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赋予了中小学体育教研听评课活动的新内涵。结合日常的听评课活动,分别从三个视角来阐述听评课,从听评课有效角度出发聚集课堂教学的发展、从听评课的优势价值判断的视角出发启发课堂教学思维、从听评课的自我反思视角引领教师专业的成长。为一线体育老师听评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教研员如何评课的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课是对体育教育目标、各项教学指标完成的程度、水平、状况各方面做出价值性判断,是对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它涉及到体育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的全过程,以及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技术),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多方面因素。针对这些因素,结合课程改革,作为经常对体育教学进行评价的一线教研员,有必要对评课中若干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一、评课的原则1、导向性原则:任何体育教学都是因学习目标不同而设定体育课类别的,如:考核课、展示课、评优课、交流课、研讨课、常规课等。因此,我们评课时,不能仅…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听评课是以甄别和奖惩为目的,听者与评者经常把目光集中在教师身上,而忽视教学理念的体现、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策略的选择、学生的表现、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角色、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听评课关注的重点也应随之进行改变,这样才能顺应体育教学发展的潮流,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师的上课、看(听)课、评课是教师教学与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就评课而言,我们常说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评课者的切入点不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就不尽相同.在这个纷繁错杂的评课教研活动过程中,我们是否问过自己,我们为什么要评课?或者说,我们的评课目的是什么? 一、评课的目的在于评价 评课,简单的说,就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评价授课教师针对课堂教学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呈现教学预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编辑部约我写一篇“卷首”,题目是“什么是一节好的体育课”。这是一个“难题”,因为评课难,对评课再进行评说就更难。作为一名普通的体育工作者,由于学识有限,工作范围有限,我的评说只能是挂一漏万,“瞎子摸象”了。误区之一———大题小做。教师在一节体育课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总想要完成一个“单元”的甚至一个“大纲”中提出的所有目标。这几乎是约定俗成,谁要是达不到,会有人指东道西。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是一个脱离实际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学重点不突出,运动实践的时间减少,讲解时间增多,教学无特色。怎么办?实事求…  相似文献   

6.
有感于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评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评课,是课堂参与者对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规律和既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相应的评价方案(含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  相似文献   

7.
王明亮 《体育教学》2013,(11):25-26
本文分别从体育课的目的、上课教师的教龄以及评价交流方式等三个维度对评课的类型进行分析研究,对每个评课类型的评价优势特点以及针对每个评课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各个评课类型的目的以及评价的侧重点和特点,以供读者参考阅读和科学合理运用各类评课类型。  相似文献   

8.
杨华 《体育教学》2012,(6):50-51
听课是基础,没有听课就没有发言权,评课需要在听课的基础上进行。评课属于课堂教学评价范畴和教学研究范畴,评课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是对某一堂课进行价值的评价,对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评课技能是指体育教师在看课与记录的基础上,对体育课进行整体的、部分的、专题的剖析,发现亮点、指出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熟练的教学行为方式。本期教学技能专栏中广大教师围绕有关评课技能话题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9.
搞好体育课的评价 ,是抓好体育教学研究工作的中心环节。通过评价可以帮助教师更深入地理解体育教学过程 ,掌握体育教学规律 ,有利于肯定教师的成绩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 ,推动教学改革。评好一堂体育课 ,除了评课者客观公正外 ,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通常 ,评价一堂体育课是几个评课者根据自己的看法 ,按照一定的标准 ,对上课者进行评述、打分 ,然后几个评课者合计总评分 ,根据分数的高低评出上课者的上课水平。其实 ,这样不但不能评出上课者的真实水平 ,而且会给被评课者一种压抑感。评课者应先集中一起 ,…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程评课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育课程评课存在的认识分歧、经验差异、定位偏差、尺度把握、方式取舍及着力点等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应该从教学设计和达成情况两方面去评课,两者完成得好才是好课;评课者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评出好课;评课既要评过程也要评结果;精看细评是评课的最理想选择;自主性评课更能发挥评课者的作用;评课要善于看出特点、优点、亮点及缺点。  相似文献   

11.
<正>上课、看课与评课是体育教师教学与教研的重要环节之一。就评课而言,体育与健康课的课堂教学与其他文化课学科不同,上课的成功与否即取决于教师与学生本身的互动,也离不开天时(天气因素)、地利(场地因素)等客观因素,而后者往往会在评课中被忽视,很多时候,评课是建立在理想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即便如此,每个评课者都有其自身的观察点与关注点。可以说,评课过程的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教研互动过程。正因为如此,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仅就"我们在评课中要评点什么?"谈些自己的评课体验,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体育实践课的关键,通过相互评课,相互交流,可以促进教学手段的改进和艺术化,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公开课、观摩课只是走过场,相互粉金,报喜不报忧。缺乏具体的内容和要求。因此,如何使评课的标准和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具有可评性是目前体育教学评课的迫切需要。本根据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体育课目的和任务,结合体育教学原则和体育课的类型、结构,提出评议一节体育实践课的标准和七项具体内容,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水平,2006年8月,我市在中小学各学科举行了树标、学标、达标活动。树标即在各学科精选出两节公开课作为听课教师授课的标准;学标即通过评课议课,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新课标的理论融入教学实践;达标即由各学校成立评议小组,对教师的授课进行评价达标,最后由市教研室对各校的达标情况进行抽查。但根据以往的经验,体育公开课有很多教师听课不认真,在互动的时候,往往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有的根本就提不出问题,使树标课一开始就成为花架子,针对这一现象,在今年的教学评课互动中,我们采取了如下的方法,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14.
【胡言乱语】:评课,不是一项适宜全体教师的技能!会看课,本身就是已经具备了针对某项标准而形成的对课的分析与观察能力。至于评课的标准,难道跟看课的标准是异同的吗?假如是,看与评不就是两张皮了?评,就是评价,有甄别性、激励性、过程性、总结性、阶段性。评课的目的难道是自我发展?评课可以表达出评价者的思想与见解吗?【浙江温州·nive169】:个人认为:真正的评课者,肯定是一个懂体育教育和懂体育教学技能的人。至于教学技能能不能用于实践,这就看人的本  相似文献   

15.
李志勇 《体育教学》2013,33(7):27-28
从评课的对象分析,评课可分为教师自评、学生评课、同行评课和专家评课四个方面。同时,本文还就如何提高评课的有效性提出了若干建议,旨在为参与评课的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江苏省淮安市举办了第五届体育教师教学能手大赛。评课作为本次大赛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求选手在看完一节课之后能够给予该节课较为客观的评价,这也是当前各级基本功大赛之类的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课时目标作为评课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17.
田径教学课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教学内容,是体育教研员评课中经常点评的教学内容。因而,如何评价一节田径教学课是体育教练员时常关注的学校体育学术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评课实践,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以此为推动我国中小学田径教学水平的提高尽微薄之力。一、体育教师对田径教材的把握体育教师是否对田径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是评价一节田径课成功与否的切入点。田径教学与其它  相似文献   

18.
根据市教研室的安排,我参加了小学三年级课题为《前滚翻》的讲课。通过大家的评课和建议,使我对前滚翻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看评课可以说是每位一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之一,它不仅能够反映出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还能够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而"专题式"看评课是事先选择好要看课的专题内容,看课结束以后以"专题式"评课为主要方式的一种新的评课方式。文章尝试用这个方式来点评笔者本人执教的一堂公开课。  相似文献   

20.
邵伟德  黄婷 《体育教学》2013,(12):17-18
评课存在各种层次、各种境界、各类问题,它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须,也是对授课教师做出公正评价的需要。本文在提出评课技能概念的基础上,对评课技能发展的基本要求进行了举例分析,并对体育教师的评课技能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