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阎泓 《收藏》2015,(3):144-145
安思远(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是纽约知名古董商兼收藏家,原苏富比教育学院中国区首席代表、资深艺术品市场顾问,于1929年7月13日出生于美国。他从小就对收集古玩感兴趣,从收集中国邮票开始,逐渐进展到收藏鼻烟壶、书画、古籍、碑帖等藏品,成为著名的中国文物收藏家。2014年8月3日,安思远辞世,享年85岁。  相似文献   

2.
论古玉收藏     
古方 《收藏》2006,(3):74-77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古代艺术品的收藏热已席卷全国。玉器是中国古代艺术精华之一,也是人们收藏的热点。还有更多人跃跃欲试,准备投资玉器收藏。笔者试对目前社会各界的古代玉器收藏现象作一简要分析,以期引起同行兴趣。  相似文献   

3.
岳岩 《收藏》2011,(10):I0040-I0042
《收藏·趋势》:您觉得中国古董在美国艺术品市场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孟斐:在美国。中国艺术和古董市场的确很活跃。美国人喜爱和欣赏中国各个时代的艺术品,从汉代以前到当代。美国人普遍喜欢中国文化。从购买中国艺术品中获得了很大的乐趣,美国的中国艺术市场是很健康的。  相似文献   

4.
张东 《收藏》2006,(12):92-93
在众多的古代艺术品中,我唯独热衷于收藏古代铜镜。通过20多年来不断的探索和奔波,我已收藏了百余面铜镜,并在收藏和鉴赏方面有了一些心得。同时,在收藏铜镜的过程中,有些经历是难以忘却的。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2,(20):101
作为主办方,《收藏》杂志社社长、"2012西洋古董·艺术品博览会"总策划杨敏在接受各方媒体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通过努力,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全新的收藏时代,审美和生活将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得走出国门的中国人有更多机会认识世界,从经济到文化,有能力了解国外艺术和文化。视野扩大之后的中国人有能力欣赏西洋古董艺术品,也有能力消费和收藏世界顶级艺术品,西洋古董艺术也开始全新历程。设立西洋古董艺术品博览会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搭建一个连接西方古董商和中国消费者的平台,满足国内市场对于  相似文献   

6.
牟建平 《收藏界》2011,(10):34-38
由于艺术品的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决定了其具有较大的保值和升值的优势,近年来.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古董珍玩、油画、家具、古籍善本等艺术门类高价拍品层出不穷.屡屡打破成交纪录.尤其是书画板块.亿元拍品迭出.成为投资的新热点,来自各种社会游资更助推了艺术品市场的全面通胀.也助长了泡沫的出现急功近利、盲目投资等现象使风险加速累积,也滋生了赝品泛滥等乱象.艺术品资本化成为眼下的一个发展趋势。这些严重阻碍了艺术品市场的良性发展.已经让中国的文物艺术品在海外市场受损.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将对中国的收藏市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该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做到理性投资?以下这篇文章作者谈了一些个人观点.为购藏者提供了一些指导.也希望对热衷收藏书画门类的投资者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1,(7):I0041-I0047
非常凑巧,就在制作本期专题的时候,来自第24届欧洲古董及艺术品博览会(TEFAF)的一份材料显示,参加本次展览的古董商——利特顿·轩尼斯亚洲艺术公司推出的专题古董正是围绕香品展开的,让我们不妨从该展商的系统走进香品收藏深处。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5,(7):164
2015纽约佳士得亚洲艺术周呈献一系列拍卖、讲座及公开活动,当中以3月17日开拍的"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最受瞩目。安思远先生因其对亚洲艺术的开创性研究及非凡眼光在亚洲及美国广受敬仰。他不仅是一名杰出的收藏家,更是开拓西方收藏视野的先驱,而作为成功的艺术品交易商则将艺术之美泽及同时代的藏家同好。安思远先生于2014年8月逝世,此次"锦瑟华  相似文献   

9.
王晶 《收藏》2012,(20):94-100
2012年9月7日,西洋古董商、行业专家、藏家与爱好者从国内各地及海外汇集历史名城西安,参加"2012西洋古董·艺术品博览会"。本届博览会由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陕西炎黄收藏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收藏》杂志社联合承办。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一时间成为行业焦点。那么,这一迄今为止国内最高级别的西洋古董专业博览会到底为收藏市场带来哪些信息呢?  相似文献   

10.
韩涧明 《收藏》2008,(12):3-5
奢侈品与内地收藏之间从来没有井水不犯河水,在收藏市场中不断价格飙升的古董与艺术品本来就在奢侈品的范围当中。只是,奢侈品这个概念,对于中国内地过于陌生。奢侈品几年间的快速发展,并没有让社会公众看清奢侈品的真面目,铺天盖地而来的西方奢侈品潮流就像一个巨大的谜局。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2,(20):92-93
随着西安"2012西洋古董·艺术品博览会"的召开,西洋古董收藏正在快速深入中国内陆。与博览会倡导"艺术生活化""可以买的博物馆"同步,西洋古董与中国藏家的接触,也充分体现出生活融入的味道。鉴于西洋古董在中国市场处于初始阶段,建仓成为一些投资者的选择。那么,西洋古董的市场实际状况到底如何呢?本刊记者的调查将为您提供参考。藏  相似文献   

12.
周文新 《收藏》2006,(3):139-139
太平盛世,收藏热日益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将收藏古代艺术品作为一种投资方式。现将本人10多年收藏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忠全 《收藏》2009,(12):177-177
河南日信拍卖有限公司2009年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将于12月13日在郑州大河锦江饭店隆重开槌。本次拍卖会将推出书画、钧瓷、古董珍玩三个专场,拍品共计600余件,可谓精品荟萃,群宝斗艳,给艺术品收藏爱好者以极大的惊喜。  相似文献   

14.
王立军 《收藏》2014,(7):2-2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祖先留给我们的思想和物质财富的结晶是古代艺术品。"盛世收藏",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民间收藏市场波澜壮阔,收藏爱好者达到数千万之众。但令人遗憾的是,赝品泛滥已成为影响我国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顽疾,成千上万的收藏爱好者用自己辛勤汗水换来的却是一件件假货,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悲剧,让人痛心疾首!  相似文献   

15.
《收藏界》2015,(3):16-17
当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兴旺势头,是历史上所罕见的。这自然是由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国人生活富裕度的大幅提升所催生的,也与信息化的媒体和公司规模化炒作不无关系。尤其各种公司的大规模资金投入艺术品市场,加上各个阶层的人怀着各种动机和目的,介入艺术品收藏市场。有人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为收藏而收藏;有人是想通过艺术品收藏,使艺术品能得到保护和文化传承;有的艺术家为了通过收藏艺术品的过程,品赏艺术品的  相似文献   

16.
开篇语     
敏行 《收藏》2008,(9):3-3
盛世收藏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日新月异.近十几年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置身这样的时代.《收藏》杂志是幸运的,作为国内最先面世的综合类收藏期刊.她和众多读者一道共同见证和经历着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从萌动到繁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杨敏  戴克成  杨茜 《收藏》2012,(20):24-27
汇集世界顶级艺术品收藏的第26届法国巴黎古董双年展于9月14日至23日在巴黎大皇宫举行。除绚丽多彩的艺术品外,双年展的现任掌门人——法国国立古董商工会主席戴克成先生更是焦点人物。这位在中国考古学、青铜器、金银器方面均堪称全球最资深的专家,曾参与西安唐代新城长公主墓的研究与挖掘,在考古界地位极高。业内普遍认为,巴黎古董双年展近几年的风生水起,包括在古董方面非常专业的筛选,均与这位掌门人密不可分。本刊赴法国参观报道期间,特别会见了戴克成先生,请他就本届双年展及中国藏家关心的有关问题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06,(6):173-173
《2005年艺术品拍卖排行榜》;《老商标收藏》;《鉴评本怀素自叙》;《古玩指南》;《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中国现代书画鉴定》。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0,(2):16-23
为使读者全面了解2009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的丰硕成果,本刊将约09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对收藏爱好者进行文物艺术品收藏和投资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冯飞龙 《收藏》2007,(3):25-25
回顾中国艺术品市场所走过了的十多个年头,我们看到了艺术品拍卖公司的蒸蒸日上,看到了艺术品古玩商人的发达。然而,在大好形势下,我们也看到,高雅的艺术品有时只不过是一个被炒作的筹码,而有些价值低下的,只要能靠上艺术品之名,买进卖出只要能盈利,就被认为是最好的艺术品。由于评定艺术品的价值标准错误,而导致艺术品收藏的现状更为复杂,这正是艺术品市场初级阶段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