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祝大鹏 《浙江体育科学》2003,25(5):55-57,62
群体凝聚力是使群体团结在一起的重要因素。它对于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不同项目体育课对大学新生群体凝聚力的影响的研究,探讨大学体育课对促进大学新生群体凝聚力的作用,为提高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体育锻炼对大学新生群体凝聚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群体凝聚力是使群体团结在一起的重要因素。它对于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不同项目体育锻炼对大学新生群体凝聚力可能具有不同的影响,探讨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新生群体凝聚力的作用,为提高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篮球和乒乓球教学课对大学新生凝聚力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体育课的项目不同把被试者分成两个组,利用群体环境问卷(GEQ)对98名大学新生在体育课前后分别进行了测量,并对结果进行了T检验分析.目的是通过不同项目体育教学课对大学新生群体凝聚力的影响的研究,探讨大学体育课对促进大学新生群体凝聚力的作用,为提高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对测量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篮球课(F(1,52)=2.24,P<0.05)对提高大学新生的群体凝聚力有显著作用,而在乒乓球课(F(1,46)=1.15,P>0.05)中则没有发现这种显著作用.认为体育课对提高大学新生的群体凝聚力有显著作用,不同体育项目对凝聚力影响的性质和程度也不同.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应重视不同项目体育课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了解参加体育课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的基本情况与差异,基于群体心理学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高校体育课的大学生进行了群体凝聚力的调查与分析,并探索了高校体育课发展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高校体育课的大学生凝聚力的总体水平不高,不同的项目、性别、年级和专业之间的大学生群体凝聚力有显著差异.拓展、篮球、足球和排球项目有较好的凝聚力,男生比女生表现出更好的团结氛围,大学新生的凝聚力较老生水平差,文科比理工科学生的凝聚力水平差,并针对调查的情况对高校体育课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对高校引入新生“认知性”拓展训练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我校在新生军训期间引入“拓展训练”进行试验研究,了解该训练对普通高校新生大学生活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三天的拓展训练对他们适应大学生活有着积极作用。建议普通高校引入“拓展性”拓展训练,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这种训练纳入日常的课程当中。  相似文献   

6.
群体凝聚力是反映运动团体群体心理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运动团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其高低直接影响团体的运动成绩。国外对群体凝聚力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理论已经较为完备,我国在这方面研究成果较少,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运动团体群体凝聚力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更为稀缺。本文在搜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通过对群体凝聚力的概念述说,影响因素的阐述,提出了一些增强运动团体群体凝聚力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体育活动和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大学新生体育活动倾向水平和他们学校适应水平显著相关;新生中的体育群体在生活环境、交往活动、情绪状态的适应方面明显好于非体育群体。建议新生入学后应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参与体育活动,以使他们更快、更好的度过学校适应期。  相似文献   

8.
以52个有组织的锻炼群体共601名锻炼成员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层线性模型分析技术,主要考察锻炼群体的样本特征、凝聚力、领导行为等变量,在群体水平上对成员锻炼坚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体锻炼坚持性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个体锻炼坚持性的总体变异有12.8%由群体差异造成;锻炼群体的成立时间、凝聚力与领导行为等因素是影响成员锻炼坚持性的重要群体变量;群体成立时间、群体凝聚力与领导行为,对成员锻炼坚持性的群体变异均具有较大的解释率和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面对人生的转折,容易出现诸多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如:环境的适应和陌生的人际关系等。大学体育的学科特点,可以在新生入学初期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起到调适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动群体凝聚力研究的现状与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运动群体凝聚力的定义、测量方法及卡伦概念模型的评介,分析讨论了运动群体凝聚力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今后运动群体凝聚力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大学新生体育活动倾向性的部分家庭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大学新生体育活动倾向水平在父母体育锻炼习惯、户籍、家庭经济状况、是否独生子女、父母职业问有显著性差异。建议大学体育教育应重视家庭因素对大学新生体育锻炼的重要影响,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实施相应的教育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群体环境问卷法,对参加2007年全国青少年篮球比赛的336名运动员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优秀青少年篮球队凝聚力整体水平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凝聚力水平有升高的趋势;女队员在群体任务一致性和群体社交一致性两个维度上得分明显高于男队员;来自城市的运动员在群体社交一致性维度上得分明显高于农村的运动员;每周训练次数较多的运动员,其凝聚力水平较高;不同家庭文化背景、不同参赛角色、不同场上位置和不同训练年限的运动员凝聚力的四个维度指标上差异不具显著性。  相似文献   

13.
以184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拓展训练教学进行16周的实验处理,检验拓展训练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班级凝聚力的促进效应.结果显示,拓展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班级凝聚力,在影响效应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对女生的影响效应显著高于男生.因此,拓展训练教学是一种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班级凝聚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旨在探讨全民健身情境中自发性体育锻炼群体的凝聚力特点。以9个案例共49份访谈文本的编码分析,提出自发性体育锻炼群体凝聚力的内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又对56个自发性锻炼群体共497名锻炼成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对理论框架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自发性锻炼群体的凝聚力包括领队吸引力、积极交往、任务协作、价值认同与资源共享5个维度,它们从个体、团体和组织3个水平上构成了锻炼群体凝聚力的内容;锻炼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动力爱好、群体锻炼氛围、团队建设、活动组织、经费收支、组织发展保障等,它们从个体、团体、组织与社会4个层面上构成了自发性锻炼群体凝聚力的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武汉地区部分高校新生进行<阶段变化问卷>的测量,以检验跨理论模型各分问卷在研究大学新生锻炼行为上的适用性,并调查分析大学新生锻炼行为现状.结果显示:阶段变化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都达到了较理想的水平,在研究大学新生锻炼行为上是适合的.大学新生在各锻炼行为阶段上的人数分布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并存在性别差异,但不存在专业和区域差异;大学新生在均衡决策、自我效能和改变过程等因素上的变化情况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师群体凝聚力与群体绩效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前言 如何增强体育教师群体的凝聚力,提高体育教师群体绩效,这对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行为科学认为,若要提高群体的绩效,必须使群体具有高度的凝聚力、活力和战斗力。通过对体育教师群体凝聚力及如何针对体育教师工作特点进行激励等问题的研究,能较深入探寻和准确把握体育教师群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外在原因及规律,有利于找到促进群体行为合理化和提高群体绩效的途径与  相似文献   

17.
唐振宇  杨薇  王海燕  耿立志 《体育世界》2014,(4):135-136,134
通过仪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新生的体质健康各项测试指标进行测量,并完成聚类分析,揭示了黑龙江省大学新生体质健康状况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男生两类群体除肺活量指标外,其余各项指标测试结果优劣整体分布一致,并均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四类群体具体测试结果分布较为复杂,表现出了不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自1935年Lewin提出群体动力学概念以来,使群体动力问题受到了心理学家的普遍重视,运动队凝聚力日益成为运动心理学界的研究焦点。通过对体育运动中群体凝聚力的概念、测量方法及相关研究的概括和评述,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生源的大学新生的体质状况,以3 653名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测试法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进行测试研究。结果发现:①城镇生源的大学新生在身高、体重等测试项目上显著性大于农村生源的大学新生(P<0.05),而农村生源的大学新生在耐力项目得分、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和总得分等测试项目上非常显著高于城镇生源的大学新生(P<0.01)。②城镇生源的大学新生中女性同学在肺活量测试项目非常显著大于农村生源大学生(P<0.01),而在800m测试、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和总得分等方面农村生源的女性新生显著高于城镇生源的女性新生(P<0.01)。③城镇生源的大学新生中男性在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测试项目非常显著高于农村生源的男性(P<0.01),而在1 000m测试、坐位体前屈和总得分等测试项目农村生源的男性新生非常显著高于城镇生源的男性新生(P<0.01)。结论:农村生源大学新生的体质显著性好于城镇生源大学新生,但城市生源大学新生的身高、体重的显著性高于农村生源大学新生。生活的环境、应试教育和对困难的认知能力是造成此结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韩山师院新生体育态度结构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素霞 《体育学刊》2002,9(5):91-94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新生体育态度结构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大学新生体育态度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大学新生体育态度处于低水平,且存在着性别差异,女性新生的体育态度水平及其结构成分中的情感成分和意向成分均高于男性新生。新生体育态度的3个成分发展不平衡,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意向成分水平最高,认知成分水平最低,女性新生各结构成分的差异更大。对大学新生体育教育的设计必须考虑如何改善新生的体育态度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