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正>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学校体育现象,揭示学校体育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理论课,也是各级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经常探讨和研究的课程之一,是一门融实践性、专业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综合性重要学科。  相似文献   

2.
李佰军 《精武》2012,(6):39-40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学校体育的教育现象.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学校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的,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  相似文献   

3.
国家教委1988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确立了《学校体育学》学科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主要课程的地位。这是在总结了我国几十年来体育学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原《体育理论》学科所作的重大改革与发展。《学校体育学》以研究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普遍规律,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体育教育和科研工作的中等学校体育教师为对象与目标,力求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教育、体育发展的新成果,满足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实际需要,在教材内容体系和教材具体内容上作了较大改革。  相似文献   

4.
赵平 《体育世界》2013,(1):28-30
本文通过对户外运动的特性和学校体育学的知识关联进行相关分析,并比较优点和缺点后得出结论:将户外运动作为一门课程引入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对《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实践性的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通过对当前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课程教材使用和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各高校进行教学的《学校体育学》教材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课程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所有的版本内容体系仍然没有超出旧的《体育理论》的体系模式,部分内容陈旧过时,严重脱离学校体育实际;教材偏重于系统知识和理论的阐述,缺乏与学校体育实践的结合和对体育现象的思辩;课程设计思想上强调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忽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感性认识,特别是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如何结合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仍是一个空白。因此重新构建《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是当务之急,并提出了加强教材实践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在调查和总结全国 6 0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现行教学计划的基础上 ,以课程开设的总门数为切入点 ,对各院系现行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 ,总结概括当前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据此提出一些改革的意见 ,旨在为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0前言《学校体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科的一门专业理论课,是重点研究学校体育,特别是中等学校体育一般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它与高师体育系科的培养目标联系最密切,在高师体育系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某种程度上讲《学校体育学》的教学改革是体育系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各种能力,特别是体育教学能力,从体育的特点来看,体育教学能力实质上是实际操作能力,这种操作能力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获得。然而以往的教学只注重理论课的讲授,忽视了实践环节的教学,脱离了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普通高校体育学教育态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招生单位的名称数量、单位属性、培养层次、专业设置、教育质量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进而分析了我国体育学教育过程中多种不均衡现象、体育院系部的发展及就业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学》是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其教学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对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体育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验法及数理统计法,探讨把"说课"纳入《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将"说课"内容纳入《学校体育学》课程后,学生获取实用性教学内容的期待得以满足,更明确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生对与实施体育教学密切相关的若干重要概念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明显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对"体育教师"这一职业有清晰、全面且具体的认识;同时,95%左右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进行课程改革,支持把"说课"纳入《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以实现《学校体育学》课程改革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理性分析法对体育专业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之弊端进行了分析,并以学校体育学课程为突破口,提出了构建学校体育学课程新教学模式的理论指导思想、具体操作模式及新模式特征.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理性分析法对体育专业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之弊端进行了分析,并以学校体育学课程为突破口,提出了构建学校体育学课程新教学模式的理论指导思想、具体操作模式及新模式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体育教研员又身兼为某一地区体育教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多重角色。如,体育学科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者;体育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者;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体育学科名副其实的学科带头人;教育行政决策的参谋者。  相似文献   

13.
针对学校体育学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轻专业职业技能的倾向人体育教学艺术的角度,提出在学校体育学教学中应加强体育教学语言艺术、教学组织管理艺术和选择与运用现代化体育教学手段艺术的培养及改变本课程考试成绩结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说课纳入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探讨说课及体育说课出发,认为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说课已经成为体育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纳入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其意义在于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校本教学研究能力,促进学生角色转换;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工作的能力;改变学校体育学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环节.基本设想是教材中单独成为一章,纳入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板块,最后提出了说课纳入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的基本设想和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学校教育和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体育专业教学能力的培养议题已日渐重要,一改过去知识、技能传授系统化、能力培养自然化的旧的教学方式。本文根据体育教学特点从心理学、教育学和体育学角度进行体育教学能力的探索,为体育师资培养、课程设置和在职体育教师的进修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3):F002-F002
刘新民(1964-),西安体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副指导教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理论、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学原理和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五届学校体育分会委员,西安体育学院教学督导组专家成员。  相似文献   

17.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分的设置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24个省、区、直辖市的48所普通高校体育学分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分的差别很大,且东部地区的学校体育学分高,西部地区的低;4学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体育学分的平均数;2学分以下的学校占26.32%。  相似文献   

18.
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专业学科有6大类。它们是:教育学类专业;训练学类专业;应用文,理科类专业;人体科学类专业;传统体育类专业;试办专业。在这6大专业其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中,体育社会学既不是主干学科,也不是主要课程。即体育社会学还没有列入国家统一教材,但国外体育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一段时间,其在英美法日等国家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高校中讲授,在前苏联和一些其它国家也把体育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教材向高校教学计划中渗透。目前,我国仅有10几家体育院系开设体育社会学课程,相比之下,我国体育社会学在学科建设中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健康第一”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适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如何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实现课程方案的整体优化;关注健康理念,课程内容的编选应有利于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的选用应改变重教轻学的现象,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重视教学模式的完善与重构,谋求教与学的最佳整体效益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跨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把握21 世纪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跨世纪课程体系,是世纪之交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和统计方法,总结80 年代以来修订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经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结果表明:本研究之课程方案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合理;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强,适合世纪之交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