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节与五味     
许磊 《健身科学》2008,(4):38-39
《黄帝内经》饮食养生观之五味调和(一)《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被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其主要部分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其研究价值不可估量,同时,虽然它是中医学的重要典籍,但是也不乏饮食养生之道,其中所占篇幅最大的莫过于五味调和。  相似文献   

2.
疾病与五味 <黄帝内经>对于疾病与五味的关系的论述主要强调五味适度的重要性,否则就会导致疾病.  相似文献   

3.
各类食物虽各有其味,但不外乎酸、甜、苦、辣、咸这基本的五种。按照中医的说法,食物的滋味不同,其作用也不同。据《宣明五气篇》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辣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甜入脾,是为五入。"因此,五味与人体的健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调配得当,则可增进健康,有益于延年益寿。但若五味过于偏嗜,也可诱发疾病。  相似文献   

4.
许磊 《健身科学》2008,(11):37-37
疾病与五味4、甘食过度之害甘性食物主要起到补益作用,不仅包括甜味食物,还包括高脂、高蛋白的食物,即大家熟悉的"三高食物"。4.1高糖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一份有关人类死因的调查分析显示,长期高糖饮食者的平均寿命,比正常饮食者短10~20年。长期高糖饮食,会使体内循环失调。糖属酸性,摄入过  相似文献   

5.
五味知多少     
人们始终离不开饮食中的五味——甜、酸、苦、辣、咸。按照中医的说法,五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酸味】由有机酸产生,如醋酸、乳酸、柠檬酸等。医认为,酸味入肝。适当吃酸食可促进食欲,有健脾胃之功,并可增强肝脏功能,提高钙、磷元素的吸收。酸还具有消毒的作用。但过量服食可引起胃肠道痉及消化功能紊乱,故脾胃有病者宜少食。【甜味】糖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中医认为,甜味脾,吃甜食有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肌肉疲劳、调和胃、止痛、解毒等作用,但过食甜腻之品,则会壅塞、滞,不仅使血糖升高、胆固醇增加,并且还会引起身体缺及…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中的运动养生思想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经验和成果,并汇集成《素问》和《灵枢》。养生防病是《黄帝内经》的重要思想之一,运动养生又是《黄帝内经》养生学的一个分支,书中虽未明言运动养生,但其中记载的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等一类运动方法,应为运动养生的先导。本文从《黄帝内经》的宇宙观、生命观等基本观点出发,探讨运动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未病     
“治未病”一浏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它认为医术高明的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如果等到疾病已经生成,乱子已经变得不可收拾冉动手去干预,那还有什么用呢?就好像人已经快要渴死了才想到挖井,  相似文献   

8.
左鹏 《集邮博览》2012,(10):61-61
自从迷上了网络集邮,浑身上下总有使不完的劲儿,整日忙着上网查找资料、交换邮品、交邮友、读文章、写文章。日子过得紧张充实。时间久了,自然滋生出一番酸甜苦辣成的感触,这种喜怒哀乐难式的“五味经”,只有经历了网上淘宝的邮友才能切身体味得到。  相似文献   

9.
五味与养生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辛味能宣散,能行气.通血脉,适宜有外感表证或风寒湿邪者服食。近代研究认为,辛味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强淀粉酶的活性,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并有祛散风寒、疏通经络的功能。如外感风寒感冒者,宜吃具有辛辣味的生姜、葱白等食品,以宣散外寒;  相似文献   

10.
以自然之道     
顺应自然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黄帝内经》)。也就是说,人作为生存在浩瀚自然界的一分子,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即所谓天人台一。“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黄帝内经》)。就是说人体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有着神奇而微妙的相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忠 《健身科学》2012,(12):40-41
《李忠教授谈:癌症病人怎么吃》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早在3000年前就认识到饮食问题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黄帝内经》,这是中医防病治病的宝书,其中关于饮食有这样精辟的论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粱之变,足生大丁。"这两句话,简单而意义深刻。大家想想,很多疾病的产生不正是因为饮食失调所致吗?饮食所伤,往往影响1.癌症十有八九是吃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孔德 《武当》2010,(8):46-48
中国内丹学是一门特殊的生命科学。它的最高目的是追求人心性的彻底解放,智慧的与道圆通,和肉体的超原质变化、无限自由、超脱生死。这一独特的生命科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然其近两三千年来,坚实的理论根自于《黄帝内经》、《阴符经》、《道德经》、《周易》,以及反映这些哲学思想的伏羲、黄帝、老子、周文王、庄子、孔子等著名代表人物身上。  相似文献   

13.
养生与长寿是人们最关心的事,然而,如何正确养生?身体与心理在养生当中相互间有什么样的影响?人们对此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常常事与愿违,求寿反夭。而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却对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接上期)三、内在的洞察力《黄帝内经》所说的内容,大多源于对天地自然的感悟。它开篇全都在讲东南西北和春夏秋冬。它是一本很独特的医书,在很大程度上它并不去讲怎么治疗一种疾病,它更像一个老师,引导我们如何去顺应自然的力量。所谓自然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最古老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对养生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提出了养生重在预防和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基本观点,并从饮食、精神、活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防病延年:《黄帝内经》很早就确立了预防为主的养生观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就包含了未病先防和已病早治防变的积极思想。实际上,《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的各个方面,无不体现了这种防病延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一、天下-身体-自组织《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非常独特,它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我国古代文化当中,被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  相似文献   

17.
蒋维明 《武当》2001,(5):18-18
针刺大小周天治病法是在祖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理论指导下,通过针刺关元等特殊穴位,并施以作者独创的调气手法,快速打通大小周天,以调节人体阴阳,是治疗疑难疾病的高级针法。  相似文献   

18.
《武当》2001,(6):24-24
大小周天针刺治病法是在祖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理论指导下,通过针刺关元等特殊穴位,并施以作者本人独创的调气手法,快速打通大小周天,以调节人体阴阳,治疗疑难疾病的独门绝世针法。  相似文献   

19.
武术文化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已经提出了和的问题。和,是社会政治的理念,也是哲学与审美的范畴,是哲学与审美的一种境界。《国语》中有八九十处提到和字。惠和、慈和、协和辑睦。声和而有七律,和五味。《礼记》中有八十处提到和字。讲乐者天地之和气也。《礼记》还提出了政和、和气、和天地、和四时的概念。《礼记》并提出致中和。《论语》中提出和为贵,和而不同。《孟子》中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是一种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20.
一、自我保健 意义深远 1,防病于未然,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说明了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重要意义。要未发预防,已发能治。现代人更应树立自我保健意识,强化自我保健行为,发展自我保健功能.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建立预防疾病的科学观念。“十分疾病三分治,七分预防靠自己”,防病于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