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变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方案总是蕴涵着对原有课程的革新,认识课程变迁的过程及其必要性,能够加强课程改革的社会适应性和课程目标的针对性。通过对课程文化、体育文化和体育课程变迁关系的分析,从高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模式3个层面对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变迁进行分析,对于进一步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把握高校体育课程的变革方向和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差异、文化传承、文化变迁的视角下,对中关体育课程设计、中关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中美体育课程改革进行了比较研究,试图提出目前中国体育课程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文化价值取向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一轮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高校体育课程是体育文化的“精华浓缩版”,它不仅是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文化的反映,而且还担负着体育文化的改造与创新的使命。多元化体育文化背景下的高校体育课程的文化价值取向应依据“道并行而不悖,并育而不相容”的和合思维,丰富和发扬高校体育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体育课程改革文化动力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动力因子,即内驱力和外驱力因子进行分析,认为正是由于文化动力在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才导致了体育课程改革的频繁发生和体育课程自身的不断进步。同时认为,正确认识和把握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动力特征将有助于未来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后现代课程观的视角对体育课程文化的现实状态进行审视,探讨体育课程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属性,以及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文化的转向,提出借助于课程文化的转向丰富和发展体育课程文化体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体育价值观是指对体育价值根本性的看法和态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价值观也随之动态变迁,同时又存在着静态稳定性。文章通过梳理体育价值观嬗变历程即体育的生物观到体育人文观的发展脉络,探求了体育价值观变迁与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变革的关系,进而在分析体育人文观为核心的多元价值观在当今高校体育教育中地位的同时,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应以发展的休闲观为指导思想,以适应现在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阶段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对近几年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进行研究和分析,指出:大学体育理论研究与课程实施对象不和谐,同时趋向以学生兴趣为主,忽视了课程的文化建设。结论认为:应加强大学体育课程内在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利用综合资源提升体育人文观,课程教学中强化其应有的调控力和约束力。  相似文献   

8.
和谐文化视阈下的体育课程文化自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文化学视角分析体育课程,认为,文化自觉是体育课程文化的核心内容,"体育课程文化自觉"的提出,是体育课程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也是当今体育课程研究的热点.研究认为:体育课程文化自觉是多元文化的时代召唤,是和谐文化的现实诉求,是课程文化的理性补偿,课程是文化的发展方向.课程政策的先进文化引导、课程标准的整体文化价值建构、课程管理的弹性文化约束、课程实施中的自主文化创新是体育课程文化自觉的实践途径.坚持体育课程文化自觉,对课程文化建设和科学课程发展观的建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校园体育文化的和谐与人文精神,及特色体育课程的设置,完善了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养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科学体育锻炼方法,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营造崇尚健康文化氛围,推动高校和谐人文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红色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革命精神的高度凝练。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大背景下,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具有特殊意义。文章从理论层面梳理出红色体育文化融入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内涵特征及时代价值,从问题层面指出现实困境,从实践层面提出实施路径。研究认为:红色体育文化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具有历史、文化、教育、健康、强国等方面价值。存在教学双边红色体育意识淡泊、红色体育文化教学地域限制、红色体育文化教学模式固化、教学内容缺乏红色体育元素等现实困境。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可行路径:增强“主导+主体”教学双边意识、推行“有形+无形”智慧教学方法、实施“育体+育人”双育教学模式、丰富“项目+创新”学科教学内容等。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几所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隐性课程建设现状进行走访调查,分析了隐性课程基础理论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核心内涵,探讨了高校中制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各个因素,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隐性课程的建设中存在着很多不足,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普通高校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隐性课程建设,为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营造良好的隐形课程氛围。  相似文献   

12.
承袭课程改革思潮和人文奥运理念,佐以文化学、教育学等阐释体育课程文化内涵,多角度下剖析体育课程文化时代特征、社会意义、价值取向及发展趋势,审视体育课程文化的影响力,为体育课程文化的深入研究做铺垫,有利于逐步进化体育课程,指导体育课程文化自觉性建设;有利于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满足世界文化转型的时代需要;有利于民族文化综合创新,引导和谐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高校体育课程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为切入点,采用逻辑分析法,应用现代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对拓展训练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引人高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及价值进行研究。旨在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出新思路,新方法,为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和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课程观念的更新与转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综述和分析法,对高校体育课程观念的更新与转变进行了研究,提出并阐述的基本观点是:高校体育课程构建应突出学生发展与社会需要并兼顾学科发展;高校体育课程应全面关注人的发展;高校体育课程基础知识的内涵需扩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重视信息技术对高校体育课程教材的作用;教材开放,实现高校体育课程多样化;高校及其体育教师应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等。以此作为面向21世纪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材改革与构建研究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分析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开展的现状和不足的原因人手,阐述了整合教育视野下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提出了继续深化教育制度改革、更新观念、重视体育课程建设、丰富课外体育活动、高校体育文化产业化等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高校体育文化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区别与联系,以及高校体育文化的育人作用及特点。提出了加强高校体育文化隐性课程建设的设想,应以培养人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为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现状分析,探讨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前景与趋势,并提出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从培养先进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着手。对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理论做了研究和分析,以期对这一课题引起更多的关注和更深入的研究,为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更为完善的、更为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进历程中形成了具有独特历史底蕴和时代价值的红色精神,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通过使用课程与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深入发掘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的时代意蕴,可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必要的价值方向和精神动力,强化文化支持和拓展资源载体。在对党的百年红色精神进行课程化塑造之后,使之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要求结合起来,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结合,提高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质量。从推进路径的设计出发,以学生发展为导向,以课程改革为载体,以教育教学为手段,以运动实践为桥梁,可使红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落地环节能够更加符合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需要。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将会为全面推进党的百年红色精神在体育课程与教学中延续和传递创造丰富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程改革文化动力本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体育课程外部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改革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认为外部文化矛盾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支点,内部文化是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动力源.同时,还指出了体育课程改革的6个文化动力特征,即方向性、动态性、协同性、突变性、层次性和差异性.认为体育课程改革动力是由多种文化分力构成、由诸多文化因素之间的矛盾产生、具有主动力与次动力之分,体育课程改革的内驱力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