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体育标准化是我国现阶段加快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和提高行业管理效益的重要技术支撑与科学基础.2008年奥运会,我国在竞技体育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预示着我国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时机已经来临.而在体育产业、国际规则和国际标准制定、体育行业“软实力”及国际“话语权”上,我国与发达的西方体育强国差距较大.这是我国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阐释了我国开展体育标准化工作的作用与意义,梳理了我国体育行业标准化发展状况,剖析了创新一标准—市场三者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了加强创新研究、抢占标准制高点的建议,以提升中国体育行业标准化战略意识和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2.
传统武术技术体系的标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当今世界最激烈的竞争就是标准的竞争。传统武术标准化是大势所趋,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标准化学科相关理论为指导,对传统武术技术体系的标准化及其对策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历史上的传统武术技术体系标准化可分为3大阶段,其标准化程度与波及范围基本上是不断加深和持续扩大的。当代传统武术技术体系的标准化,面临事实标准繁多的客观困难,和模糊性、历史性思维的主观阻碍。未来发展,需要厘清传统武术模糊性、历史性思维与标准化的关系,扫清标准化的主观障碍;从综合标准化视角,运用模块组合原理,以舍弃与拥有、简化与丰富的辩证关系为参照,以全息映照传统武术的主要文化内涵、典型反映传统武术的主要拳种流派为目标,在选取架构该体系的主要拳种的基础上,搭建基础技术通用模块和各主要拳种的功法、套路、格斗类型模块。通用模块和类型模块的组合运用,在不同方式下可展现出不同功能,适用于不同受众。  相似文献   

3.
现有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存在研究范围过窄、分类标准不一、方法层次不清、整体结构不全等问题.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将传统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统一起来,将教学方法划分为整体类、方式类与技能类3个层次;合理开发技能类学习方法;按整体类教学方法的功能、教学信息的传递途径、教与学的技能3个标准对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进行分类,构建一个"三层次、三标准"整体式的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4.
冰雪运动安全标准体系作为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力保障,是冰雪运动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效能发挥的总体蓝图。后北京冬奥时代我国冰雪运动的安全发展亟须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冰雪运动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对我国冰雪运动安全标准体系框架的发展桎梏、现实图景、构建依据、基本原则及发展思路进行探析发现,我国冰雪运动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存在行业法规残缺、标准更迭迟滞、安全意识淡薄、组织机构虚弱等问题。依据冰雪运动安全标准体系具备系统性、结构性、约束性的价值特征,在标准化理论和安全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级别维、性质维、制修订状态维、强制程度维四维结构模型,建构以基础共性安全标准、人员安全标准、组织安全标准、设备安全标准、装备安全标准、场所安全标准六个子体系的标准体系框架及相应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是学校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 高其质量,充分地发挥它 的效益和效能,具有现实 意义和深远意义。清华大 学在一年级男生体育基 础课的课程建设中,为了 争取该课程成为学校“一 类课程”,制定了自我评 估体系及评估标准。该体系要求明确,实行目标、过程、条件评比相结合,注意课程建设的方向性、条目的可测性及评估体育教学质量的准确性等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6.
指出当前高职院校学校体育在体育师资、体育教学特色、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体育基础设施、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标准存在着差距,建议重视通识课程的建设、以提高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为着力点、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改善体育基础设施并开展多种体育活动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提高高职院校学校体育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体育用品产业标准化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理论分析和文献资料法,对体育用品产业标准化的概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大力推进和实施体育用品产业标准化的必要性.认为虽然我国体育用品产业标准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总体水平仍然较低;采用国际标准率低;环保与社会责任标准"缺席";出口产品技术标准的依赖与锁定;企业标准意识薄弱,标准化工作滞后;政府标准实施和监督动力不足,公共服务体系相对弱化等问题.提出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完善标准结构,应对非贸易壁垒;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许可推进企业实施标准战略;突出标准检测和监督体系建设;政府积极构建标准公共服务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运用标准化的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借鉴邮电通信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和卫生行业等标准化研究的理论成果,以体育行业为切入点,以体育行业标准体系的最优化为目标,阐述了体育行业标准体系的功能;分析了体育行业的组成要素;探讨了体育行业标准体系的组成及其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9.
体育科研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然而,中国体育学术科研出现诸多消极现象,包括学术失范、学术误导、学术"创新"偏颇、人才培养存在隐患等等.反思的结果在于体育科研资源的有限性、功利主义因素、科研成果评价缺乏科学性和监督体系、科研者心理浮躁,自身素质欠缺、惩罚手段形式化,缺乏相应的惩罚力度和威慑性以及体制性因素等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人口老龄化具有规模大、增长快、高龄化、地区差异大和“未富先老”等特征.老龄问题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会带来极大的影响.经常参与各种老年体育活动有助于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针对老年体育需求迅速增加这一现象,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论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老年类体育课程的理论基础,提出老年类体育课程体系规划构想.认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适应时代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老年类体育课程体系,培养为老年服务的体育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1.
对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为全面性、个体性、均衡性、发展性,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高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教材体系、考核制度等,并提出了现代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加强体育学科建设,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化教育应注意实效,进一步加强校园体育化建设,加强体育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对系统科学在体育科学中的方法论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系统科学推动了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革命;系统科学在辩证唯物主义和体育科学研究之间架构了桥梁;系统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体育科学的一般模式;系统科学提供了“问题”的模型,为我们开发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广西普通中学体育管理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确定了广西普通中学体育管理评价的一、二级指标体系及相应的评价标准,构建了一套能对我区城市、县城、乡镇中学的体育管理工作进行评价的较为科学、客观和符合广西实际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以健康促进相关理论和"条件(投入)-结果(产出)"模型为基础,运用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建立了由运动健康资源、运动健康保障、运动健康素养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以及3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运动健康城市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参考全民健身和体育城市的评价标准,以我国26个省份相关政策文件重点数据为依据,构建运动健康城市评价标准,并以苏州市建设运动健康城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运动健康城市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E-science是科学研究在信息时代出现的全新科研协作模式,与传统科研方法相比,E-science为科学研究的共享与交流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以E-science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一种B/S结构的体育科研协作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方法,该平台以体育科研工作实际为出发点,构建了体育科研项目协作系统、体育科研仪器共享系统和体育科研人员交流系统等多个功能模块。平台解决了体育科研工作者科研项目协作、科研仪器共享、科研资源集成、科研流程控制等关键技术,为体育科研工作者科研协作和创新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体育标准动作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了一个体育标准动作多媒体数据库系统,论述了它的设计方法和系统功能。该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进行设计的。其内容对体育学科的其它方面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山东省大、中、小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了调查法、测试法、数理统计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学合理的、不同层次的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测量的指标体系,并研究指标体系的总体可行性,制定出不同层次的在校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的加权评价标准。此结果对测量评价学生和国民的身体素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作为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现代体育高端人才的重要来源,也是人才培养质量高低和效果优劣的重要标志。在多年研究生培养实践探索基础上,依据现阶段研究生培养实际,提出体育学科研究生"一个平台三种模式"多层次学术交流体系和工作模式,旨在为体育学科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