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通过对黑龙江省速滑传统项目学校1992~2001年间速度滑冰比赛的对比分析,发现运动成绩近10年基本保持上升趋势,这与教练员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运动员良好的身体素质、速滑冰刀的改进等因素有关;但参赛队、参赛人数却呈下降趋势,这样发展下去,必将影响后备人才的培养.建议主管部门加强对速滑传统项目学校的管理和投入,使速滑传统项目学校的队伍发展壮大,从而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冰上优秀运动人才.  相似文献   

2.
<正>哈尔滨市江沿小学校创办于1949年,位于哈尔滨市著名的中央大街上,现有20个教学班、700多名学生。作为全国短道速滑训练学校、哈尔滨市冰上体育人才基点校、哈尔滨市花样滑冰基点学校和短道速滑传统项目学校,学校不仅重视优秀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更关注基于冰雪特色着力培养学生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玉珍 《健与美》2024,(3):105-107
速滑运动是一项刚刚在校园中推广起来的运动项目,培养学生对速滑运动的兴趣,推广和普及速滑运动对于提高该项目的发展和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体育精神,以及丰富学校体育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以某县小学、中学、大学的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调研法研究了学生对速滑运动是否感兴趣的问题及其背后潜藏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培养学生速滑运动项目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体教结合”发展模式是培养全方位速滑运动员的必由之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速滑运动项目“体教结合”发展模式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黑龙江省速滑运动项目“体教结合”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黑龙江省速滑运动项目“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对策,旨在为黑龙江省培养更多优秀速滑后备人才,使之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速度滑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优秀的后备人才。黑龙江省是冰雪体育强省,速滑后备人才的培养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冬奥会夺金目标的实现。运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从速滑运动员的注册与分布、后备人才成绩水平及数量趋势、训练及参赛情况、学习和日常管理、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以及教练员队伍情况等方面对黑龙江省速滑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黑龙江省速滑运动后备人才训练较系统,日常组织管理与思想教育工作有利于后备人才的持续发展,速滑教练员综合素质水平较高;但速滑后备人才分布与培养质量不均衡,人才储备量不足,年参赛次数较少,教练员普遍缺乏深层次的理论基础,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不利于速滑运动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储备。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国内外速滑运动发展历史和大量文献资料,对国内外优秀速滑运动员成长历史和世界各国速滑运动的兴衰成败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从而指出我国速滑运动训练的战略主攻方向应放在全能(短全能和传统全能)和长距离速滑项目上。这是发展我国速滑运动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7.
文章文对我国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项目中属于优势竞技项目的短道速滑作为研究的重点,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及逻辑分析法,对第16-21届冬奥会上奖牌分布情况和国内短道速滑联赛各项目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总体上我国短道速滑女子项目优于男子项目,短距离项目优于中长距离项目,但与世界短道速滑优势国家比较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为正确认识我国短道速滑的竞技实力,对我国运动员历届冬奥会上竞技实力表现、国内联赛竞赛成绩和后备人才结构状况进行分析,进而透析我国短道速滑项目的竞技实力状况。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院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体育工作在不断完善与发展,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是学校体育工作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系统工程是学校体育所面临的新任务。通过对1998年全国首届大学生速滑比赛的运动成绩进行分析比较,针对国内及国际速滑水平,寻找差距与不足,为提高我国大学生速滑运动成绩及冲出国门完成世界大学生速滑比赛任务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道速滑在我国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项目申属于优势竞技项目,要继续保持该项目的竞技优势,其关键就是把握好现在与未来的关系,即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现状及未来可持续发展,以形成较合理的队伍梯队建设.此研究对我国短道速滑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抓住优势,弥补不足,并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形势,探索适合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从而实现我国短道速滑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短道速滑在我国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项目中属于优势竞技项目,要继续保持该项目的竞技优势,其关键就是把握好现在与未来的关系,即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现状及未来可持续发展,以形成较合理的队伍梯队建设。此研究对我国短道速滑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抓住优势,弥补不足,并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形势,探索适合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从而实现我国短道速滑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浅谈单排轮滑运动的兴起对速滑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通过对轮滑与速滑运动技术特点的分析,得出轮滑运动的普及势必将对速滑运动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为速滑运动的选材提供保障。同时提出了在学校普及轮滑课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体育教学和训练不断提高.速滑运动是北方冬季的重要运动项目.速滑技术结构比较复杂,在学校冬季体育课中,学生在仅有的几周冰上课中,难于掌握速滑技术.为解决技术难学时短的矛盾,改进直道滑跑的教学顺序是必要的,实  相似文献   

13.
对11届冬运会速滑成绩与10届冬运会全国纪录及世界纪录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当前我国速滑项目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进而对阻碍我国速滑运动项目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速滑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短道速滑运动项目的特点,对影响短道速滑运动比赛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培养短道速滑运动员理想心理状态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昕昱 《冰雪运动》2007,29(6):63-65
我国短道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的中医性诊断还处于空白阶段,运用祖国传统的中医理论与方法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进行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对促进我国短道速滑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和疲劳症候分型的理论,结合短道项目训练实践,提出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中医疲劳分型、常见的疲劳症和诊断标准,揭示了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理和运动性疲劳辨证施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短道速度滑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13,他引:1  
短道速度滑冰运动是冬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也是我国冬季奥运会的优势项目,通过对短道速度滑冰项目世界格局及我国短道速滑运动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探讨我国短道速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短道速度滑冰项目发展的对策,旨在对我国短道速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合理有效的陆地训练手段和内容,能够促进速滑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滑板训练不仅在技术动作结构方面,而且在速度力量和速度耐力训练方面为速滑项目提供一定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支持。利用视频透视动态标尺法,通过与速滑直道技术动作和传统滑板技术动作的支点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一种新型滑板的专项技术训练机理。发现新型滑板支点轨迹特征明显区别于传统滑板支点轨迹特征,而近似于冰上滑行支点轨迹特征。新型滑板不仅充分借鉴和继承传统滑板运动方式,还弥补了传统滑板训练无法完成冰上利用体重进行蹬冰的技术动作训练的环节缺失,更好地模拟了速滑专项技术动作特点。新型滑板所具有的速滑专项技术动作的模拟性,为摸索有效的速滑项目新的训练方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冬季运动成绩的平稳上升,提高冬季项目的竞技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运用文本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刚刚结束的英国谢菲尔德短道速滑世锦赛为切入点,分析我国短道速滑目前的现状,认为短道速滑运动人口数量少,项目的普及率低;人才储备量不足,无法形成良好的衔接;运动员自信心不足,没有做到真正的"走出去"等是影响短道速滑竞技水平上升、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提出在经济方面强化政府补贴、公司赞助的举措;在群众基础方面,通过媒体宣传,提高短道速滑项目的普及率;在人才培养方面,重视和加强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并从加强运动员的自信心的培养、利用非运动技术条件等多方面论述了短道速滑项目竞技水平与成绩提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试论科学技术发展与速度滑冰冰刀改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速滑冰刀的改革使国际速滑技术和运动成绩出现了空前的飞跃,这一重大变革对速滑运动发展产生的作用,对我国速滑技术、训练理论、训练方法等方面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对速滑冰刀改革本质、新冰刀技术的主要特征、新冰刀技术对速滑运动的影响及更新观念、改革训练方法等方面加以分析和论述,旨在为我国速度滑冰项目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哈萨克斯坦的冰雪运动的成绩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结论:哈萨克斯坦优势项目主要有冰球、短道速滑以及速度滑冰等,哈萨克斯坦的优势项目相对较为集中,但其潜优势项目存在一定的匮乏。建议:对优势项目进行综合性的培养,并始终坚持对弱势项目的扶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及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对冰雪运动方面的相关管理人才进行培养,并建立一定的考核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