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吴兆祥 《安徽体育科技》2010,31(2):49-51,63
通过对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比赛决赛阶段部分球队边路传中的传球区域、传球目标区域和传球性质等技术指标进行比较析,探索现代足球比赛边路进攻中边路传中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3区为最佳传中区域,前点区、后点区为较理想的传中目标区域。  相似文献   

2.
蔺红伟  高峰 《体育世界》2014,(2):22-23,25
现代足球比赛中,边路进攻战术常常成为攻破敌方大门的有效手段。在比赛中由于中路防守队员密集,中路进攻遭遇到的阻力相对于边路也是大大增加。本文通过对2011-2012欧洲洲冠军杯联赛皇家马德里队小组赛的比赛边路传中的传球区域,传球目标区域和传球性质等指标进行分析,探索现代足球进攻中边路传中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区为最佳的传中区域;前点区和后点区为较为理想的传球目标区域。  相似文献   

3.
现代足球比赛边路传中基本特征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6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0场120队次,边路传中的传球区域、传球目标区域及两者比例关系等技术指标的统计分析,探索现代足球比赛边路进攻中,边路传中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3区为最佳传中区域.A、C区是较理想的传中目标区.  相似文献   

4.
中外足球比赛边路传中基本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001年中国甲A足球联赛、2000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十六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部分比赛(共计121场、242队次)边路传中的传球区域、传球目标区域和传球性质等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世界强队多在边路地带的2、3区传中,目标区域多为中路地带的A、C区;而我国甲A各队多在边路地带的1、4区传中,目标区域多为中路地带的A、D区;传球性质与世界职队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运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14届欧洲杯足球赛四强球队22场比赛的战术运用、进球指标和传控球的特征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欧洲杯四强球队在比赛中所采用的比赛阵型相对固定,战术运用更注重实效;本届欧洲杯的射门次数在增加,但效率不高;进球多发生在76min~90min时间段;2区为进球的高发区;边路传中成为进攻的主要策略;接球调整脚射仍是最主要的射门得分方式;前锋位置球员仍然是进球的主要力量;四强球队对比赛都有很强的控制力.  相似文献   

6.
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球队控球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球队控球中进攻的传球次数及效果、发动至结束场区、进攻中断的原因、创造进球的最后进攻手段、中国队与世界及亚洲优秀队伍对比情况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届杯赛整体上传球次数越少,进球越多;传接球是导致进攻中断的主要原因;边路传中和中路传切配合是创造进球得分的主要进攻手段;中国队在控球能力上较世界及亚洲优秀球队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7.
钟俊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3):260-262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冠军西班牙队与亚洲球队运用快速反击战术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亚洲球队对快速反击战术的运用都有了足够的重视,但由于后场发动的快速反击战术的效果不佳,使其运用快速反击战术的质量与冠军队西班牙队有较大的差距;亚洲球队发动快速反击时在传球路线和传球次数的合理性上与冠军队西班牙队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岳艳丽 《体育科研》2008,29(5):73-76
通过对第五届女足世界杯32场比赛111个进球的统计,表明下半场比赛的前15min是比赛进球的高峰期,总进球数的72.08%是在跑动进攻中完成的;超过3/5的进球都是在1~3人在1~15S中3次以下传球配合完成的,另外35.66%的进球通过定位球完成。完成全部进球的进攻战术结构模型有5种:后场抢断发动快攻个人突破射门得分是最基本的进攻模型、前场定位球快速发动射门得分是核心的进攻模型、中后场逐步推进发动阵地进攻射门得分是重要的进攻模型,边路进攻、边路传中和利用界外球进攻射门得分战术模型是有益的进攻战术补充,中场发动进攻中路传切配合进攻射门得分战术模型是最常用的战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参加第十五届世界杯足球决赛第二阶段全部比赛的16个队进攻方式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简洁、快速、实用成为战术应用的主要趋势;三次以下传球组织进攻的效果明显优于三次以上传球;快速反击被大多数球队采用.并且有新的变化;定位球和禁区角切入或传中成为主要的得分方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第5届女足世界杯32场比赛的962次射门统计,结果表明:本届世界杯射门次数增多,但是进球率显著下降;总射门的97.3%在E、B区完成,超过28的射门是由中前场发动进攻形成;定位球和抢断球发动进攻形成的射门最多;总射门的47.8%在完成前只有2次以下的传球,29.0%的射门形成时间在4s以下等等;形成射门的进攻战术模型有中后场发动逐步进攻射门模型,前场定位球进攻射门模型苘场发动阵地进攻射门模型,底传中、边路长传中进攻射门模型,中后场定位球、长传快攻进攻射门模型,边路射门、门前补射进攻射门模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亚洲队的失球分析,找出了亚洲队的问题,结果表明;亚洲队失球的主要因素是盯人不紧和未封住射门路线。亚洲队失球的主要区域是大禁区的中路。亚洲队失球球权来源主要是前场抢断和中场抢断。亚洲队失球时对方进攻方式主要是阵地进攻,其次是快速反击;在对方进攻路线上,中路和边路相差不大。亚洲队失球时对方射门的防守状态主要是弱干扰,其次是无干扰,强干扰较少。亚洲队失球时段主要是第5、第6和第2时段,下半场失球高于上半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找出亚洲强队和欧洲强队在进球方面的差距,对第12届欧洲杯决赛阶段的31场比赛和2005年亚洲区八强赛的进球进行了统计,对进球主要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进球数量上亚洲八强与欧洲强队有着显著的差距,每场平均进球数远不如欧洲强队;对进球区域的比较时发现,1区、2区、3区两者没有差异,但是在远射得分能力上亚洲球队明显实力不足;进球时间段和进球方式上两者基本没有差异,均符合进球时间和方式规律;进球前传球次数比较中发现,欧洲强队4次传球是进球数量的转折点,亚洲八强转折点是5次;进攻方式和进球队员位置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以排球比赛的一攻为切入点,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年第11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比赛的一攻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在面对世界强队的高质量发球时,其总体的接发球效果好于对手;二传传球的隐蔽性不及世界强队,分配球战术中,后排攻战术的分配球比例少于欧美强队,在接发球到位的情况下,快攻战术球的分配率高于世界强队;一攻进攻中,快攻是中国女排主要的得分方式,但得分效果差于交手的美国队与巴西队,而在前排强攻和后排攻方面,中国女排表现出前排强攻不强、后排进攻乏力的弱点。  相似文献   

14.
世界杯作为足球最高水平,直接体现或引导现代足球发展方向,是剖析世界足球运动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窗口。综合采用了多种科研方法,对南非世界杯比赛4强和亚洲球队的传球对抗强度特征的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当今足球传球对抗强度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总体在强对抗状态下传球的成功率较低,在弱对抗状态下传球的成功率最高;亚洲在前场强对抗传球和弱对抗传球次数上明显少于4强球队存在差异显著;在中场对抗强度无明显差异;在后场强对抗传球次数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排球吊球技术分析及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参加1998年第13届亚运会的中国男、女排,在9场比赛中运用吊球技术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吊球技术在排球运动技战术飞速发展的当今,它既可以对战术组成起保证作用,又可以大大丰富个人战术变化内容。加强吊球技术的教学与训练,不论从战略的高度或是从战术实施的角度来考虑,都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第29届奥运会女子手球队竞技表现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女子手球参赛前8名队伍的64场比赛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其目的是从多角度分析下,对各队的竞技表现特征进行全面的剖析,从而深入研究现代女子手球的竞技表现特征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现代女子手球项目比赛成绩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包括动运动员的体征、年龄、核心球员、守门员技术、进攻与防守技、战术的均衡发展与合理运用等因素;世界优秀女子手球队的最大特点就是进攻技、战术与防守技、战术的均衡转换特征,球队超强进攻是绝对不能弥补整体防守体系差所造成的负面效应的,这点从俄罗斯、韩国的失利以及法国队虽拥有最多的射门次数却止步前4强,说明防守体系的优劣对比赛的结果有重要影响作用,也进一步表明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才是制约当今女子手球比赛胜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