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赖晨 《收藏》2016,(5):98-99
自人民币发行以来,其面额系列中,唯独于1953年3月在苏联帮助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时发行过3元券(见图),它只出现了一次。那么,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细节呢?发行背景新中国建立后,国民经济已经逐渐恢复和基本稳定,发行第二套人民币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央政府决定发行第二套人民币。经过中央财经委员会批准后,中国人民银行聘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式廊、罗工  相似文献   

2.
第三套人民币是1962年4月15日开始陆续发行的。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国家财政金融状况开始好转,为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商品流通,方便群众使用,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设计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等13种版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流通硬币共铸造发行了4套,第一套是从1955年开始铸造的硬分币。1980年开始铸造第二套流通硬币,即人们常说的"长城系列流通硬币"(见图)。1991年开始铸造第三套人民币硬币"牡丹币";1999年开始铸造第四套人民币硬币"菊花币"。长城币的由来197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指示沈阳造币厂设计试铸长城流通币。同年1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长城币投产发行,并由上海造币厂开始生产。长城硬币包括壹圆、伍角、贰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3,(7):184
藏品内容介绍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当时已经消除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市场物价稳定。国家财政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连续几年收大于支,国家商品库存、黄金储备也连年增加,货币制度相应巩固和健全,并独立统一。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人民银行自成立起至今已发行了五套人民币,防伪技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渐进式发展模式,并迈进世界印钞造币工业先进行列。纸币的防伪技术主要包含钞纸防伪技术、印刷防伪技术和油墨防伪技术。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到1953年12月,5年间共发行12个面额,62种版别,1955年5月10日全部停止流通(图1)。第二套人  相似文献   

6.
钟成华 《收藏》2011,(7):108-109
第二套人民币中"壹分、贰分、伍分"纸币,是在1955年3月1日发行流通,钱币收藏爱好者称之为"八分票"。当时物价低廉,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纸分币的频率极高,因而发行数量较大。后来为了延长分币使用寿命,降低印制成本,于1957年12月1日发行铝镁合金分币取代纸分币。  相似文献   

7.
陈桥 《收藏》2020,(5):122-124
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计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种面额。第三套人民币自开始发行起,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前后历时38年,是五套人民币纸钞中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在第三套人民币中有一个独特现象,就是其中的1角券在短短的3年内曾进行过两次大的改版,而形成了三种明显不同的版别(以色彩和主图内容为区别),即1960年"枣红"1角券(图1)、1962年"背绿"1角券(图2)、1962年"棕色"1角券(图3)。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票券在短时间内进行两次改版呢?本文结合相关史料和时代背景,对此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银行于1953年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其中有一张特殊罕见的拾圆纸币,它于1957年12月1日发行,1964年4月15日停止使用。这张拾圆纸币规格特殊:209mm×85mm,正面主色为黑色,图案为国徽和多色牡丹图。固定国徽水印纸,工农像和中国人民银行,三字轨,七位数号码,左边空白  相似文献   

9.
正1955年3月1日,我国进行了人民币币制改革,开始发行新币值人民币,邮票的面值自然也要与新币值接轨。第一套新币值邮票是1955年6月25日发行的纪31"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邮票,随后又在当年7月16日开始陆续发行普8"工农兵图"普通邮票。按照邮电部的规定,旧币值邮票发售至1955年12月31日,至1956年3  相似文献   

10.
周金科 《收藏》2015,(7):68-69
中国人民银行于1955年3月1日发行(1953年版)第二套人民币壹分、贰分、伍分纸辅币,联称8分券。票券上三罗马冠字后有7位阿拉伯数字号码(简称冠字号码、冠号),用以表示该券印制批次与编号。1957年12月1日,人民银行铸行首套1分、2分、5分流通金属币(即55年版铝制硬分币),后连续多年大量发行,广泛流  相似文献   

11.
正四套人民币采用一次公布、分批发行的方法,从1987年4月27日首先发行1980版伍拾元券和伍角券开始,到1997年4月1日发行1996版壹元券止,前后历时整整10年才全部发行完毕。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时间,一般认为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7年。当年11月15日,财政部上报了关于设计新版人民币的报告。11月21日,中央政治局审查批准了这个报告。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发行工作就是从此开始的。实际上,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工作开始的时间,要远远早于1977年,其设计工作饱经磨难,最初三次设计方案,受"文革"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2.
瑛子 《中国集邮》2001,(2):38-38
随着中国钱币发行史上第一枚塑料纪念钞的问世,人民币的发行品种进一步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至目前为止,中国人民银行已先后发行了5套纪念人民币、建国50周年纪念钞、迎接新世纪塑料纪念钞、以及第二套人民币纸分币、第四套人民币四联体、第四套人民币八联体、第四套人民币三十五联体、第四套人民币10元四联体、第四套人民币50元四联体、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竖三联体和建国50周年纪念钞竖三联体等款式和内容多种多样的联体钞。  相似文献   

13.
卢伯雄 《收藏》2014,(4):98-10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着手设计第五套人民币。1997年4月,画家刘文西创作的毛泽东头像素描稿被采用,雕刻师徐永才和许马荣依据素描稿分别创作了毛泽东头像手工雕刻稿。钞票原版制作好以后,按照第五套人民币一次公布、陆续发行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张同光 《收藏》2015,(5):82-87
1987年4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发行新版人民币的命令》。从1987年4月27日起,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发行采用了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办法。第四套人民币主币有1980年100元、50元,1990年100元、50元,1980年10元、5元、2元、  相似文献   

15.
"八分纸币"     
近年来邮、币、卡收藏品市 场购币人群日益增多,除收藏第 一、二、三套和纪念金银币外,还 有相当一部分人寻觅和专集"八 分纸币"。 "八分纸币"又称八分票,它 是由1953年版壹分、贰分、伍分 组成,属第二套人民币中的辅 币,是我国发行面值最小的纸 币。 八分纸币有两种分币:一种 为罗马冠字并带有阿拉伯数字 号码的纸分币,发行于1955年  相似文献   

16.
曹骋 《集邮博览》2012,(6):66-67
格陵兰岛邮政于2012年3月和5月共发行四套新邮,其中3月21日发行一套,5月7日发行三套。 北欧八国自2010年开始直至2014年期间每两年联合发行一套以"北部海岸"为主题的邮票。作为北欧成员的格陵兰岛于3月21日发行一套邮票,共2枚(图1),面值分别为8.00丹麦克朗和9.50丹麦克朗。  相似文献   

17.
吴伟忠 《收藏》2006,(2):98-99
我国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共有12种面值,62种版别;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1种面值,13种版别。目前,这两套人民币都早已停止流通,进入收藏领域了,其中不乏珍稀品种。笔者经过多年的比较分析,现将这两套人民币(共计75种版别)分为4个等级,其中一级5种,二级5种,三级10种,余下的55种皆为四级。  相似文献   

18.
卢伯雄 《集邮博览》2010,(10):90-91
1987年4月27日起,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共九种面额,14种版别,其中80版50元是第四套人民币中在发行日首先投放市场的,及时满足了流通领域第三套人民币中无大额货币的需求。随着纸币防伪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80版50元流通5年之后,于1992年8月20日发行了改版后的90版50元,90版50元增加了安全线,并采用了无色荧光油墨印制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黄山 《上海集邮》2020,(2):41-43
2014年,英国开始发行皇家宫殿系列邮票,第一套是白金汉宫,它是女王的办公地和伦敦住所,6种宽幅票给出了白金汉宫从1700年到2014年六个不同年代的景观,图1是1846年的景色,另有4种邮票的小全张展示宫殿的内景。皇家宫殿系列邮票第二套发行于2017年,是英国王室的家族城堡——温莎城堡,同样的6种宽幅票展示了温莎城堡的外景和内景,图2显示从城堡通往大公园的路景。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作为我国的法定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充当一般等价物,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5种职能。然而,作为一种艺术品和文物,人民币又具有了“收藏价值”这种特殊职能。人民币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欣赏、普及知识、文物史料、保值增值等几个方面。 从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至今,我国先后发行了5套人民币。第一、二套人民币,已经分别于1955年5月10日、1999年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