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技是一门展现人体高难度技术为本体的艺术。在中国,以往杂技的发展与改进大都围绕着本体性展开,因为其自身的高难性、市场化等原因,杂技的传承、发展往往滞后于观众的审美需求,"曲高和寡"。广西杂技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同样的艰辛探索过程,近年来,一些节目进行了大胆革新,凭借广西特殊的自然与人文优势,广西杂技的发展、改进显示出蓬勃活力。广西杂技从高难技术追求趋向形式多元的表意,近几年又慢慢融合"大技艺"的探索路径,表现出从"技"至  相似文献   

2.
2014年的金秋时节,中国杂技家协会命名博白县为"中国杂技之乡",承载着该县几代杂技人梦想的追求,终于梦圆客家人的心间,博白县成为长江以南地区目前唯一的"中国杂技之乡"。2014年7月上旬,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邹玉华率考察组到广西博白县,详细认真地考察了该县杂技杂术的历史传承、群众基础、发展现状等项工作,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一在广西南部的北部湾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博白县。  相似文献   

3.
一、创造与创新 在20世纪中国杂技发展史上,发生过两次重大的变革,第一次变革使中国杂技从地摊卖艺走向了舞台表演;第二次变革就是从表演形式的单一化变为艺术多元化。21世纪的中国杂技正酝酿着第三次重大变革,这就是用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模式培养和造就大量高素质的杂技人才,创造出全新表演形式和内涵的杂技作品。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创新与发展成为我们探索的课题,也是杂技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第一枝花:70后杂技是我的梦,我的伙伴 修长的身段,演绎着动感节目《呼啦圈》,很难想象还在舞台上表演的她已经40岁,还是一个孩子的母亲。笔者:社会都发展到今天这个信息时代了,通讯已经很发达。但是一提到学杂技、搞杂技,想到的不是“杂技工作”或是“从事杂技:而是“耍杂技”。这说明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整体上看,近10年来,杂技剧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题材的开拓上。《渡江侦察记》《战上海》等一批杂技剧使“杂技技巧表现革命历史题材”这种新的舞台美学范式逐渐走向成熟,为杂技舞台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尤其是《战上海》,令难以推动戏剧矛盾的杂技艺术呈现“真实”的戏剧语言,无论从剧情本身发展还是剧情所要表达的精神而言,抛弃了杂技在戏剧表演中讲故事的“假”和“装”,完美继承和诠释了中国当代戏剧艺术的现实主义传统,巧妙精明而又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6.
四川杂技在上世纪50年间,崛起于西南一隅,活跃于国内外的舞台,可以说在四川杂技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进入21世纪的四川杂技与全国的情形差不多。一方面是技巧的不断创新、艺术含量的不断提高,使杂技在观赏性和“综艺”化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舞台杂技也从单一的节目发展到出现主题晚会、情景剧、杂技剧的时代。杂技本身的艺术创新取得了新的成果,极大地满足了杂技观众审美的多元需求。这是新世纪之初杂技景象令人惊喜的地方。另一方面是喜中有忧,  相似文献   

7.
杂技的本体特征是“技”,而“技”则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体现”。在这里,《生命·阳光》的编导把表现“力与美”的杂技艺术,高明地赋于它“生命之光”这一崇高的命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杂技经过了三千多年历史的发展,至20世纪80年代,虽然完成了由地摊走上舞台、由较单一的技巧表演到表演形式多样化的变革,但也长期存在着重"技"轻"艺"的现象,使得一部分人仍然认为杂技"难登大雅之堂"。 改革开放后,中国杂技艺术创作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追求技巧创新发展的同时,开始更多地注入杂技的审美要素,提升杂技的文化内涵,结出了主题晚会、意境杂技、复合杂技、杂技剧等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杂技团的传统优秀节目《绳技》至今已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在经历数代杂技艺术工作者的开拓与努力,从最早的草原版到近时期的《圆——绳技》《墨韵——绳技》《舞者——绳技》,无不凝结着杂技艺术家们的心血和汗水,给杂技同行们留下至深印象。在去年11月刚刚落幕的第九届全国杂技比赛中,福建省杂技团最新版绳技《灵魂向远方——绳技》以其全新的技术动作组合和颇具视觉冲击力的编排扭转了以往绳技的套路和专家对《绳技》的思维诠释,得到了前辈们和评委们的一致好评,众望所归地摘取了比赛的金牌,为《绳技》节目谱写了崭新的一页。我作为节目的演员和教练之一,感到无比荣耀与幸福。  相似文献   

10.
在这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像杂技这样,直观而强烈彰显着生命的非凡与卓杰。 在这世界上,也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像杂技这样,执着而顽强地追求着自我突破与超越。 在这世界上,更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像杂技这样,以“生命感动生命”的激励方式,将崇高和伟大的人类精神铸造与高昂。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增加,杂技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以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成为艺术百花园中一朵奇葩。实践证明,杂技艺术的发展繁荣,同杂技人的创新精神分不开,创新是杂技艺术发展的灵魂。一、杂技艺术创新的必然性近几年,文化艺术领域中的改革将杂技演出团体从地方政府财政供养序列中剥离出去,推向市场,成为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的文化企业,呈现出激烈的社会竞争性和强烈的产业危机感,杂技团体在最初走向市场时,没有经验四处寻觅  相似文献   

12.
将杂技的艺术性,特别是杂技剧的艺术性,仅理解为“技”与“艺”的分离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不仅仅杂技的艺术性就在于它的表演性,即杂技的表演性是心一身控制号隋一身控制的辩证统一,是“技”与“艺”的统一,更在于对杂技剧来说,表演性就是叙事性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3.
《跳板蹬人》是中国传统杂技蹬技类的表演内容之一。其中技惊四座的一个高难技巧叫“对穿飞跃”,一名“尖子”演员被躺在垫包架子上的“底座”演员用腿劲蹬到空中,“尖子”演员在空中做“团身空翻,”在即将回落的一瞬间,另一名“尖子”演员被跳板弹起,如离弦之箭,“嗖”地从做团身空翻的演员和底座演员的空当中飞穿而过。  相似文献   

14.
从本世纪初始,杂技剧从无到有,自少至多,由粗向精,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如今,杂技剧作为一种新颖的舞台表现形式走进大众视野,一部部主题风格各异的杂技剧不断呈现,它既是广大杂技人励精图治、求新求变、主动作为的结果,也是杂技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当今时代文艺发展的迫切需求。随着影视产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移动终端的异军突起,当今杂技要吸引观众的眼球,满足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求新、求美、求智的要求,创新就成为摆在广大杂技人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代杂技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杂技发展至今,杂技剧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演出形式之一,但杂技剧要持续发展则还需突破技术限制和增加市场容量。大连杂技团儿童杂技剧《胡桃夹子》上演以来,通过技巧的语言功能向观众传达杂技的深层意义。“技”仍是现在杂技剧关注的焦点。本文以该剧为例,对经典作品再创作的文化优势与现代营销理念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6.
吴桥,被人们喻为中国杂技艺术的发源地,世界杂技文化的摇篮,正是在这片古老而贫瘠的土地上,走出了许许多多的杂技人,他们世代以杂技为生,或三五成群或二三成队,走出吴桥,走向世界,他们栉风沐雨,用自己精湛的技艺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送去了精彩和欢乐,也用自己朴实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向世人诠释着吴桥杂技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7.
“杂技”源于人类的劳动技能和生活技能,是一种流传和流行于民间的传统技艺,它凝聚着人类的勇敢和智慧。在体育多元化的今天,德国许多大学将“杂技”视为传统体育而纳入学校体育活动,不仅给体育活动带来了更多的愉快,也吸引了更多的健身者对“杂技”的兴趣。学校体育“杂技”既突出了大众化、娱乐性的体育健身特点,又为传播和推动传统体育文化和体育健身活动注入了活化剂。  相似文献   

18.
杂技剧让杂技从单纯的“特技”表演进入到故事情节中,从而为杂技的“深度叙事”奠定了基础。重庆市杂技艺术团创作演出的《一双绣花鞋》就是一出具有传奇色彩的杂技剧。它是怎么叙事的呢?从故事题材来说,“一双绣花鞋”是一个有着深厚民间基础的传奇文本。它最早来自解放初期祝浩文创作的反映解放前重庆地下党反特故事的手抄本。  相似文献   

19.
杂技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艺术。其特殊性的重要标志是,她不像戏剧、曲艺、歌舞、音乐等艺术品种那样具有较强的叙事功能。叙事是杂剧的短处。近年来在杂技界以及舞蹈、音乐、戏剧界同仁的帮助和努力下,涌现出一批杂技剧和杂技主题晚会,这无疑给杂技这种古老的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杂技剧”应运而生。她是多年来杂技界一直在探索和发展的新路子,以传统的杂技作为演出的底子,注入了必要的叙事和故事。  相似文献   

20.
《杂技与魔术》2021,(2):19-19
2021年2月26日,元宵佳节之际,从澳大利亚第五届国际马戏节传来喜讯,由中国杂协选派的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与沧州杂技团共同完成的杂技节目《凌云狮秀——流星》、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的杂技节目《丝路芳华——柔术造型》和四川省宜宾市酒都艺术研究院的杂技节目《中国结》分获“未来之星”(青年组)金、银、铜奖,银川艺术剧院的杂技节目《蹬人》荣获“希望之星”(少儿组)银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