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站在"形式逻辑"的立场上,我国一些体育学者提出"中国体育Sports化问题",易使中国体育偏向竞技发展,从而陷入竞技化发展的误区.然而,从"自然语言逻辑"的"约定俗成性"和"多义性"看来."中国体育Sports化问题"根本不存在.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科学》2015,(4):71-74
采用文献资料法,探讨现代体育传媒化发展的现状、症候表征以及价值反思。研究发现:体育传媒化是一个技术化的转换过程、市场化的调整过程以及体育娱乐化的演变过程;然而,体育传媒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过度商业化、消费化的倾向,大众体育和传统体育公益功能丧失;因此对体育传媒化发展而言,切不可因为商业逻辑和市场驱动,而漠视体育的价值理性与公共属性。  相似文献   

3.
站在“形式逻辑”的立场上,我国一些体育学者提出“中国体育Sports化问题”,易使中国体育偏向竞技发展,从而陷入竞技化发展的误区。然而,从“自然语言逻辑”的“约定俗成性”和“多义性”看来,“中国体育Sports化问题”根本不存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少宇 《体育学刊》2004,11(4):30-32
中国的体育文化和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也很独特,中国的体育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和天人合一两个方面,对它加以批判地继承和发展有利于新时期中国体育文化的良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竞技体育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化发展的最高层次。校园体育化则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训练、课外活动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学生参加课外体育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化,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紧密联  相似文献   

6.
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呈现的观光化发展为背景,以中国朝鲜族摔跤(希日木)的观光化发展为研究对象,透过体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先后4次,历时近3年时间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史料整理、文献文物收集考察、采访调查等方式,结合从中国、韩国、日本收集文献史料,阐述中国朝鲜族希日木的观光化演变。运用体育人类学进行观察,分析朝鲜族希日木在观光化发展中的现象,总结"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竞技体育的强势冲击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竞技化、市场化和校本化发展模式来应对与消解全球化危机。仔细审视和梳理现实状况,发现3种模式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文化的断裂,由此可能会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学理上讲,断裂是由现代性造成的,因此,需要通过文化寻根来重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发展模式,以消除现代性的后果和化解全球化危机。  相似文献   

8.
我国体育学界普遍认同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是西方化的观点,而实际上,近百年来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无论出发点还是最终目的,都并非如此。其实质是在自身文化基础之上的自觉式现代化。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中国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和中国体育文化的西方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论述中国体育的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根据变化的世界文明势力的力量对比,阐明我们所担心的中国体育文化的西方化是不可能的,并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由于近年来在"奥运战略"的影响下过于强调武术竞技化的发展,致使武术的存在形式逐渐单一化.为了打破当前武术发展单一化的局面和突破武术入奥失败后的发展瓶颈,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对竞技体育的软式化发展理论进行了探析,就软式化发展理论运用于武术的发展进行了科学的解析.结果表明:武术软式化发展将是武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略之一;武术软式化发展的途径主要有继承、分化和派生;武术软式化发展的基本技术路线是武术项目通过减少运动负荷强度、降低技术难度、增强运动的娱乐性和提高运动的文化品味等软式化过程之后,形成软式化的武术项目,然后通过这些项目的普及、推广反过来促进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校园化作为一种独特的、高层次的社会亚化,以其独特的方式和作用存在于学校。而作为校园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体育化,可以说是推动校园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催化剂,有时也会成为校园化的重头戏。它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运动作为手段,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化。它不仅包括体育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等内容,也包括体育精神、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观、体育行为风尚等,因此,对于学生基本道德规范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方国清 《体育学刊》2007,14(1):76-78
一个真正健康的和谐文化总体应该包含文化与武化。文化乃以文教化,通常借用礼乐等美、善的事物去涵养人、陶冶人。武化则在于成就人阳刚之身躯气质。文化与武化实无优劣之分,其共通之处都在于“化人”与“人化”,对人进行尽可能完善而全面的教育,促使人的心灵各能力获得相互渗透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足球球迷文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历史背景、民族心理、体育文化、体育产业等多角度、多方位全面系统地研究球迷这一业余体育团体文化,为促进我国群众性体育团体开展体育文化创建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唐代的舞蹈文化是中华艺术史上的瑰宝,是吸收异域文化和传播东方文明精华的博大载体。它内在地凝结着唐代特有的审美文化理想,是时代风尚的艺术反映。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先进体育文化及其创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运用体育学、化学的理论综合研究先进体育化。体育化是人类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先进体育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为指导,即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不断创新的理论勇气,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于中国特色的体育实践活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体育强国理想和体育精神支柱;同时,坚决摒弃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这是中国先进体育化前进方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尚力精神--论现代体育的文化符号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以"符号-文化哲学"为哲学基础,以体育作为"人性圆周"上的文化符号为逻辑起点,梳理现代体育的"原典价值",追溯现代体育在中国传播的思想背景,环视当代中国体育的演变,在汉语语境下,建构了尚力精神:以"力本论"为轴心,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崇尚追求体力、意志力和生命力的意识和信念.文章最后阐述了在中国"实用理性"仍占上风的文化背景下,建构尚力精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查阅相关传统太极拳与文化学的相关资料和文献,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和创新的理念的指导下,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基础都是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实现飞跃。传统太极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其理论博大精深,主要源于古代哲学思想、传统养生学、中医学等其基础理论。传统太极拳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佛家的定慧等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传统太极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沉淀的反映,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一个缩影而其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阴阳对立统一,形神兼备,修身养性等众多思想也正是中国炎黄子孙所长期追求与寻找的传统文化思想。然而,传统太极拳的健身价值深受专家学者和普通百姓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练习太极拳,它已经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健身运动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中国体育文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面对人类文化日益趋向世界性与民族性的21世纪,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应采取立足于本民族体育文化,向世界体育文化开放的战略.随着中国全面走向世界,中国体育文化也必将成为在当代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世界体育文化组成部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应致力于挖掘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民族精神,强化民族性,建设当代体育文化,并以此立于世界体育文化之中,为世界体育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整合方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化学的视角,探讨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进行科学整合的方法,提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进行科学整合的方法是:①健全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心态;②唤醒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觉;③首要的方法是求同存异;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整合还需要文化移情。  相似文献   

19.
回溯剑在古代工匠、君王、文人与武士等社会角色之间演绎的各种文化事象,梳理古代剑文化发生、发展与变迁的特征.结果显示:剑经过古代先贤的附魅与写意,已经不再仅仅是纯粹的武器,而被赋予了刚正不阿与正气磅礴的伦理色彩与道德范式,在历史长河中往往成为拥有权力地位的表征、文武双全的标志,浪漫侠义的彰显,精益求精的典范,正义之气的化身,传统哲学的折射等文化意蕴而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20.
武术文化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武术作为一种独特的、内外兼修、蕴含深刻哲理的传统文化,以多方面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民族个性。发扬光大武术文化的坦荡、博大的精神内涵,对理解东方文明的精髓,对民族自立、自尊、自强和凝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