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太极拳的历史传承和当代发展,得出以下4点结论:1)太极拳的主要流派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此之前,太极哲学思想已全面成熟,并在中国文化"下移"的过程中影响到更多地在下层民众中发展的武术;太极拳追求以"整"为基础,以"空"为境界,以"以柔克刚"为技术特征的"技击之道",太极拳初期的演进都以这种"技击之道"为核心,只是后来才发生了价值异化的流变;2)太极拳在民国时期迎来的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大发展,当时的太极拳因集中展现了"以巧斗力"的"技击之道"而得到世人青睐;新中国成立后,太极拳因其套路的健身养生价值被充分开发而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健身运动,从而迎来了第二次大发展;3)当代太极拳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因忽视了原本追求"技击之道"的太极拳而缺乏青少年的身影,二是民间流传的太极拳传承方式落后,传播模式不科学;4)立足于太极拳独特的技击文化,提炼出科学化、文明化的技术体系,开辟青少年市场,是促使太极拳迎来第三次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唐松年 《武当》2011,(5):14-15
传统太极拳以它的健身、防身、祛病、延年益寿等价值而被世人公认。但究其辉煌,却是因为先辈们留给我们神乎其神的实战功夫。目前传统太极拳实战功夫的继承和发展远远落后于太极拳先辈们的实战技能。追求拳架及太极拳健身功能的偏多,对它的技击功效知之用之甚少;纸上谈兵多,以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三说     
梅墨生 《武当》2009,(7):12-14
古人曾说:道术将为天下裂。今天,道与术早已分道扬镳。传统太极拳,“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内家拳所修炼者,一气(元气)之动静(元神)也,以腰腹(中极)为体为用,是养气充气而修命,进而以元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以元神运元气,是修性,故太极拳乃“性命双修”之道,是武道也。必须说明,上述所言,是太极拳之上乘境界,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的修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波 《健身科学》2006,(6):33-34
太极拳以其出神入化的健身和技击效果著称于世。但是又因其难于练成,而使世人迷惑不解, 甚至怀疑它是否是一门高深的武术学问。为挖掘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现根据吴氏太极拳的传统修炼方法,向世人披露太极拳的修炼法门。古人说无法不成道。那么,什么是太极拳修炼的方法呢?简单说,就是  相似文献   

5.
林俊岸 《武当》2012,(10):15-16
对太极拳的起源、发展、演变、脉流,世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20世纪,更受唐豪、顾留馨等人的所谓考证,搞得一塌糊涂。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摒弃了极左思维之桎梏,太极拳史之研究始迈入正常轨道。吴图南、于志钧、李师融、路迪民、李滨诸人对于太极拳史之研究和考证多有建树,对理清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本人不才,愿为太极拳之正本  相似文献   

6.
一、概要 在太极拳推手、交手对抗中,柔,就是防守,在保持适当的紧张时,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在练太极拳时,肌肉群应做到有控制地收缩,故在习武练功谚语中有“凡拳以柔为贵”的说法。这正如陈鑫所说:”世人不知,皆以太极拳为柔术,殊不知用功以来,干锤百炼,刚而归之于柔,柔而造之于刚,刚柔无迹可见。但就其外而观之,有似手柔,故以柔名之耳等。”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的圆弧形动作有其独特的动作特点以及深刻的科学和传统文化内涵,通过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太极拳圆弧形动作的深层文化内涵是太极拳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深入了解太极拳的理论至为关键,对形成一个比较完整且容易为世人所理解的太极拳圆文化的理论体系至为重要,也是研究太极拳文化一个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
陈式太极拳的刚与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极拳的刚柔,在陈长兴、陈鑫《拳论》中,已有详尽精辟的论述。但有些太极拳习练者对它的内容把握不准,未能正确理解,致使在太极推手中出现如牛之相抵的现象。大多数人都以拙力相待,不知“己根欲固,彼攻愈烈,自然之理也”,与太极拳以柔克刚、刚柔相济之理相悖,背道而驰,失去太极拳不丢不顶、内外浑然一圆之根本。为此下面就太极拳的刚与柔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与体会,供太极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自明末清初伊始,历经三百余年的发展而备受世人喜爱的太极拳的发展历程以及运动技术中发现,太极拳不仅仅是一项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运动技术,而且是承载着现代创新、与时俱进、和谐思想的传统体育文化,具体表现为,太极拳的发展历程中承载着敢于接纳、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太极拳运动技术中承载着自我之合、从人之合的现代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修身养心功效而为世人所瞩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合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探讨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从而为大学生通过太极拳健身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天绪 《武当》2008,(8):36-36
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刘瑞先生,自1964年师从太极拳一代宗师郑悟清老先生修炼武当赵堡太极拳以来,四十余载如一日,太极功夫已臻炉火纯青之境。 刘瑞先生谨记先师发扬光大太极拳之师训,在自己修炼的同时,以弘扬武当拳法为己任,全身心投入太极拳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2.
史美雄 《武当》2010,(12):8-9
以下歌诀节录自倪清和先生著作《内家拳拳法篇》中一小部分,现时坊间有关内家拳法之著作不多,资料详尽又能保全原貌者,倪先生的著作甚佳,因其资料以浙东嫡传——温州派为依归,与其他武术家以松溪派内家拳之论述不尽相同,希望能带给爱好研习太极拳的朋友多一份资料作比对。  相似文献   

13.
陈太平 《精武》2009,(8):2-3
现代太极拳追随者眼中最能代表中国传统太极拳智慧的有陈、杨、吴、武、孙等五氏太极拳。五氏太极拳皆以锻炼身心,振奋精神为本旨。陈氏缠丝劲力刚强,杨吴二氏是迟缓柔和的代表,讲姿势平稳,以顺破逆,武氏最具代表性,且又衍生了崇尚不伤筋力,老幼皆宜的孙氏太极拳。五氏太极拳自传世以来,人才层出不穷,均领一时风骚。用承上启下的眼光看待先天太极拳传人陈太平先生,他无疑是太极拳界的佼佼者和中坚力量之一,他对于太极拳体用均知之极深,用清华大学太极拳研究会推荐的话说,“陈太平先生不愧是太极拳界公认的造诣颇深的名家。”这篇《太极拳术的核心劲力缠丝劲》就是陈太平先生厚积薄发的心得流放,希望喜欢太极拳的读者朋友们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4.
孙建国 《武当》2005,(1):15-15
“太极拳势概要图”摘录于恩师李锦藩所著《太极拳秘谱》之中,其图言简意赅,深刻地揭露了太极拳的要法、要领之精髓,一目了然地阐释了太极拳妙用之真谛。将整套拳理拳势概括无遗。谱中曰:“先伯曾祖亦畲公走架打手要言相互参阅……”又曰“此图以骸骨关节而显示拳理披露体内骸骨动静,  相似文献   

15.
太极擒拿法     
太极拳技击的擒拿,乃以小取大,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应合于太极拳之本身规律。王宗岳《打手歌》曰: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此诀不但道破击法之精髓,同时将太极拳的整个技击核心内容都说  相似文献   

16.
杨澄甫先生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的太极拳经典成语,"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句。郑曼青先生于1947年出版的《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一书中公开了杨澄甫先生的这一句话,使得这一句具有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是中华智慧的结晶,它融武术、气功、导引为一体,以其独特的养生保健功效,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太极拳对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和心理状态、运动系统和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伟 《中华武术》2001,(3):45-45
技击是太极拳作为一个拳种最基本的组成成分,但多年来并不为人熟知。“太极拳有无真功夫”一直是存于许多人头脑中的疑问。笔者自幼随祖父杨禹廷习练太极拳.至今30余载,对太极拳拳法之精妙体会颇深。以愚管见.太极拳技击之妙,在于对人体平衡原理的谙熟与运用。  相似文献   

19.
论太极拳的起源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太极拳渊源之谜,虽早有官方定论,但近一个世纪各门各派依旧纷争不休,近些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太极拳的出现在历史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地提升,受到当今世人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明显,不是因为太极的历史影响;更主要的是人们在这项渊源流传的且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运动发展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在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太极拳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对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20.
技击术是太极拳的精华,没有技击含义的太极拳就不能称之为“拳”,练太极拳只有体用兼备,才可达到武术之上乘。太极推手是练习太极拳技击的一种基本方法,“沾连黏随”作为太极推手技法特点的表现形式贯穿于太极推手的始终,通过深入分析这一技法来进一步揭示太极推手之精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