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纪贤  佚名 《新体育》2003,(9):31-31
盛夏8月,2003年安踏全国极限精英赛Xcellent在北京隆重开幕,迎来了创办五周年的辉煌时刻。安踏全国极限精英赛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泛的“中国极限运动第一赛事”。 该赛事以“全力推动中国极限运动及其文化的发展,引领运动时尚潮流,为广大青年开创全新精彩的运动世界”为宗旨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媒体的关注,获得了空前的社会反响。 2003年,秉承“不断创新与超越”的办赛方针,该赛事首次增设了成都分站,将高水平的比赛带入了广阔的大西南。赛事的总奖励价值也提升到人民币20万元。而  相似文献   

2.
作国际越野挑战赛两大顶级赛事之一的七星(另一赛事为莱德赛)国际越野挑战赛已在我国举行过两届,7月底第三届赛事将在云南大理举行.这顶在国际上日渐风靡的极限运动赛事是如何诞生的?说起来令人意外,它竟源于一块帆船赛.  相似文献   

3.
根据职业网球赛事价值创造的CES模型,对中网的价值主张、价值评定、价值维护进行了分析.认为必须以城市营销实现政府对中网的价值主张;满足赛事观众需求,创造体验价值;整合推广中网品牌,建立赛事利益隔绝机制;积极推进战略适配,实现赞助商价值主张;创新运营方式,实现赛事转播商价值主张.  相似文献   

4.
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中,“马拉松”这一极限运动逐步从专业群体走向普罗大众,我国各类城市马拉松赛事蓬勃开展。反思这股“马拉松热潮”背后所隐藏的民事法律问题,尤其在比赛中受伤与猝死现象逐步增加的背景下,赛事组委会应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首先,分析人身伤亡事故的风险来源与法律适用困境,厘清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其次,对人身伤亡民事责任的构成作出具体分析,从赛事组委会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的角度出发,分别解读其归责原则与免责事由。再次,解析人身伤亡民事赔偿,比较我国与美国赔偿机制的差异。最后,提出人身安全保障路径:完善救济途径,实现保险赔偿、组委会补偿与民间基金赔付互补;加强法制监管,完善赛事行政管理规定;尽到告知义务,做好赛事宣传工作。组委会应在提高赛事数量的同时,提升赛事品质;在承担民事义务与责任的同时,履行其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极限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它强调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身心潜能,挑战自我。在21世纪,极限运动已成为风靡全球、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运动。文章通过揭示其特征,评价其价值,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对于促进极限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山地户外运动赛事价值功能、赛事规模、项目设置、赛事区域分布与运营主体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赛事发展的对策:强化政府部门间的合作,建立协同发展机制;与相关服务业有机结合,突出文化娱乐性;加快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构建由政府主导的商业化运作模式;突出赛事主题,提升赛事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青年文化与极限运动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浩然  刘嘉丽 《体育学刊》2005,12(3):135-137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青年文化运动推动了部分极限运动项目的诞生,使早期的极限运动带有明显的青年叛逆文化特征.然而随着美国青年文化的发展与转向,极限运动的叛逆特征也逐渐弱化,转向了以追求休闲娱乐、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多元价值取向,从而表现出了极限运动发展同青年文化发展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赛事认同关乎标志性体育赛事的长期稳定发展。基于认同理论,运用Bootstrap、线性回归方法展开赛事认同对标志性体育赛事发展影响机理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赛事认同对标志性体育赛事中赛事质量、赛事环境、赛事营销和赛事管理服务均具有显著的影响;赛事品牌形象在赛事认同与赛事环境和赛事管理服务的影响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举办地意向在赛事认同与赛事质量、赛事环境和赛事营销的影响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参与意愿在赛事认同与赛事质量、赛事环境、赛事营销和赛事管理服务的影响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感知价值在赛事认同与赛事管理服务的影响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感知综合实力分别对赛事认同与赛事质量、赛事环境、赛事营销、赛事管理服务的影响关系起调节作用。研究证明了赛事认同与标志性体育赛事发展的关系路径,为促进我国标志性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9.
随着BMX竞速(小轮车竞速)被国际奥委会纳入2008年奥运会正式的比赛项目,极限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极限运动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青年文化的发展与转向,极限运动从早期的叛逆特征,逐渐转向了以追求休闲娱乐、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多元价值取向,从而表现出了极限运动发展同青年文化发展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周知,马拉松跑是最富挑战性的运动项目之一。当今,马拉松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除了奖金最高和参赛运动员水平最高的"马拉松大满贯"6站赛事外,在我国内地,每年都有近20场的马拉松赛事,越来越多的马拉松爱好者投入其中,它已经成为全民健身的一项重要运动形式。马拉松运动是一项超长距离的极限运动,对参赛者而言,不仅是体力、耐力的考验,更是生理和心理上的挑战。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1.
巴西民众示威游行反对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影响生活质量,提醒我们思考举办赛事的利弊和决策方式。它启示我们办赛要量力而行,要留有余地,要科学决策。建议让办赛与业绩脱钩,使体育赛事回归自然;采用群策群力的方式,提升决策的合理性;有所为,有所不为,让赛事惠及地方百姓;建立问责制度,杜绝铺张浪费;创新办赛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2.
体育是“一带一路”倡议人文交流的重要依托,体育赛事对实现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英联邦运动会的长期举办推动了英联邦国家的整体发展,是体育赛事交流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英联邦运动会与“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的对比,分析其对“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的借鉴作用,并探讨“一带一路”体育赛事交流的构想与策略。认为:开展“一带一路”体育赛事交流应建立“一带一路”体育组织,组建相应的工作机构,举办“一带一路”国家运动会;构建“多边体育合作机制”,不断扩大“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的覆盖面,重视赛事风险并避免负面影响,鼓励、支持多国举办“一带一路”体育赛事。  相似文献   

13.
当今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已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角逐的目标,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对提升城市和地区形象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可能给地方政府与民众带来经济和社会负担。本文基于公共管理视角,在分析举办大型赛事利弊的基础上,提出积极申办大型赛事应同时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兼顾到公众利益,政府应积极推动职能转变,举办决策应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必须体现公民的意愿,建立公众参与的民主决策制度,从而构建透明、公开、合理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刘滨 《冰雪运动》2015,(2):43-45
通过对我国申办冬奥会、冬奥会志愿服务和冬季体育志愿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了申办冬奥会志愿服务具有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在申办冬奥会过程中完善冬季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做出培育冬季体育志愿者的社会资本,形成冬季体育志愿服务的持久化、常态化,建设专业化、制度化的冬季体育志愿服务队伍等一系列前瞻性思考,以期推动冬季体育运动在我国有一个新的更大的发展,成功申办和举办冬奥会.  相似文献   

15.
加强对大型体育赛事运行的法律规范与调控,是依法治体和对赛事提供良好保障的客观需要。以全国运动会为例,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对大型体育赛事运行的法律依据、举办权的依法取得、组委会的法律定位、竞赛主体的法律关系、赛风赛纪的法律规制、市场开发的法律保护、相关风险的法律防范和纠纷争议的法律处理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体育赛会越办越多,但暴露出各种异化问题。通过对我国举办体育赛会中出现的异化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当今体育赛会的功能异化表现为:过度政治化,部门利益挟持和发展定位不准。对于异化的克服应从重"赛事"回归至重"竞赛",并注重对体育自身发展的影响。具体措施为:改革竞赛体制,改革职业俱乐部管理体制,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体育联赛制和完善体育赛会的法律规制,精简体育赛会的数量和规模,提高体育赛会质量,促进体育赛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项目本质特征是指运动项目在比赛规则的允许下,以获得最佳运动效益为目标,在生物力学、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和运动智能学等方面表现出的主要特征。在我国的竞技训练过程中存在着“重形不重质”的问题。只有对项目本身内在的、微观的和动态变化的细节进行剖析,正确理解项目本质特征,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为提高竞技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苏南地区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能给举办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促进经济的增长,尤其能提高体育产业的质量,加快当地城市化进程,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等。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常州3市)大型体育赛事为研究对象,就苏南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及影响苏南地区赛事举办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策略,为促进苏南地区体育赛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型体育赛事作为一项特殊的人类社会活动,在承办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体育赛事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的胁迫效应及其特点,认为承办体育赛事主要对城市的大气环境、水资源、土壤资源和声环境等领域产生胁迫效应,并且具有不确定性、动态变化性和叠加性等特点。针对体育赛事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胁迫效应的现象,提出赛前加强赛事举办城市生态承载力的评估、赛中加强赛事举办城市的生态环境监控和赛后加强举办城市生态环境的修复补偿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