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今后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