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形意拳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见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形意拳社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影响山西省形意拳社团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山西省武术运动主管部门制定管理政策和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形意拳文化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技击性和健身性两种属性。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时期,已逐渐发展成为强身、健身、修身养性的全民健身体育项目。在社会转型时期要保护、传承、延续形意拳文化的特性,需要学习、借鉴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经验,丰富和推动形意拳文化的理论研究,积极参与国际体育大舞台的竞争,显示形意拳文化的价值和魅力,走一条民族化、科学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形意拳与太极拳传承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形意拳与太极拳在理论发展、技能练习、生存价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形意拳存在理论发展的保守性与片面性、技能练习形式枯燥,内容强度较大、生存价值发挥滞后等问题。提出形意拳可以在保持自身本质特性的基础上参考太极拳的发展,从而得到一些有益启示。这对于保护中华武术发展的完整性与传承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实践法、文献综述法、定性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形意拳进校园的探索与实践。针对埇桥区武术协会在宿州市教体局的领导下进行的传统武术进校园的探索与实践,分析了形意拳在校园开展不仅能够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探索建设文化强国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5.
形意拳作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学生担负着形意拳这一拳种的继承和发扬,根据国家体委段位制教材的编写,认为将形意拳初段位教学内容设为中学体育课教学内容,对形意拳的继承和发扬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符合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为中学体育武术课注入新的活力,提高习武人口,促进形意拳的继承和发展,并针对学校开设形意拳初段位课程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2017年是我第二次参加中华武术大学堂名家讲堂形意拳班了。上期在杭州的大讲堂,李克仁先生系统教授了形意拳三体式、五行拳、五行连环拳、形意拳国家一段套路等。随后一年中,我遵照习练,逐渐感觉到初窥门径。看到《中华武术》杂志上介绍,今年李克仁老师继续在大讲堂任教,传授形意十二形拳,当即决定报名参训。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形意拳,是我国众多武术门派中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优秀拳种,与太极、八卦掌、少林拳并称为中国北方四大名拳。形意拳最早曾名"心意拳",亦称"心意六合拳",它扎根于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其形成与发展均受到传统文化的极深影响。在拳理拳法、功法技法、演练方法、套路编排、武德修养以及养生技击等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哲学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又因本身所具的独特运动风格和深厚文化内涵,所以愈来愈受到海内外广大形意拳爱好者的青睐与瞩目。  相似文献   

8.
“形意拳”得名之来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意拳”得名之来历王文清形意拳,古拳谱称“心意拳”、“六合拳”或“心意六合拳”,相传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形意拳是由心意拳发展演变而成的一个拳种,它与太级拳、少林拳、八卦掌并称为武林名拳,在中华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形意拳的得名,众说不一。...  相似文献   

9.
王亮光 《精武》2010,(5):59-59
形意拳是中华武术中的优秀拳种。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随着形意拳历代传人的无私推广和大力弘扬,形意拳的知名度愈加提高,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国际友人的喜爱和欢迎,学练的人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0.
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中华武术文化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分析武术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价值。主要结论:中华武术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内在价值主要表现在追求人自身的和谐、人际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外在价值主要表现在中华武术文化能够化解个体心灵的信仰危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危机、人与社会间的人文危机、人与自然间的生态危机以及异文明间的价值危机。建议:促进中华武术文化自身的和谐发展;加强武德宣扬;突出大众武术的主体地位;加强理论研究,促进中华武术文化的现代化;加强中华武术文化和合思想的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口述整理和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梳理分析了近代以来形意拳的发展脉络,从其发源地的自然环境、经济结构、武术模式、组织形式、发展现状以及传承中出现的不良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研究认为,形意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其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发展地方特色上有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法等,从经济学、体育学等视角探讨明清晋商对山西形意拳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厘清了晋商为何选择形意拳;晋商及其商业发展的产物镖局、镖师对形意拳传人、传承氛围、技术与理论的创新、拳种传承地域与传播效果、拳种风格与特点、传承制度与文化构建等产生的影响,以期促进地域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现代武术是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在文化内涵、理论体系、评价模式及外在表现形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与对比研究,试图从中窥探中华武术发展的足迹与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4.
形意拳拳学特点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意拳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拳法上主要以象形取意、内外相合、三体功架、虎步单重、裹身低势、侧身调膀和势整劲巧为特点,构成了形意拳明显不同于心意拳和其他拳种的拳学特点,在中华武术流派中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5.
宋宝贵 《精武》2007,(1):18-18
作为中华武术四大名拳中形意拳的一支,宋氏形意拳流传至今已有百余年了。宋氏形意拳创始人宋世荣、宋世德兄弟自幼聪明好学,喜读书,涉猎诸子百家,多才多艺。读书之余,常习练家传少林拳和家藏《易筋  相似文献   

16.
形意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主要拳种之一,它与太极拳、少林拳、八卦掌一样在中华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形意拳的由来 关于形意拳的起源,众说纷纭。据现有资料记载,形意拳的创始人当属明朝末年山西蒲州人姬龙凤(有的拳谱记做姬隆风或姬隆丰)。据清雍正年间拳谱《心  相似文献   

17.
布秉全 《中华武术》2006,(10):49-50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拳种繁多,门派林立。门派的产生,标志着武术的进步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勃勃生机。清末民初,中国四大名拳之一的形意拳,以其独特的拳种风格、拳法理论和技击特色,自成体系,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根深叶茂、代代相传。民国年间,形意拳盛极一时,名家辈出、传播远广,呈现了辉煌状态,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承传系统。形意拳著名老一辈拳师刘奇兰、郭云深、车毅斋等相继去逝后,  相似文献   

18.
王海 《体育世界》2014,(1):74-76,73
本文通过跆拳道发展模式的文化研究,从而对我国形意拳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就目前形意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发展过程中的瓶颈进行科学分析,并借鉴跆拳道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形意拳的发展提出改革性和创新性建议,并对我国形意拳进行长远的规划,使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边缘文化向中心靠拢,从而使之更好的融合到人民群众中去,被人民大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跆拳道发展模式的文化研究,进而对我国形意拳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就目前形意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发展过程中的瓶颈进行科学化分析,借鉴跆拳道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形意拳的发展提出改革性和创新性建议,并对我国形意拳进行长远的规划,使之从国家的边缘文化向中心靠拢,从而使之更好的融合到人民群众中去,被人民大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和口述等研究方法,对山西太谷县中小学形意拳课程设置与开展现状进行调查,从教学师资、课程结构与内容、场地配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主管领导、任课教师和学生寥长对形意拳纳入课程教学体系的访谈结果,结果显示: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重视山西省中小学形意拳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体现出形意拳的山西特色和传统价值;通过形意拳的课堂教学,凝炼其中的育人道理和文化精髓,积极推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形意拳传播效果;倡导形意拳的文化多元性等.提出了要高度重视形意拳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价值、加大传播路径、弘扬区域武术文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