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三自主”选课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建立学生选课制是适应高校体育课程新一轮课改需要的举措。通过实践发现,新兴体育项目、趣味性娱乐性强的项目受到学生青睐;男女生选课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一些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受到冷落。“三自主”选课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选课制为不同系别、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创造了条件;选课制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学生选课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徐州医学院在校女生历年来参与体育课选课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女大学生体育选课存在以下问题:室内体育项目选课人数多,室外体育项目选课人数少;运动量小的体育项目选课人数多,运动量大的体育项目选课人数少;考试难度低的体育项目选课人数多,上课严、考试难的体育项目选课人数少;时尚新颖、娱乐性强的体育项目选课学生多,运动量大、健身效果好的体育项目选课人数少。这样过于满足学生的自主性造成女生怕吃苦、怕锻炼、怕考试的现象,使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健身功能无法得到体现。通过专家访谈法提出女生体育课选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集美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集美大学公共体育课各项目的选择及其班级数量的安排与学生实际意愿脱轨,不能满足学生选课需求;游泳课存在安全隐患,教学效果欠佳。建议多开设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改进选课模式、增加游泳课教师。  相似文献   

4.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管理软件能督促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多种组织形式全面开展体育运动,并能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程序通过近四年的试运行,发现该系统不仅能够全面记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综合情况;还可以解决高校多校区办学以来存在的体育课选课校区混乱、体育课难选、频繁选课造成的体育教学内容深度不够、体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选课过于集中、服务器难以承受等普遍存在的现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了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方式方法;程序设计中提出的特色体育项目传承培养制度等理念能够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不同柔性体育项目更新周期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结论:每半学期更新内容,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具有显著性提高;更新周期快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建议:适时更新柔性体育项目时,在内容与方法上应注意学生个体差异,降低学习难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趣;高校领导应加快完善教师、场地资源,完善教师技能,将更多创新、拓展的柔性体育项目引入课堂、课间,为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6.
高校冬季体育项目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研究认为当前黑龙江省冬季体育项目存在:教学专业场地严重不足,冬季体育课程设置单一,高校冰雪项目教师严重缺乏、教学素养降低,学生态度消极,热情不高,冰雪体育文化气氛不浓等困境。提出转变观念,解决冬季项目场地不足;丰富冬季体育项目设置、提高冰雪项目开展实效性;大力营造冰雪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认同度等发展对策,为促进黑龙江省冬季体育项目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是在体育专业教学、训练、竞赛实践中产生的。因此,有必要尽快找出产生这类问题的关键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运动保健学的知识和技能,指导和医务监督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学习、训练和比赛,发挥其预防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积极作用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将体育项目的具体运动方式教会给学生,学生学习掌握了运动的方式方法后加以训练,形成对体育项目的运动认知。随着学段的提高,学生所学习到的体育项目会有变化和增加,这是一种横向的教学发展,其好处在于教学涉猎面广,学生掌握技能多。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很可能会“浅尝辄止”,只学习到皮毛,只了解到形式,无法触及到体育项目内在的知识,无法掌握到体育项目的高水平技能。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深度学习成为了新的教学思考与教学方向,很多体育教师都在摸索尝试基于深度学习视角的不同触角,本文聚焦分层教学这一教学方法,探索如何基于深度学习视角来开展小学体育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大连市15所健身俱乐部与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选课现状及专选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就业于健身俱乐部趋势明显;体院健美操课程滞后于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健美操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校选课制对田径教学的冲击与应对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选课制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爱好选择体育课教学项目 ,体育教学部门根据学生不同项目的选择 ,安排具有较高专项教学能力的教师进行授课 ,或是挂牌授课的教学形式。体育课选课制教学形式的实施与发展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 ,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与内涵 ,受到了大学生和体育教师的极大欢迎。在实施了选课制的高校中 ,体育教学呈现出学生积极主动上课、自觉练习忘记下课 ,以及任课教师认真负责的喜人景象。随着普通高校大学生自由选择体育课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会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向着素质教育方向发展 ,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潜课程意义的论述,结合体育专业特点,提出了如何设计适合体育院系的潜课程,使潜课程成为显课程的有益补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与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调查闽南5所高校的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人手,对近年来福建省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改革成果作出初步评价,结果:现行体育教学内容、形式、方法不受欢迎,与大学生的意愿差距大;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未被认同。建议:把大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作为课程内容设置的重要依据,提高其实效性;加强体育课内容、形式、方法与体育生活的联系,使体育课程成为大学生所喜爱的学习内容和生活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研究我国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现状和体育改革的大量资料,走访一些体育专家,并对在校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影响学生体育与健康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目前高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的认识不一,体育还没有成为高校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此,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以利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高校公共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创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江西部分高校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大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心理倾向、公共体育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江西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在满足学生健身需求中存在的不足。认为应根据不同专业传授不同健身方法,降低技术标准与难度,将时尚大众体育项目引进课堂,丰富体育教育内容,构建江西高校公共体育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从全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调查情况看,社会体育专业存在着社会需求与培养目标的错位,培养目标与体育学其他专业重叠,就业困难、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十分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在调查社会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分析,提出淡化体育教学目标,将培养目标定位于以健身指导咨询和休闲体育经营管理为主的方向,同时提出优化课程设置和规范就业市场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地区体育健康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揭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结合当前体育课程一些主要理论,提出未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指出课程教学应强调终身体育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在教育形式上应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根据大学生的兴趣和社会的需要,通过快乐体育和休闲体育的教育模式,强化教学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运用指标序号法构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普通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体系。五个维度按照权重系数大小分别是角色适应、社交适应、生活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这说明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要求具有区分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运动项目本身特点来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勇 《安徽体育科技》2009,30(6):85-86,90
程课内外一体化,将课内、课外体育纳入体育课程体系,使之成为课堂体育的有机延续和有效补充。它拓展了高校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有限的整合并加以有效利用了体育资源,营造了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氛围,弘扬了校园文化,对全面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实现体育目标,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最优体育教学方法选择的途径主要有:调整已有的教学方法,注重多种方法的结合,灵活改变已有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优选体育教学方法的原则有:符合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符合学生学习的可能性,符合学校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