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体质测试指标的遴选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文鹤 《体育科研》2008,29(1):9-11
体质测试反映国民体质状况,对政府掌握国民体质状况和制定全民健身计划指导性文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质测试结果也是指导国民进行科学健身活动的重要依据。目前执行的体质测试指标集中于形态学指标、素质指标和机能指标.而与健康关系密切的医学指标较少,适当增加反映国民健康状况的医学指标,比较全面正确地反映国民体质的真实状况,科学地指导国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保证体育健身活动的安全和有效、保证全民健身活动深入、持久、健康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民体质是体现国家人口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国家人力资源的重要保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体质的概念与内涵及我国国民体质研究的现状,指出了目前我国国民体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我国国民体质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对我省成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和心血管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增强国民体质、改善健康状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场测试是其重要环节。本试图通过对2000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研究,提出“国民体质监测现场测试管理”的概念,旨在形成一种模式,为今后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体质健康概念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就体质概念、理想体质概念及其标志、健康的定义作了论述;介绍了我国3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调研工作情况;根据这些调研材料,分析了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发展趋势;从形态、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城乡间、南北方、部分省市、部分民族,中国与日本、欧洲等国家进行了比较,指出我国青少年健康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幼儿体质监测是国民体质监测的一个重要部分,幼儿体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国民体质的未来。为了更科学、准确的研究幼儿体质健康状况,研究引入父母生育年龄、父母身高、体重等因素,通过这些因素与幼儿体质综合评分、综合评级相比较,找出与幼儿体质健康影响相关性大的因素,以期为今后的幼儿体质健康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质健康测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质健康测评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讨论。通过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体质健康测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大领域,并在综述与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体质健康测评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
台阶试验是我国成年人体质监测的测试指标之一,有人对采用台阶试验测评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有效性提出了疑问。通过以2005年湖北省国民体质监测为例,采用走访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台阶试验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台阶试验过程中缺失值情况较为严重,但不是完全随机缺失。建议在有条件情况下,可以考虑对台阶试验这种定量负荷方法进行改进,研制更为适合的心率测量仪器,降低测试过程中的数据缺失。  相似文献   

9.
中外国民体质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中外国民体质的概念、国内外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中外在体质概念的表述上无对等词,但是在操作层面上,体质采用的测试指标与美国等国体适能的指标类似.另外,中外体质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我国是通过大规模的体质调研,了解群体体质趋势,并以此为标准,对群体或个体进行指导.国外则是以个体研究为主,侧重于对个人进行指导,开展的研究多是小范围的实验研究.国内研究对象多是普通健康人群,而国外既有普通人群也有患慢性病的需康复人群.且国内研究多是横断面的,国外追踪研究较多.通过对当前国民体质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的国民体质研究进行展望可以丰富和拓展体质研究理论,也可探讨今后体质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中高血压检出人群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规模的国民体质调查与研究项目,其血压指标的采集是近十年来员重要的高血压患病趋势的全国调查。利用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的资料,对我国31个省市17.7万成年人(20—59岁)和老年人(60—69岁)的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在性别、年龄、城乡、南北方和工作种类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这些研究可以为掌握现阶段我国高血压患病的发展趋势,更准确地制定预防高血压的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关注,研究各种人群的体质健康状况成为全世界的一项普遍工作。今年是我国第六次学生体质监测和第三次国民体质的监测年,从今年的整体情况看,学生的体质是喜忧参半,但学生身体素质20年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遏  相似文献   

12.
周薇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8):671-674
目的通过对美、日两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评体系进行研究,为促进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美国FITNESSGRAM体质测评系统、日本新体力测定进行分析,并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评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从提高体质测试指标效度、改进符合我国实际的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评方法、我国测试反馈系统等角度提出完善我国体质健康测评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国民身体素质水平明显提高,而身体形态水平略有下降,身体机能水平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增强国民体质的策略:逐步完善了国民体质相关法律法规,使国民体质增强工作有法可依;重视了体质研究,建立了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力促全民健身;加强场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提供健身场所;重视青少年体质;加强了营养、卫生等方面的工作,为国民体质的增强提供全方位保障。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群众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民体质监测是全民健身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决策支持系统,把握全民健身运动和健身效果的动态信息,为政府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的依据。对我省人口进行体质监测,对掌握我省的人口体质健康状况及变化规律是十分必要的。对黑龙江省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有针地性地进行群众体育活动及有效地增强人民体质有着积极深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10年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为契机,通过对镇江市城镇成年人进行体质健康抽样调查,依据社会分层理论对镇江市测试成年人群进行分组,对不同阶层成年人体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镇江市不同社会分层成年人的体质健康状况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16.
宋正刚 《精武》2012,(17):11-12
大学生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体现,是社全文明进步的标志。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将来参加工作的有利保障。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学生的体质测试,并通过积极宣传和引导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体制测试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的体质水平。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对大学生在体质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增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一些相关对策,目的在于正确指导高校学生积极加强自身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以确保我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宋正刚 《精武》2012,(22):25-26
大学生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将来参加工作的有利保障。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学生的体质测试,并通过积极宣传和引导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体制测试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的体质水平。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对大学生在体质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增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一些相关对策,目的在于正确指导高校学生积极加强自身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以确保我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2000年开始,我国已经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国民体质监测,2010年是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年,本文通过研究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的问卷,找出生活习惯等对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而为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的相关问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体质测试与评价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课题之一.国外研究表明,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角度评价老年人体质已成为开展老年人体质测评工作的一个主要方向.参考国内外文献,介绍了ADL的概念及评价方法,分析了ADL与老年人体质以及体质测评的关系,论述了构建以ADL为核心的我国老年人体质测评体系的必要性,并就我国老年人体质测评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裕中 《体育科技》2014,35(4):124-126
体质健康是衡量人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标准.对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简单介绍,提出了体质和健康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高职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对比,简要说明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现状的成因既包括客观因素也包括主观因素,最后阐述了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