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浙江师范大学投掷训练队优秀运动员腰背肌的生物力学特征,探讨投掷运动员的成绩与腰背屈伸肌群力量的关系,为投掷训练和易受伤部位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德国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进行核心力量等速肌力测试,测试严格按照Isomed2000等速测试系统使用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结果:优秀投掷运动员腰背屈伸肌群等速向心收缩峰力矩随测试速度(30°/s~180°/s)的增加大体呈递减趋势,且随着角速度的增大,优秀投掷运动员的腰背屈伸肌群等速向心收缩峰力矩下降幅度(斜率K:伸-0.884小于屈-0.655)比普通人(K:伸-0.275小于屈-0.035)小,且优秀投掷运动员伸肌最大峰力矩的下降幅度要比屈肌小;在角速度为30°/s到120°/s时,最大功率随着给定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180°/s时又有所减小;腰背屈伸肌群峰力矩的角度在30°/s到180°/s时伸肌55.5°~58°大于屈肌的54.5°~56.25°,随着角速度的增大,大体呈上升趋势,在30°/s时峰力矩角度最小。  相似文献   

2.
我国优秀青少年女子跳高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18名二级以上青少年女子跳高运动员左右两侧膝关节进行等速测试,探析青少年跳高运动员膝关节向心屈伸肌群的生物力学特性,为运动训练、科学选材及临床康复等提供理论依据。利用Kinitech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青少年女子跳高运动员膝关节进行等速肌力测试,发现青少年女子跳高运动员双侧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收缩时的峰力矩随运动速度的增大(60°/s→240°/s)呈减小趋势,在60°/s和120°/s测试速度下同侧肌群表现为伸肌峰力矩明显大于屈肌峰力矩(P<0.05),而240°/s测试速度下则反之,同一测试速度下,左、右侧膝关节屈肌群峰力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峰力矩屈伸比(F/E)随运动速度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最大功率随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一测试速度下屈肌群与伸肌群最大功率无明显差异(60°/s伸肌除外),达峰力矩的角度表现为伸肌明显低于屈肌,并随运动速度的增加有增大趋势,而伸肌有减小趋势。达峰力矩的时间表现为随速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同一测试速度下表现出伸肌大于屈肌;相对峰力矩只有在240°/s运动速度下与大小腿比例(D/X)呈高度负相关。得出结论,青少年女子跳高运动员膝关节屈伸峰力矩变化规律与成年人基本一致,但双侧膝关节屈伸肌群做功能力较弱,应加强下肢肌群的速度力量练习。  相似文献   

3.
对个体膝关节伸屈肌群力学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实验对象为10名体院本科男生(20岁),用CYBEX6000测膝屈伸肌群的力矩。一套实验由6个角速度实验组成,分别是60°/s,90°/s,120°/s,150°/s,180°/s,210°/s。实验时,角速度间休息20秒,套间休息半小时。先每个人做3套实验。一天后,每人再做3套实验(实验为等动实验)。各人实验数据按关节角(间隔5度)、角速度组成样本后,求样本平均值和样本标准差。以样本平均值做各关节角的不同速度的伸膝肌群和屈膝肌群的参数曲线族。实验发现,膝伸屈肌群的肌肉力矩,在动作开始和结束的膝角附近,膝伸屈肌群的肌肉力矩离散度大,表现为样本标准差大。其他膝角膝屈伸肌群的肌肉力矩离散度较小。各膝角的肌群力矩参数曲线并不全是随速度的增加而肌群的力矩减小。膝屈伸肌群的肌肉力矩参数曲线族呈现反S形趋势。在高速度时伸肌群表现弱趋势而屈肌群表现强趋势。分析认为是小腿的重力效应。运动员个人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的参数曲线族,可与其高速摄影解析运动学结果对照。对其做膝关节测试范围内任意膝角任意速度的动力进行估计。最大肌群力矩参数曲线可提供各速度下屈伸峰值力矩比,为医疗保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ISOMED2000等速测力系统、ME6000无线肌电遥测系统,同步测试优秀跳跃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在不同速度向心收缩过程中肌肉组织的力学及肌电活动特性.发现,跳跃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在60°/s、180°/s、300°/s向心用力时力矩、功随着速度增加逐渐下降,而功率随速度增大而增加(P<0.01).sEMG显示,伸肌和屈肌均被最大程度地动员,且伸肌肌电各参数普遍高于屈肌.iEMG随速度增加而下降,RMS、MF和MPF均随运动速度增加而增加.力矩一功率关系以及功率-iEMG关系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快速运动时,功率与力矩呈不显著性相关(P>0.05),而与iEMG呈高度相关(P<0.01).等速测试与肌电结合可作为监测与评价运动员膝关节神经肌肉交互活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角速度重复训练期间腰背屈伸肌群等速向心运动时峰值力矩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瑞士产CON-TREX TP500型人体腰背肌力评估和训练系统,测评了8名体育教育专业健康男大学生进行三种角速度(45°/s、90°/s、135°/s)各13组重复训练期间(共39组)腰背屈伸肌群抛物线主动补偿模式下等速向心肌力指标.结果:1)在13组的重复训练期间,随着训练组数的增加,受试者的伸肌和屈肌峰值力矩均呈现先上升然后逐渐降低的趋势,于第7组(135°/s)时即出现显著性降低(P<0.05).2)在前6组重复测试中,三种速度下,第3组与第4组间的峰力矩值均高度相关.3)基于第3、4组的数据,45°/s时背伸肌群的峰值力矩显著性高于而屈/伸比则显著性低于90°/s及135°/s时的值(P<0.01).45°/s及90°/s运动时腰背屈伸肌群之间到达峰值力矩的平均角度存在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135°/s运动时二者则基本相同(P>0.05).结论:腰背屈伸肌群等速向心康复训练时宜采用3~6组慢速或中速方式;等速力量评价时应以第3组或/和第4组的测试数据为基础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实验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8名投掷专项二级运动员进行2种力量训练实验.研究表明,在振频为30~35 Hz,振幅2mm,加速度为25~30m/s的训练条件下,经过8周的振动力量训练,2组运动员峰力矩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尤其是Ⅱ组峰力矩增长幅度远远高于Ⅰ组,但组内检验两组均未呈现显著性差异.振动力量训练对Ⅱ组腹部肌群最大功产生了显著影响,而I组却出现了下降.在30°/s和180°/s测试条件下,Ⅱ组腹部肌群的总功增值幅度明显优于Ⅰ组,但在60°/s测试条件下,Ⅰ组腹部肌群总功的增值幅度要略高于Ⅱ组.实验后两组运动员躯干屈伸比均出现了变化,但振动力量训练对躯干屈伸比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结合训练实践,运用ISOMED2000等速测试仪对我国男子散打主力队员膝、肘关节屈伸肌群肌力特征进行测试与分析。结论:不同等级散打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离心收缩、膝关节伸肌群等速离心收缩相对峰力矩值在60°/s、180°/s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收缩、屈肌群离心收缩相对峰力矩值在各角速度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等级散打运动员肘、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收缩在300°/s、离心收缩在240°/s时达到力矩梯度最大值,且差异显著。说明基础力量、中快速力量及快速动作爆发力能较好地反映专项运动水平,相对峰力矩、力矩梯度数值越大,专项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利用Cybex6000肌肉力量等动测试评定系统,对10名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的躯干肌群的力量进行向心等动测试,测试速度分别为60°/s、120°/s、180°/s、240°/s.测试的结果表明优秀赛艇运动员的躯干屈伸肌群的相对峰力矩、相对功均随着测试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屈伸肌群的相对功率随着测试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屈肌在240°/s达到最大值,而伸肌在180°/s左右已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07-2013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女子甲组田赛前八名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跳跃类项目的整体竞技水平要优于投掷类项目;(2)跳跃类项目中跳远和三级跳远竞技水平的发展优于跳高;投掷类项目中标枪竞技水平的发展要优于铅球和铁饼;(3)跳高、跳远、标枪及铁饼的竞技水平发展较为稳定;三级跳远和铅球的竞技水平发展不够稳定。  相似文献   

10.
文烨 《中国体育科技》2012,48(4):71-77,89
目的:研究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和普通在校大学生肘关节拮抗肌活动在等动屈伸过程中的差异。方法:以8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和8名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Biodex等动测试仪和Noraxon表面肌电仪记录上肢肘关节等动屈伸过程中作为拮抗肌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力量特征和表面肌电信号特征。肘关节伸肌和屈肌分别在最大等长收缩、15°/s、30°/s、60°/s、120°/s、180°/s、240°/s条件下进行3次最大等动离心屈伸运动。以标准化的均方根振幅(RMS)和标准化的峰值力矩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对于大学生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来说,随着肘关节速度的增加,两组受试者的屈伸肌力矩都呈下降趋势,大学生表现为速度大于60°/s时伸肌力矩大于屈肌力矩(P<0.05),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表现为伸肌力矩低于屈肌力矩,但没有统计学差别(P>0.05)。大学生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都表现为在向心收缩时不同速度下随着主动肌力矩下降,拮抗肌激活水平表现为逐渐增高,且所有线性拟合系数r2>0.7。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拮抗肌肱三头肌的激活水平(在MVC时:10.1%±5.2%,240°/s时:15.1%±6.6%)要显著低于普通高校大学生(MVC时:29.3%±8.8%,240°/s时:38.0%±15.1%)。而作为拮抗肌的肱二头肌激活水平在普通大学生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拮抗肌/主动肌肌电活动比要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P<0.05)。结论: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肘关节拮抗肌肱三头肌的激活水平要更低,这可能是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对肘关节周围肌肉进行长期训练的结果。而两者拮抗肌肱二头肌激活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两者在日常活动中肱二头肌作为拮抗肌经常为了克服地心引力受到同样的刺激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