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现代体育远程教育内容优化选择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对于开展我国大众化,终身化教育具有里程碑式的进步意义。体育教育因其自身教学特点,对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特点,对不同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选择出最适合远程教育的部分。对体育远程教育的课程设置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计算机的普及和社会对高等继续教育的需要,以网络为核心的现代远程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方向。基于现代远程教育快速的信息传播能力、优良的资源共享性能、先进的双向交互和多媒体技术,构建高校体育课程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是对传统体育教育方式补充和发展,对我国体育教育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网络体育教学资源能为学生创造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拓展了教学时空,打破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有利于继续体育教育、终身体育教育。高校体育教育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与优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促进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国的体育远程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出现不仅是教育技术的改革,更是几千年传统学院式教学模式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迅猛发展,为基于网络手段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教育的未来将是形成一个全球化完整的网络教育体系。体育教育兼具体育与教育在新千年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寻求体育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尽快实现现代远程体育教育,可能是一条必由之路。文章根据远程教育在世界与中国的发生、发展,对体育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的交互融合、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尝试性探究。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的20多年,加速了我国现代文明和大众体育的进程,开发出更多的现代冬季体育项目,使其成为现代青年寻求刺激和娱乐的重要冬季活动内容,促进了我国冬季大众体育的发展。对我国冬季大众体育未来发展态势展开讨论,指出冬季大众体育的发展趋势与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5.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可以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符合世界科技教育发展的潮流,是我国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教育的战略措施。因此,本文主要从理论上探索体育进入高校现代远程教育领域的必要性和高校现代远程体育教育体系的构想等问题,旨为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体育教育的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和高校体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综合技术的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其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网络教学成为教育界一个新的热点,代表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根据我国体育院系远程教育的现状,提出进行远程教育的重要性和措施,为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远程教育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教育,1994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示范工程正式立项建设,这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开端,之后,有了较快的发展。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模式有:同步讲授和异步讲授,卫星广播电视,有线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VSAT远程教育网络或VSAT网与计算机相结合,视频会议系统远程教育网络,计算机程教育网络等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体育教育资源存在城乡差异,构建体育网络教育资源,通过远程教育可以实现异地异步学习,方便体育教师在职学习和提高,是解决城乡体育师资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未来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手段,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方便学习者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9.
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献资料、归纳法,依据现阶段信息网络化在我国体育领域开展的实际情况,从体育信息网络化所涵盖的主要应用领域体育电子政务、体育远程教育、体育电子商务及体育信息传播几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发展的现状,即:体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信息获取不平衡;体育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低;体育远程教育发展所必需的硬、软件缺乏;体育电子商务较落后,普及程度低。  相似文献   

10.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为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和国民体质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奥运金牌热形成强烈反差的仍是对全民健身的忽视和淡漠,大众体育与精英体育非对称发展。当前,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加大大众体育经费投入、高水平竞技运动与社会大众结合等举措显得异常迫切。只有大众体育与精英体育的协调发展,才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观,才符合新时期国家和谐、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