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松 《体育教学》2013,(1):26-27
俗话说:教研之道则是以教之为本、研之兴教、训之有道、行之有效。在新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的教研理念、新的教研方式、新的教研评价、新的教研员与教师关系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意味着体育教研员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教研员的基本素质也赋予了新的发展内涵。教研员不仅仅是学科教研的服务者、指导者与研究者,更是学科教研的引领者、促进者、创新者。因此,新时期  相似文献   

2.
陈培林 《体育教学》2014,(11):50-52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基础教育已从外延扩展为主转变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轨道上来。学科教研工作对教研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教师认知水平出发,从教师能力实际出发,从教师工作实际出发,为教师们参与教研提供实实在在可读、可学、可做、可获的东西,让区域内的教研看得到、摸得着、有生气、有成效。"五个一"作为校本教研的抓手,"三级教研"作为教师学习提高的平台,"课题问题化"作为教师科研的切入点,便是我区近几年体育教研工作得到很好实施的一些策略,教师们不但接受,而且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也收到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行为,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研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没有教研工作的积极作用,新的课程改革则难以实施。针对新的课程  相似文献   

4.
<正>体育教研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对促进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师教研素质与教学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基层学校体育教研中,由于教研机制、指导思想、教研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致使教研效果并不显著,教师的教研意识和能力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也直接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研活动的参与,"强调教师成长"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倡导的三大基本理念之一。文章选择体育教研方式中的"看课"、"评课"进行探析,意在促进教师专业进步和学生全面发展。事实上,掌握了有效的看课、评课方法,对教师来说,有助于其正确归因、优化策略;对学校来说,有助于教研活动的推进、深入,保证办学与育人的良性循环、品位与理念的持续攀升。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背景下江苏体育教研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教研工作也应有新的思路。我省近五年来的体育教研活动是以服务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实验工作为中心来开展的。由于江苏省教育厅对体育教研工作的高度重视,也由于全省体育教育工作者的热情参与,使江苏体育教研呈现出一种新的活力和效应。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王竹平 《体育教学》2013,33(9):33-34
区域体育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组织有效则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抓实常态教学基础之上,通过同课异构、教学沙龙、科研观摩等活动来提高教师综合专业素质,通过搭建比赛平台,赛训结合,提高教师教研能力,通过体育教师技能大练兵和考核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通过检查和暗访规范体育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2011,(11):77-77
体育教研是体育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但并非所有的老师都已牢固掌握教研方法,如有些人对如何有针对性地且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感到困惑,有些人对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找不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还有些人对教师的科研方法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感到无助等等。基于此,转变教师的教研观念和重新认识教研内涵,以期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等刻不容缓。本专题从大教研观展开对教研问题的多视角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教研活动是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方式之一,更是促进体育教师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作用,却是需要教研活动组织策划者着重关注的。通过以往的教研活动不难发现,不少教师在体育教研活动中的参与是微弱的,对课的思考是凌乱的,对课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一、忌教研活动无目标 教研活动应该在校领导、教研组长的组织下,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充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科学,根据本校和教师个人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组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结合教研组教研目标,制定出教师个体目标。有了目标,教师才会通过努力达到目标,否则教师无目标,没压力,没动力,就会使教研活动流于形式,阻碍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忌教研活动无计划   教研组和教师依据教研组目标和个体目标,制定出教研组和个人的具体计划。避免无计划,想起什么就研…  相似文献   

11.
做课,一种更适合体育学科特点的新教研形式,正日益凸现出其创新性和实用性,为体育教师的教研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什么是做课?怎样做课?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从说课谈起。说课作为一种教研形式和教师教学评优方法,在全国学校体育界已是路人皆知。可以说,在20世纪末,  相似文献   

12.
体育集体教研活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书春 《体育师友》2010,33(2):49-50
当前进行集体教研活动是各校的共识,体育学科也在进行着集体教研活动的探索,体育教师的集体教研活动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教师之间知识、技能、经验等资源共享的有效环节。但在现实的集体教研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无法体现体育教研活动与其他文化课的区别,有的是在走形式,没有较好的评价体系等,本人结合多年的实践提出一些想法,重点关注体育教研活动的形式、内容、制度及一定的评价体系等,以期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对宁波市11个县市区部分中小学的体育教研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以鄞州区为实验基地,探讨体育教研活动模式与教师的成长发展关系。结果发现:沙龙式教研活动等五种教研活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而形式上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更受教师的欢迎,特别是在课改下,体育教师对新理念的理解、课程的实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体育师友》2018,(2):51-53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观察法等,探讨中学体育教师教研活动的开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中学体育教研活动在赣州市城区开展的较好,但在县城以下处于起步阶段;体育教研活动能够在基层开展,但内容及形式不够丰富;体育教师对体育教研的认知水平一般;各级学校对体育教研活动的重视程度不一。根据体育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更好地开展体育教研活动,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2012,(1):47-48
体育教研是体育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本专题从大教研观展开对教研问题的多视角讨论。讨论活动"以研究促教学"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研究为手段展开本专题的讨论。本期重点讨论体育教研的方式方法,论坛上很多网友参与了讨论,有一些经验值得借鉴,对此进行了归类和整理,希望能够带给一线教师更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随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传统的体育教研形式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迫切需要体育教研活动方式的改革和教学研究制度的创新。于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说课”这一新的教研活动形式便应运而生,并逐渐形成规模。一、说课及其类型体育课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因而,体育说课也具有其特殊性。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说课更加注重教师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等方式开展合作教研活动。体育说课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学规律,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和规定的时间内,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借助语言和有关的媒体手段,面对同行教师、教…  相似文献   

17.
一问:您从事教研工作多年,请谈谈教研的功能与作用。教研工作本身就是从教育现象中发现规律,认识规律的活动,无论是对课堂教学规律的认识,对教师成长规律的认识,还是对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认识,在基础教育发展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研在  相似文献   

18.
如何上好冰上课。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冰上滑行基本动作。是我国北方大专院校冬季体育课教学中最为关切的课题之一。其中开展好冰上教研活动,搞好对冰上课的观摩与评议是一个重要的教研方式。为此。对冰上课的观摩方式、评议的方法与重点作以探析。以求达到冰上课教师间的相互启发、提高认识、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及交流经验,以达到提高冰上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成军 《体育教学》2014,(5):52-53
本文例举体育教研活动的一些现象,分析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研中缺乏反思.通过实践和思考,认为体育教师对体育教研活动反思的本质是一种有体验的身体活动和有意识的心智活动的“结合体”,并且分为基础、中级、高级三个层次.采用“单一反思”的教师需要反思自我专业成长的方向和方法,采用“双向反思”的教师需要反思自我对现有专业发展的理解、目标和方向,采用“多元反思”的教师需要反思专业发展水平如何向深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于素梅 《体育教学》2012,(4):40-42,2
体育教研工作开展的好坏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人为因素对教研的效果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且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作用。本文主要谈四类人群,即领导、组织者、指导者、一线教师,在体育教研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同的人群将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也确实存在多种现象及问题,为了能够有效促进体育教研工作的开展,有必要对"人为因素与体育教研"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