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转型及现状作系统总结,剖析"举国体制"和"全运战略"条件下我国竞技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产生根源,提出以生产性投资观点看待竞技人才成长投资及运动员人力资本形成,明晰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刺激运动员人力资本多元化投资、完善全运会制度等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坚持和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已不仅仅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研究指出,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根本制度,是具有独特优势的核心竞争力.把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根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有机分离,有利于坚持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根本制度,完善其具体制度;对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理论资源、理论基点、价值目标以及动力等问题形成相应观点.  相似文献   

3.
后奥运时代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渐进式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法、访谈法,研究近10年学者对后奥运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走向的不同观点.得出结论:(1)中国社会经济状况越好,竞技体育成绩越好,举国体制更是倾向于渐进式改革;(2)后奥运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还会继续渐进式改革,并且方向会越来越明确,效果也会越来越好;(3)后奥运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主要依靠"存量稳定、增量发展";(4)举国体制"增量"的成长,既可能成为改革"存量"的一个有利因素,也可能成为延缓"存量"改革的一个条件,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还能坚持多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谢韬与塞尼特的学术观点引出对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讨论,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提出: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是建国初期特殊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对振兴竞技体育起到过极大作用。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越来越质疑"举国体制"存在的合理性,其弊端是制约了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甚至成为制约竞技体育自身发展的瓶颈。最后总结出中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一定要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潮流,符合国家国情和社会的发展形势,当体制无法再创造应有的价值和效益时,多元体系的构建与共存成为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利益整合与举国体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利益属性以及举国体制的演化与利益分化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具有私益属性;原有的举国体制出现了利益分化;利益整合首先必须保证竞技体育公益属性不受冲击,但必须承认并鼓励私益的获取;举国体制转型的实质是利益总量的增加,而利益总量的增加需要利益整合;举国体制需要利益分配机制、利益激励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约束及制衡机制等制度体系保障。  相似文献   

6.
着重探讨英国"举国体制"的战略特征及其对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启示。研究发现,英国举国体制具有体育资金多元化,体育资金流向透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科学、系统,机遇平等等特征。为此,发展中国竞技体育可借鉴其优点,扩宽体育资金来源渠道,细化每一项资金的用途,大力投资获奖多的项目,同时也扶植劣势项目,在保障优势项目冲击奖牌的前提下,也为劣势项目争取资金,有足够的经费租赁场地、购买器材,得到专业指导,从而提升其实力。还可以借鉴英国金字塔型人才培养结构,将学校培养和社会培养、全民体育锻炼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结合到一起,避免学训矛盾和过早专项化问题;提高女性运动员的参与、决策地位和体育资源,并为残障运动员提供充足的经费、信息、人力和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型"举国体制"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体育"举国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建立既能保持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又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体育"举国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在"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下,建立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的多元体育结构;通过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的相互作用来引导、调控、整合政府与社会的体育资源;建立多元化的竞技体制,形成专业竞技、职业竞技、业余竞技多元互补的竞技体育运行机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坚持财政与市场双轮驱动的原则.其运行机制的主要特征是以市场机制来调动与整合全国的体育资源;事权分离,管办分离,在政府的主导下实现真正的体育社会化;改变从中央到地方的线性训练竞赛体制,逐步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非线性体育体制;改变以往单一的专业竞技体制,代之以专业体育、职业体育、业余体育多元并存的训练比赛模式和运行机制;引进国际通行的市场招标方式,运用市场化机制对政府体育投入实施管理;建立国内赛事与国际赛事并重互补的竞赛格局.  相似文献   

8.
关于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以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以政府为主导,以体育系统为主体,以整合优化体育资源配置为手段,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国家层面上形成目标一致、结构合理、管理有序、效率优先、利益兼顾的竞技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不能简单地用举国体制来替代体育体制。竞技体育是公益事业,属于公共事务,必须由政府来办。举国体制因为符合竞技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而有效。我国现阶段用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体制发展竞技体育是正常的、理性的。改革举国体制和坚持举国体制存在目标一致、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9.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基本内容体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制度体系。通过对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基本内容体系的逐一分析,指出各个体系之间既相对独立,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支持,在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中,共同为实现奥运战略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举国体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一直采用的是国家投资办体育的"举国体制"模式.这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使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长足进步的同时,也积累了诸多问题——偏重竞技成绩而忽视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缺乏吸引和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制度环境等.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周洋获金牌后的肺腑之言再次折射出"举国体制"竞技人才培养模式下中国运动员夺得金牌与没有夺得金牌,尤其是能不能夺取奥运会金牌的两重天地.在要靠金牌数来博取体育强国位置的思维方式下,一切瞄准金牌的强大奖励机制成为必然.而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代竞技体育的内涵已发生改变,正逐渐演化成为一种"以人为本"的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文化种系.在此背景下,突出"人本位"文化内涵的新型培养模式的研究迫在眉睫.研究新型的竞技运动人才培养模式,并初步建立了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落实与实践"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完善举国体制,推进我国新型竞技运动人才的培养,实现"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陕西、甘肃两省关于“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问题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陕西和甘肃两省现行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研究认为,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在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仍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使之更好地适应我国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引进市场经济机制、开展竞技体育运动是未来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内涵和基本框架,阐述了在现阶段我国发展竞技体育为什么只能是现行的体制,而不是其他别样的什么体制,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特别是在运行机制和技术层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在总结梳理我国竞技体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后奥运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宏观背景的变化与构建和谐体育的新任务,通过系统分析,为我国"后奥运时代"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总结了7条宏观对策:(1)实现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先行;(2)实现微观举国体制向宏观举国体制转变;(3)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向一体化方向发展转变;(4)实现竞技体育一元功能向多元功能转变;(5)实现由追求奥运会金牌数量向追求奥运会金牌含金量的转变;(6)实现运动员管理由社会本位向运动员本位转变;(7)实现运动训练由科技攻关向科技先导转变.  相似文献   

14.
《少年体育训练》2008,(4):F0002-F0002
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中国竞技体育在世界大赛中战胜强手、取得辉煌战绩的根本保障,对我国体育事业的成就和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体育事业的决策和支持,也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内涵和基本框架,阐述了在现阶段我国发展竞技体育为什么只能是现行的体制,而不是其他别样的什么体制,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特别是在运行机制和技术层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内涵的理解以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认为体教结合培养有文化的高水平运动员势在必行,提出了坚持、丰富和完善举国体制的思路,对于更好地发挥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作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从我国竞技体育中的体制管理和运动员管理两方面阐述了以"举国体制"为主的组织管理模式存在竞技体育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衡等问题,从非正式组织的视角对问题进行解构分析,提出并重新认识竞技体育中的运动员管理的问题引入多元灵活的组织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奥运会我国女运动员获奖情况为分析切入点,从社会制度与举国体制、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传统文化与性别平等、运动队管理与科学训练、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与项目的战略结构调整、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体育商业化、女子竞技体育职业化与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世界女子体育的蓬勃发展等方面,探讨中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以及影响此现象的社会学因素.提出坚持和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保障女运动员的基本权益、加强对女子竞技体育的宣传、进行项目的战略结构调整、加强训练的科学性、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夯实学校体育基础、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女子竞技体育职业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利用文献检索法、访谈法,从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背景下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当前运动员在训练的同时又作为在校学生,其受教育程度严重非理性弱化的表现和后果,理论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和法治根源,并最终从教育法角度探讨了其受教育权得以回归的法制途径,笔者认为对在校运动员受教育权法治保障的关键在于教育理念的回归和教育申诉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内涵及历史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通过对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基本概念的梳理。分析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历史成绩及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发展阶段,并将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与计划经济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