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第17届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中国队进球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17届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中国队8场比赛13个入球的进球时间、射门地点、创造破门的进攻路线、进球与进攻方式、突破手段的关系,以及射门方式、进球队员的位置分布,寻求中国队进球的规律及进攻战术运用的基本规律和特征,为中国队在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全部64场比赛的169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球门正面的禁区是进球最多的区域,禁区前沿也逐渐变为远射的最佳区域;上半场进球总数比下半场低,进球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下半场开场前15min;射门方式的抢点直接射门进球数最多;定位球入球已成为球队进攻的主要手段,其次是中路进攻和边路进攻;任意球仍是定位球进球的主要类型,是防守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近两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取胜是足球比赛的根本目的 ,射门进攻是足球攻守矛盾的焦点。本文通过对近两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情况的分析 ,探索足球运动的进球规律 ,更好地把握世界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1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 :参加第 15、16届世界杯足球赛的 116场比赛的 5 6支球队。研究方法 :统计法、归纳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内容 :进球时间、施射区域、进攻配合方式、施射方式、进球队员位置分布。2 结果与分析2 1 进球时间在第 15届世界杯中攻入的 141个球除去 3个加时赛入球 ,90min内共入球 138个。第 16届世界杯赛入球171个 ,除去 1个加时赛入球 ,共在 90min内入球 170个。从上、下半时情况看 ,第 15届世界杯赛上半时进球 6 5个 ,下半时进球 73个。而第 16届世界杯赛上、下半时进球分别是 6 9个与 10 1个。可以看出 ,下半时入球比上半时要多 ,尤其是第 16届显得更为明显。说明各队上半时多采用试探性进攻了解对方 ,把决胜的时段推向下半时直至最后阶段 ,这反映出进球在时间上的特点。如果把 90min比赛分成平均的 6个时段 ,每个时段为 15min ,第 16届世界杯赛上半时开始阶段...  相似文献   

4.
韦宇  李玉 《体育世界》2011,(2):13-14
本文通过对2002世界杯足球赛中的部分进球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对本届世界杯射门进球的区域及方式进行研究,得出当今世界足球射门进球的规律、方式及特点。总结出运动中的阵地进攻和渗透是主要的射门得分手段。  相似文献   

5.
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复赛射门进球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十七届世界足球赛复赛阶段16场比赛31个进球的统计、分析,对射门进球的区域、方式,射门进球前的进攻区域及手段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本届世界杯足球射门进球的规律,对今后各级球队在训练和比赛中掌握和提高射门进球技术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2006 年世界杯足球赛进球统计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64场比赛147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比赛75~90min是射门进球高峰期;射门进球最佳区域是罚球区内球门区线附近;进球射门以右脚射门为主;直接射门是主要射门方式;进球以高球居多;传身后是有效的进攻手段,定位球的作用日益突出;前锋队员进球最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前8名球队的进球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从进球区域、进球时段、进球最后1传、进球进攻方式和进球时射门方式方面进行了研究,找出了进球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为今后的足球进球射门训练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第5届女子世界杯足球赛进球特征表明,全场比赛各时段进球不平均;进球最多的射门地点在一区和二区;创造进球机会的进攻路线主要在边路,特别是两肋;直接射门的射门方式进球最多,特别是包抄和补射;前卫进球数超过前锋。  相似文献   

9.
第15届世界杯足球赛射门进球统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参照借鉴FIFA技术委员会主任马洛茨基博士的方法(国际接轨、统一尺度)对15届世界杯足球决赛阶段进球时间、地点、脚法、动作方式及进攻战术、节奏等进行分类统计,找出射门入球的基本规律和特征。认为当今技战术发展的趋势、潮流与动向表明世界足球历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前言 举世瞩目的第十五届世界杯足球赛虽已成过眼烟云,但是二十四路豪强精湛的表演,尤其是球星们令人眼花缭乱的射门技术,至今仍留给人们无尽的回味。本文通过对本届杯赛141例入球的进攻配合手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旨在探索足球比赛射门活动的方式方法,寻找进球规律,以便为今后的足球训练提供点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0年国际足联南非世界杯定位球进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本届世界杯通过定位球进攻获得的进球数占总进球数的33.10%;通过任意球战术进球有18个,占48个定位球进球的37.50%;后卫队员在角球进攻中取得的进球数,占角球进球总数的64.29%;角球得分的主要地区集中在A区。  相似文献   

12.
西班牙男篮在此次世界杯上以8战全胜的战绩获得本次世界杯的冠军,而中国男篮只获得2胜3负的战绩没能挺进世界杯16强,更是失去了直接获得东京奥运会门票的最好机会,虽然还有机会参加世界杯附加赛,但出线的机会更为渺茫,本文旨在通过对此次世界杯冠军球队的打法进行统计分析,剖析出西班牙男篮阵地进攻打法的优势所在和阵地进攻的制胜因素。  相似文献   

13.
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球队控球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球队控球中进攻的传球次数及效果、发动至结束场区、进攻中断的原因、创造进球的最后进攻手段、中国队与世界及亚洲优秀队伍对比情况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届杯赛整体上传球次数越少,进球越多;传接球是导致进攻中断的主要原因;边路传中和中路传切配合是创造进球得分的主要进攻手段;中国队在控球能力上较世界及亚洲优秀球队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 1998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1999年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与 1999年、2 0 0 0年全国女子排球甲级联赛的研究 ,对每球得分制条件下影响一攻和防反的主要因素进行论证。结果表明 :发球、一传效果、防守效果、不同风格打法和运动员心理素质是影响每球得分制条件下一攻、防反效果的主要因素 ;与世界强队相比 ,中国女子排球队在后排进攻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第四届女子世界杯足球赛射门及进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四届女子世界杯足球决赛阶段32场比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射门次数、射在门内次数及进球数均以2区内为最多。创造射门机会战术运用结构模式为三种:后场抢断长传个人突破射门;中场发动快速边路长短传配合射门;前场定位球配合突破头球射门。射门次数及进球数量2区高于其它两个区域。进球高峰时段在上、下两半场的后15min内。  相似文献   

16.
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进攻指标的Q型聚类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通过对第16 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2 强、64 场比赛的5 项主要进攻指标的Q 型聚类,对32 支球队进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世界足球的发展趋势,并探索一种较合理有效的量化评价球队进攻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观察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第19届足球世界杯场均进球仅为2.27个,仅高于1990年世界杯。随着现代足球攻防逐渐平衡,世界杯进球数量显现减少的趋势。在不同比赛阶段,上、下半场的射门次数具有显著性差异;在进球球权转换中,后场、中场、前场的球权转换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但通过定位球(任意球、掷界外球、角球)的球权转换有显著性差异;进球数量随着比赛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多,随传球次数的增多而锐减;罚球区仍是进球的主要区域,前锋、前卫运动员进球数量占总数量的88%,进球前的传球方式多以传中、传脚下、直塞等为主,射门部位以脚背、脚内侧、头球、脚背内侧为主;比赛获胜球队与失败球队的控球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控球率占优球队获胜的概率更大。  相似文献   

18.
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各队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38  
通过对第 17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 64场比赛的 15 8个进球特征统计 ,结果表明 ,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 ,进球主要区域是在罚球区内 ,进球方式是以脚射为主 ,其中抢点直接脚射进球占比例较高 ,由中路发动进攻是进球主要进攻形式 ,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  相似文献   

19.
运用观察、录像统计、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五届女足世界杯中的6场淘汰赛阶段比赛及1场小组赛比赛进行边路进攻战术运用情况数据统计分析,寻求当代女子足球运动边路进攻战术的特点,为以后进行足球边路进攻战术的学习和训练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足球运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比赛胜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成功的由守转攻就是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由守转攻时刻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因此本研究以三大杯赛所有进球战例为依据,对由守转攻的类型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