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体育教学主体参与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教学实验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大学体育教学主体参与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主体参与”体育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锻炼项目、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时间上,在学习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它不仅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和培养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爱好和习惯,提高终身体育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生理卫生、保健知识都能得以提高和丰富,符合当前学校教育的目标要求,是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刘志平 《体育教学》2011,31(3):34-35
一、学校引领式:先诱其趣,满足合理需要,被动参与 1.校域阳光体育是社会阳光体育推进和发展的基础。学校是推进和开展阳光体育的最前沿阵地。怎样才能使阳光体育在校园里全面推进和展开呢?通过二十多年的学校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的组织,在县域内对各级各类学校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进行调研,归纳总结后主要是:校园整体氛围不好(怕学生在活动中出安全事故),学生基础性的体育教学不充分,学校体育场地及配套设施不全,等等。  相似文献   

3.
在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过程中,将其纳入到学校整个体育活动的序列中,形成运动队影响、辐射学生体育活动;学生体育活动的人脉给运动队训练比赛带来激情;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主张得以发扬广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访谈登记调查、访问调查等方法,对韩山师范学院校级体育社团本年度组织发展及锻炼情况,各院、系自组体育项目团队及参与人数情况,非体育专业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时间和锻炼项目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分析发现:校级体育社团锻炼情况稳定,初具体育俱乐部形式;各院、系自组体育项目团队组建稳定,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明显不足;男女生选择课余体育锻炼项目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
陈功 《体育科技》2014,(1):158-159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和体育锻炼能力,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保持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学生心理、思想等方面的健康发展。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校园体育文化得不到重视,管理不当,管理体制不完善,造成学生淡漠体育文化精神,不积极地参与校园举行的体育活动,对体育锻炼的热情不够,日常很少进行主动的体育锻炼,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我是学校分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又是初三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针对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学习任务重,却易忽略体育锻炼的现状,我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有效地提高了身体素质和中考的体育成绩,学生尝到了体育锻炼的甜头。我是这样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一、明确意义。我利用晨会课、活动课,向学生讲明体育锻炼的意义,使学生懂得身体是革命之本,只有有了强健的身体,将来才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学生由于明确了意义,因而都能自觉主动地投人练习。二、制订目标。目标是一种动力…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各地学校普遍开展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仍然面临人数多、场地小、器材少、组织难度大等难题。对此,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大课间活动,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8.
2012年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落实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而笔者以为在学校里有几个需要解决的关键点,一是校长,二是教师,三是家长。如果能够调动起这三方面的积极性,学生的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就基本能够落实。  相似文献   

9.
体育锻炼是残疾人康复、健身和融入社会的有效手段,本文以18-23岁的腿部残疾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腿部残疾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腿部残疾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参与心理;学校为残疾人提供的特殊场地器材及专业体育指导人员较少;供腿部残疾学生可选择的体育项目也较为局限。提出以下建议:加强残疾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思想引导;培养改善教师的特殊教育方法;学校为腿部残疾学生提供适宜的场地和器材等,为其提供体育活动锻炼的帮助,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笔者所在院校的校园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目前学院所开展的体育活动除了常规的体育课程,还包括学院运动会、春秋季体育节、社团体育活动、"运动世界校园"健康跑、校外体育竞赛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提出四点优化校园体育活动的方法:首先,丰富社团组织形式,吸引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其次,增加运动会项目,让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再者,改进体育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最后,完善体育设施,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大学校园扩建、高校合并优化以及后勤服务社会化等多层次的变革,已逐步形成一所学校多校区、学生公寓园区化、学生公寓远离主教学区,教学与公寓分区建设的全新校园格局。由于体育教学部门尚未意识到学生从主教学区返回园区后,园区已成为学生课后从事锻炼和活动的重要场所,相关改革措施滞后,使园区体育与体育教学脱节。将园区体育活动纳入课外体育锻炼学分管理和大学生素质教育拓展计划,在学校体育主管部门、学校团委等多部门指导引导下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乐于参与的外部运动形式组建以组织为主和参与为主的学生体育团体,逐步健全学生参与园区体育活动的评价体系,有效地将学校体育教育寓于大学生园区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教师健康状况欠佳,他们有正确的体育锻炼态度,但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人口比例偏低,大部分教师体育锻炼项目单一,多与同事、朋友、家人一起在学校的运动场地参与体育锻炼.工作任务繁重是阻碍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最大因素,其他如运动兴趣、意志力、同伴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子女教育等对教师参与体育锻炼都有一定影响.要更好地促进教师参与体育锻炼,应提高领导"健康投资"理念;促进教师形成正确的健康与体育锻炼观念;加强教师体育工作管理;增加体育经费投入;加强医务监督,科学指导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3.
朱林源 《当代体育科技》2020,(3):115-116,118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的,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为目的的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的补充、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和教育手段,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世界上成为一种教育制度,且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新的发展。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形成优秀的校园体育文化以及树立终身体育意识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现在的学校体育现状引人深思,相比体育成绩,家长、教师和学生都更重视升学率,久而久之,学生在体育活动和锻炼这方面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如何解决此问题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乃至整个青少年课余体育锻炼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笔者对聊城大学在校大学生体育课外活动进行调查分析,目的是为在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提供改革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的构成1.体育锻炼意识体育锻炼意识是指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意义,指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理论基础。具体地讲就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和要求等。2. 体育锻炼能力体育锻炼能力是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由认知能力、参与体育活动能力、自我锻炼及评价能力和组织能力等所组成。(1)认知能力学生体育认知能力是以丰富的体育知识和对体育锻炼目的、意义及功能的认识和对体育锻炼有良好的体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也受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50年代的“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  相似文献   

15.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职业倦怠的产生不仅会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对学生、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因素、负面影响以及体育锻炼对预防与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作用进行分析,提出高校教师要坚持体育锻炼,建议高校体育部门及校工会多为教师创造体育锻炼的活动环境,并组织、带动教师参与体育锻炼,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多数同学热爱参加体育比赛、亲临赛场观看过学校的比赛,但是又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现象比较常见。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24.34%,多数学生对参加的体育社团感到满意,认同体育社团增长了自己的知识、使自己更加热爱体育。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2011,(9):6-6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权利,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为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特作出如下规定: 一、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中小学校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将上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认真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8.
<正>中小学校运动会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运动会可以推动学生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丰富校园的体育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和喜悦。运动会是学校的常规工作,然而,办好运动会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合作。结合多年成功组织、参与运动会开展的经验,笔者认为,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是办好运动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关键是加强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理性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理性认识。学校应转变教育观念、加快教学改革、寓理性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并加强校园体育氛围建设,以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20.
关键在校长     
在“应试教育”的挤压下,许多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被挤没有了。如今“减负”了,为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时机。然而,这并不等于“减负”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工作还得靠我们体育教师来做。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认识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对体育锻炼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校园小广播、校园文化宣传栏等向学生宣传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及有关知识,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这种体育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