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训练可以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运动损伤在运动中是常见的.为了避免损伤的发生,体育训练要采用合理的训练方式.本文对大学体育训练中导致大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进而提出科学有效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2.
课余体育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正常进行,保证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身体健康,使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得到贯彻。于1999年9月至2000年8月对在校学生课余体育训练中几种运动损伤进行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开展逐渐受到重视,如何进行小学体育训练的高效开展俨然成为学校、教师的主要关注点。而在现阶段小学体育训练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体育训练伤害事故不断出现,不仅伤害到学生的身体健康,甚至影响到小学生心理健康发育。所以,进行小学体育训练伤害的预防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小学体育训练中防伤害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其在实际的体育运动中逐渐的被普及。基于篮球运动的体育训练,是篮球体育事业发展基础。本文主要论述篮球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以及针对这些损伤的诱因,提出几点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而减少篮球训练中的机能损伤。  相似文献   

5.
课余体育的含义是中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开展课余体育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例如被熟知的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活动、课余训练、课余竞赛以及校外体育、家庭体育等多种组织形式和内容。通过开展课余体育训练进而达到开展体育教育的目的。深入研究课余体育训练现状,改善当前的课余体育训练现状,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最终促进我国的体育运动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然环境对体育训练与竞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威  魏国力 《辽宁体育科技》2005,27(1):35-35,37
从对竞技体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两个内容——体育训练与竞赛的探讨入手,分析了自然环境对竞技体育训练的影响,以及环境的改革对竞赛制约的因素,结果说明体育训练成绩的提高与否,同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而要想在竞赛中发挥出训练水平,取得好成绩,则必须处理好异地环境变化对运动员生理与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靳爱祥 《精武》2009,(10):2-4
内家拳大都以求取整体劲力为目的,为了达到或修炼成整体劲力,进而达到实作时的来力不入,走力无阻,周身反弹,一触即发的功能状态,这就要求做到人在运动时整体的内在外在对应合理,这是当今世界体育训练从未涉及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社会对健康和体育的关注度逐渐增加,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已成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在实际的体育训练中,在训练强度、方法、设备使用、场地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学生也可能会在训练中受伤。在此背景下,探索基于伤害预防的体育训练策略,旨在确保学生在获得体育锻炼益处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受伤的风险,频繁的运动伤害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可能使他们对体育产生畏惧感,最终对体育活动失去兴趣,这无疑与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初衷相违背。因此,研究如何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训练中实施有效的伤害预防策略,不仅是为了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是为了培养他们对体育的热爱和持续的运动习惯。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数字化、信息化体能训练监控在高校体育训练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化体能训练监控通过科技手段,对运动员的训练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提高训练效果和防止运动伤害。对数字化体育训练监控的优势与劣势以及现阶段高校数字化体育训练监控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与分析,发现当前高校数字化体育训练面临诸多挑战,如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标准和互操作性、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以及成本和资源投入等,针对这些挑战与问题,需要高校尽快建设一体化体育数字化平台,将大数据转化为有用信息,进一步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并结合传统体育训练方法,推动高校数字化体育训练监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孙梅 《中华武术》2023,(3):14-16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时期,初中体育训练作为一种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来说极为重要,而训练器材的合理应用,往往能够极大地提升体育训练的效果。本文从训练器材在初中体育训练中的应用现状出发,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不管是教育当中的教材还是训练模式都产生了巨大改变。尤其是将拓展训练充分运用到初中阶段的体育训练中已经逐渐成为提升整体体育训练水平、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措施。基于此,该文主要针对初中体育训练中有效应用拓展训练展开了详细探究,进而分析了应用拓展训练的具体举措,以期为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师在今后的训练中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高速发展,教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高中教育,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中体育训练的问题也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众所周知,身体健康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必要前提,高中生因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更加应该重视其身心健康问题,所以高中体育训练教学至关重要。但是,应试教育作为我国的主流教育方式,常常导致各学校更加注重学生课本知识的学习情况,反而忽略了可以强身健体的体育训练。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于当今社会背景下的高中体育训练现状,简要论述了改进高中体育训练问题的策略,以期能够改善今后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哈萨克族牧民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对他们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对生活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等地的哈萨克游牧民进行田野调查及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饮食方面,哈萨克族主食以肉、面、奶为主,很少吃蔬菜,饮食大多以牛、羊奶,酥油等奶制品为主。伊斯兰教对哈萨克族的生活习惯、饮食等方面有诸多影响。结论:哈萨克族牧民身体抵抗力差,体质脆弱,身体健康水平低下,容易患各种疾病;加之牧区经济和医疗条件的限制,严重影响了哈萨克农牧民的身体健康。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提高牧民的教育卫生水平,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注重文化价值层面的原生态保护,形成区域间合作的民族生态体育旅游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牧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学校业余体育训练不仅是培养适龄青少年身体健康素质全面发展和大众体育活动的骨干,也是我国培养和输送竞技运动专门人才的主要渠道。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二十年时间内,中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一些项目上取得了令世界人民和  相似文献   

15.
李明慧 《新体育》2023,(4):39-42
运用文献研读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滦州市普通高中课余体育训练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主要从中学生对课余体育训练的认知情况、提高中学生课余体育训练成绩以及中学生在课余体育训练中存在的不足等情况进行分析,旨为促进高中课余体育训练的正常开展提供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毋庸置疑,在体育训练中营养补充是尤为重要的,科学的营养结构,必须要与体育运动的有关要求相符,这样才可以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理想的成绩。基于此,本文从概述营养学、体育训练所需要营养的分析以及体育训练中营养指导的基本原则3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营养学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运用献资料和访问调查法,对国内外青少年体育训练和竞赛体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认为针对扩大我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规模以及提高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质量问题,一直进行着以青少年运动队组织设置为重点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制度改革,尝试过多种组织形式。每一种组织形式都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导、以“横向联系”为结构关系.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交流、使用的服务体系完全社会化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新疆喀什地区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新疆喀什地区课余体育训练存在领导不重视、教师待遇普遍偏低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促进和改善喀什地区课余体育训练以及新疆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构建教练员科技信息保障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竞技体育训练实践表明,要想提高运动成绩,离不开相关信息的支持。在新世纪社会信息化趋势下,科技人员对教练员进行信息服务必须在内容、形式、方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探索新路子,合理构建科技信息保障机制,才能适应形势,获得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庄丽霞 《精武》2012,(14):33-33,56
中学体育训练工作是中学体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之一。它不仅仅是《大纲》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关健,也是链接小学体育和大学体育甚至学生终身体育的挫心环节。在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当下,中学体育的训练工作在中学教育中越来越占有主导性的工作。本文基于提出中学体育工作的现状,并分析了中学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从而展开训练工作中发展的对策。站在深层次角度的对中学体育训练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于提升中学体育训练工作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