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M2.5作为形成雾霾的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控制PM2.5污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在雾霾天气条件下参加户外体育活动会影响学生身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对学生身体健康造成一定伤害。因此,如何上好雾霾天气的体育课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从室内场所设施安排、室内体育内容设置出发,为在雾霾天气状况下上好体育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2011年1月1日,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开始实施。首次对PM2.5的测定进行了规范,PM2.5标准值正式出台。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发布,全年PM2.5浓度达89.5微克/立方米,而新国标的达标值为35微克/立方米,这几乎是国家标准的2.5倍。尤其是2014年1月,PM2.5浓度月均值高达160微克/立方米,为全年最高。雾霾对大众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由于空气质量情况时常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尤其是当空气处于轻度污染与中度污染之间时,何去何从,大学生很难把握。不同等级PM2.5污染对大学生户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如何、如何进行应对值得思考。一、PM2.5超标对人体的影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曾在  相似文献   

4.
刘向春 《健与美》2023,(4):34-35
<正>室外气温高低会对你的跑步表现有何影响?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冷热条件会带给肌肉、心率和氧气水平怎样的变化。在寒冷的天气中跑步关于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对身体表现,特别是有氧运动表现的影响的研究有限。一篇评论指出,只有很少的研究表明在寒冷的环境中有氧运动表现会降低。  相似文献   

5.
一、现代运动员在进行运动训练时要求机体承受较大的负荷,这种负荷必然会使机体产生适应性与功能性的变化,而其中以心血管系统的变化意义为最大。二、运动生理学研究证实:心血管系统的形态和功能方面的发展取决于机体如何成功地实现血液循环。在机体有规律地承受运动负荷的影响下,心血管系统会产生适应性调节,这是为机体提供从事高强度运动的能力所必不可少的。那么,运动训练时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发展和改善到底起有什么作用呢? 中等强度有氧耐力训练(如:跑、游泳和滑雪等)能逐步增大心脏体积并有助于改善外周循环。以有氧与无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6.
力量训练是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对于提升运动表现和预防运动伤害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旨在深入分析力量训练如何影响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耐力、心血管功能以及神经系统适应,并探讨这些变化背后的生理和生化机制。研究发现,力量训练通过对肌肉肥大、神经肌肉效率、心血管系统的改善和代谢途径的优化,显著提升了运动员的整体身体机能。此外,结合研究证实,不同项目的运动员都能从系统的力量训练中获益,这凸显了力量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空气污染物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风险因子之一,长期空气污染暴露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损伤和癌症等多种疾病。已有研究表明,在高浓度颗粒物污染下运动可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组织炎症、功能下降,并影响运动机能。也有研究表明,长期规律性的运动健身产生的有益效应可抵抗颗粒物造成的机体损害,即“运动促进健康”和“空气污染危害健康”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个平衡点。如何在空气污染环境中科学安全的运动健身,成为学者和大众共同关注的问题。从“空气污染对机体健康的危害”“空气污染对运动人群健康和运动能力的影响”“运动训练对空气污染所致健康损害的抵抗效应”“运动抵抗空气污染所致健康损害的相关机制”“空气污染环境下运动的保护措施”5个方面对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研究进行总结与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运动抵抗污染物所致机体损害的机制探索、空气污染环境下运动的安全阈值范围确定、运动健身环境污染预警机制的建立等,将是本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科学与现实意义的研究选题和进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过度负荷大鼠心脏左室心肌纤维及微血管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过度负荷对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方面有巨大影响,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及运动成绩损害。国内外诸多学者对过度训练的临床表现及分型进行了研究和阐叙。但对它们的发病机理未见有类似报导。临床上过度负荷对心血管系统的变化表现尤为突出,本文拟从心血管系统入手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对过度负荷大鼠疲劳状态进行测试,采用组织学HE、masson染色技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数据实验等研究方法,研究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研究表明:太极拳运动可改善骨代谢、改善免役系统的机能,对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有良好的影响,可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提高肺活量、预防老年人摔跤、预防心血管系统的疾病等良好的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关于旋转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的论述,研究报导的还较少,只是有报导身体绕纵轴旋转时引起一系列植物性机能反应,如心搏加速或减速,血压升高或降低等,但并没有作进一步的报导。由于在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中,旋转运动是不可缺少的,但究竟旋转运动对人体心脏能...  相似文献   

11.
对动力性运动的心血管反应,一般说是绝对工作强度或以吸氧量为标准的全身代谢需要的函数。在逆增负荷时,氧消耗逐渐增加,心血管系统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来满足机体氧运输的需要。不同负荷运动时的心血管动力学的改变已有许多研究报告,本研究的目的是用脉搏图法估测有训练受试者和不常运动受试者对逆增负荷运动的心血管反应,并评价身体训练对运动负荷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作为一项中华国粹,对人体生理的保健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心理的影响,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太极拳健身方面的资料,分析、总结其健身机制,进一步研究了太极拳的健身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的生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的免疫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运动对于改善人体免疫系统的机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预防老年人骨折、改善骨代谢、提高肺活量、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等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骨骼肌细胞外和细胞内K~ 的浓度影响肌细胞的功能,并且也是影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因素。一些研究已证实。运动时钾离子从收缩的肌肉释放出来,造成细胞内钾下降、血浆钾增加。恢复期这些变化很快恢复到安静时的水平。运动时K~ 的释放引起心肺反应的变化会影响运动能力。当收缩肌肉反应为细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长期有规律的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女性体成分和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影响。对27名参加太极拳运动的50-65岁的中老年女子在练习前、练习6个月后体成分、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指标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长期太极拳运动后,中老年女性的体成分能得到有效改善,表现于体成分指标中体重、身体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腰臀脂肪比率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变化;安静状态下心率、血压呈显著性下降,说明太极拳能够提高中老年女性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推迟心脏衰退老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人体在运动时肌肉活动所表现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软等基本能力,统称身体素质。身体素质的发展是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提高的综合表现。在体育运动中,通常说的耐力,是指一般耐力素质而言,也就是人体能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包括心血管的耐力) 耐力是各项运动竞技能力的基本因素,是竞赛中决定取得优秀运动成绩的关键素质。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不好,在训练或竞赛中就会很快出现疲劳,表现出肌肉活动不协调、反应慢,灵敏性降低,动作速度下降,判断能力差等现象,对运动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一个赛跑  相似文献   

17.
冬泳对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泳是强冷刺激下的特殊体育运动。长期冬泳锻炼能改善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功能,并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一定防治作用。通过对冬泳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相关指标测试,探讨冬泳运动对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与影响,以期为冬泳健身运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opus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与择时运动、代谢综合征相关的文献,分析择时运动、昼夜节律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发现:一天中不同时间的运动会影响血糖代谢反应,择时运动对血糖代谢的影响与进餐时间有关;择时运动能够降低代谢与心血管风险,与早上运动相比,晚上运动对降低血压有更大益处;AMPK、PGC1α以及HIF1α在运动调节昼夜节律影响代谢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可能是择时运动影响代谢健康的潜在机制。认为:择时运动可作为昼夜节律紊乱相关病理的有效处方,将择时运动和进餐时间与分子时钟同步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对全身代谢健康的促进作用。未来研究可尝试探索不同运动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对机体代谢的影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效益。  相似文献   

19.
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的舒张和收缩作用受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分泌水平的影响。从一氧化氮、内皮素的生物学功能,运动对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分泌的影响,适宜的运动训练引起一氧化氮和内皮素水平变化对心血管疾病的生理作用以及过度训练后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在运动训练条件下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病理作用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亚健康问题是困扰高校教师群体的关键问题,亚健康状况的科学诊断与致因分析是亚健康预防、改善的基本前提。采用问卷调查和一滴血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高校教师体质亚健康状况进行了医学检测,同时系统分析了各类亚健康的形成原因。得出主要结论:①辽宁省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较高,且女性略高于男性,理科专业高于文科专业;高校教师亚健康在年龄上和职称上呈现倒U型分布。②辽宁省高校教师群体亚健康状况主要发生在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和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亚健康表现为胆固醇不规则结晶、脂质斑块;血液系统亚健康表现为红细胞聚集;消化系统亚健康表现为肠道毒素(黑色结晶);运动系统(骨关节)亚健康表现为骨关节炎。③影响辽宁省高校教师亚健康形成的主要因子依次为:生活习惯因子、饮食习惯因子、体育锻炼情况因子和工作环境因子,不同类型的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